回覆列表
  • 1 # 奕銘萬里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蒸汽火車已很難見到了!只有在一些礦區還能見到少量仍在服役的蒸汽機車,如遼寧的調兵山,再者就是拉美等地的觀光小蒸汽火車等。蒸汽火車時速一般在40~60Km左右。

    內燃機和電力機車一般速度

    動車和高鐵時速在中國多為200~350km,鄭徐高鐵實驗列車時速突破420km,法國TGV高鐵達到了574.8km/h的全球最高速度(磁懸浮除外)。

  • 2 # 白鐵噴壺

    我是老鐵路人,蒸汽機車有好幾種,調車機速度一般不超過四十公里,貨運機車主力多數是前進,建設,勝利幾種,最大設計速度頂多八十公里,實際上執行速度四十到六十公里,客運列車速度頂多六十公里,傳說有一種速度可以到110公里的人民蒸汽機車,但沒見過!蒸汽時代客車速度也上不了110。

  • 3 # 火車天下

    燒煤的火車就是蒸汽機車,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英國的野鴨號蒸汽機車的實驗速度達到過202公里的時速,創造了世界上蒸汽機車的最高速度。也是在那個時候,日本侵華戰爭時期在中國東北地區其控制下的滿鐵,開行的亞細亞號特快列車,使用的蒸汽機車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30公里,抗戰勝利後成為華人民的戰利品,新中國成立後這款機車改名勝利7型。以上說的蒸汽機車都是採用了流線型設計。

    而過去中國鐵路上普遍運用的都是蒸汽機車,由於線路硬體設施比較落後,所以行車速度也比較慢。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開始自己製造蒸汽機車,中中國產的解放型蒸汽機車構造時速80公里,勝利型蒸汽機車構造時速110公里。後來推出的建設型蒸汽機車構造時速85公里,人民型蒸汽機車構造時速110公里,前進型蒸汽機車構造時速80公里,上游型蒸汽機車構造時速80公里。解放、建設、前進主要用於牽引幹線貨運列車,勝利、人民主要用於牽引幹線客運列車,上游用於工礦鐵路使用,當然也有一些客車使用過解放、建設、前進這些機車牽引。

    在90年代以前,中國鐵路上的機車大多數都是蒸汽機車,而當時鐵路沒有提速,客運列車最快也就50、60公里時速,貨運列車也就40公里的時速,蒸汽機車牽引的列車速度往往比較慢,只有平原地區速度稍微快一些,而山區老線速度也就40公里左右。90年代中後期鐵路實施大提速,蒸汽機車也是從90年代開始陸續退出幹線運輸,進入新世紀,工礦鐵路的蒸汽機車也陸續淘汰。

    退役的前進型蒸汽機車

    退役的建設型蒸汽機車

  • 4 # XJwcz

    具體時速我不清楚,但我可以從側面來說一下。一個是著名小說《鐵道游擊隊》裡描述的情節,裡面記述了小坡被抓後,夜裡被裝上火車,天微明時發展到了兗州。小說雖然沒有說具體的時間,但推測路上的時間也得五六個小時以上,兩百公里左右的距離要跑五六個小時,大體時速四五十公里。另一件是我經歷的,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我老爹參與津浦複線建設,在兗州修兗州北站,我曾跟隨父親去過兗州,大概在上午八至九點從德州南面平原火車站上車,記得到兗州後天都黑了。當然,我們坐的車應該是慢車,大小站都停的那種,有時還要避讓其他車,所以不能單純按路程、時間去算時速,但行駛時估計也高不那去。

  • 5 # 馬家西

    70年代,發生過一起事故,一輛解放牌汽車過鐵路道口,道口欄杆沒有放下,司機也沒有瞭望,開到鐵路上,被疾馳而來的蒸汽火車撞出一公里遠,司機搶救無效死亡,道口看守人被判刑。當時火車時速80多公里。火車開多快,完全由排程指令。排程剛剛發指令這輛列車加速到80多公里。

  • 6 # 春暖花開3378

    前進型機車構造速度80km/h,人民型機車120km/h。由於當時沒有機車執行監控器,在下坡的時候超速執行是常事,比如長大線527km處位於坡底,速度基本上可以跑到90~100km/h。現在的機車都安裝了列車執行監控器,超速執行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 7 # 殘陽餘暉3

    原來的蒸汽機車帶的旅客列車大約四十公里左右,特快列車每小時五六十公里,貨運列車稍快點大約六十公里左右。我坐過重慶至成都的管快列車,全長504公里開了十三個小時,如果是慢車站站停還要慢點。我樓下有位重慶至廣州特快列檢,每隔幾天,他就要回家休息。

    原來的蒸汽機車列車速度較慢。老成渝鐵路全長五百零四公里,坐重慶至成都的管快列車要十三個小時,平均時速沒到四十公里:當然停站時間也包括在內。這樣管快列車時速大約時五六十公里。如果是站站停的慢車,用時還要多些,開起來速度也差不多、只是慢車老要要讓車。像我從酒泉回重慶坐的是直快,兩千多公里路程,共坐了三天三夜火車(當然包括轉車時間)。

    原來的蒸汽機車列車時速大約五六十公里。我從酒泉到蘭州都坐了十好幾個小時火車 ,頭天下午上的車第二天早上九十點鐘才到蘭州,我還在想蘭州火車站就像那些小站樣灰濛濛的。下午才到的寶雞,寶雞轉車到成都,成都又轉車才回的重慶。回到重慶又是個下午,我出火車站,頂著大太陽往兩路口上爬坡。原來的蒸汽機車的特快列車,也不過七八十公里時速,像重慶至廣州一千多公里往返要好幾天。

    我樓下有位哥兒,是重慶至廣州的隨車列檢,他每走一趟廣州就要休息好幾天。聽他說列車從重慶到廣州,走一面要一天多時間,到廣州稍事休息就回來,就這樣也要三天多時間:平均下來每小時僅五十公里左右。像特快列車停站少,不讓車只是大站才停一下,但他的平均時速也較少。如果搶速度,頂多開七八十公里 ,正常時速也不過五六十公里。謝謝題主的提問。

  • 8 # 張書成1

    火車跑的快慢主要有三個方面組成,一機車,二訊號,三軌道。試驗場跑比實際執行快多了,陡坡道與平道不一樣,燒扶順塊與燒平莊煤也有不同一一。

  • 9 # 長春127652322

    蒸汽機車客運特快列車執行時速應該在八十到九十公里左右,平均速度應該是七十公里左右,貨運列車應該是四十左右吧

  • 10 # 冷泉26

    小時候坐火車,在站臺等車時,每當隆隆的火車由遠而近,馬上會感覺像一座小山碾壓過來,給人一種非常震撼的感覺。直到火車頭拉著車廂慢慢的停下來,剛才的那個龐然大物,那種壓力感還深深的留在心裡。這就是我小時候對蒸汽機車的印象。

    在我家的南面和東面,是兩個噪音的發源地,南面是軍用機場,飛機起飛的噪音就不用說了。東面的噪音來源,就是著名的沈大鐵路線,因此火車對我們這些孩子來說,是最熟悉不過了。後來上了初中,學校距離我家大約2公里的樣子,那時候還沒有通公交,每天都是走步去學校。沿途有很長一段距離是沿著鐵路線走,所以對火車還是很熟悉的。

    那時候的火車,總體感覺不快,相對來說,旅客列車能快一些,而貨車,基本上都是慢吞吞地喘著粗氣,煙囪上一團一團地冒著黑煙,甚至給人的感覺就好像馬上拉不動了,費老勁了。

    那時候我們這裡最快的列車,就是大連到北京的特快,因為在周水子沒有站,因此火車一路呼嘯,“疾馳”而過。“特快”、“特快”,特別的快啊!

    那時候,大連有一個著名大廠--大連機車車輛廠,我們一般叫做“大機車”,現在叫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

    大機車始建於1899年,至今已有123年的歷史,底蘊厚重,是大連人的驕傲。

    大機車生產的最著名的火車頭,就是在1934年生產的“亞細亞”號特別快車,時速高達130公里,這在當時全世界的火車頭都是數得著的高速。當時運營大連到長春線路,全程只用8個多小時,人們習慣叫做“長大線”。後來延伸到哈爾濱,人們又叫做“哈大線”。

    解放以後,大機車歸人民管理,創造了更加輝煌的成果。

    比如,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臺幹線蒸汽機車“和平”號,就是在1956年9月開始執行。“和平”號自重119.29噸,功率為2191.8千瓦,構造時速80/小時。

    “和平”號機車,後來被國內很多工廠生產,也改了名字,比如“反帝”、“前進”等牌子,其實都是“和平”號機車在不同工廠叫的不同的名字。這種機車前後一共生產了4714臺,佔了中國製造的蒸汽機車的1/2。

    如果說燒煤的機車時速最慢的,要數英華人德里維斯克造的燒木炭的機車,當時的時速是5--6公里。當然這是最初的火車頭,距今已有200年的歷史了。

    1876年7月3日,中國第一條鐵路“淞滬”鐵路通車,當時使用的是英制“先導號”蒸汽機車,時速是24--32公里。

    中國自行生產的蒸汽機車蒸汽機車是“八一”號,於1952年8月1日在四方機車廠下線。該車型屬於“解放”型機車,因為型號眾多,具體引數稍有不同,但是構造時速都是80公里/小時。

    其實,中國生產很多型機車,除了上面所說的機車廠研製的“和平”號蒸汽機車,還有“勝利”;“人民”、“躍進”“工建”等,這些蒸汽機車大多最高構造時速都是在80公里/小時。不過,有一款“建設”型機車,構造時速是85公里。

    1965年,大連機車廠研製了中國第一臺內燃機車“東風4”型,1974年開始批次生產,從此,內燃機車在中國從無到有,逐漸淘汰了蒸汽機車。

    什麼是構造時速?

    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接觸了一個新名詞--構造時速,什麼是構造時速?

    構造時速,是指車體結構製造所能適應的最大時速。在路面和其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車輛在不造成車身部件超負荷運轉、不嚴重衝擊車身構造的範圍內可執行的最高時速就叫做構造時速。

    構造時速和路況以及其他車外因素沒有任何關係,只跟車體結構有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介紹的婚姻有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