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坦坦蕩蕩的學之龍
-
2 # 庸人L
易中天能從多層面看問題,比一般教授強,但易中天並不是聖人,還不能全面的看問題。也許他的名字起的高了,不然他就是聖人了。
易中天不提倡,孩子學,三字經,弟子規,我們可以試著去認識三字經,弟子規。學習三字經,弟子規,從中悟出人生道理。
親愛的朋友們,經典學不學,能不能學好,學了能不能對我們的人生有利,全在我們自己悟性。
孩子不聽話,不愛學習,從小學到大學,大學畢業一事無成,都是做家長頭疼的事兒,那麼,誰有什麼妙招能使孩子愛學習,將來能成為國家棟梁。沒有幾個有什麼妙招的。
為什麼孩子沒有出息,離德,從小就沒有責任感,我們也沒培養責任感。他對自己都不負責任,這輩子能對誰負責任。易中天說是,毒雞湯,我們就要離的遠遠的嗎?舀一勺嚐嚐不就知道了嗎?任何事物都要去認識,只有真正的認識了才能知道是不是好東西。
-
3 # 論壇詩人嬰陽
崇洋媚外的典型,他那個才是毒藥,華人千萬莫上當。
我說的不是安徒生的童話是毒藥,是易中天這個人的這種行為是毒藥。
-
4 # 不惑75185938
是藥三分毒,而易中天的眼中只有三分的毒性,而故意掩飾掉那七分的藥性,除了譁眾取寵,以示其玩世不恭之態外,別無解釋!事實證明,那些常讀《三字經》《弟子規》的孩子,更懂感恩,更適合和諧社會的發展!
-
5 # Emma
《三字經》,《子弟規》《千字文》是中國最早的兒童讀物,是最樸實的啟蒙教育。西方有嗎,西方有格林童話,有安徒生,可那是媽媽講的床前故事,不是做人啟蒙教育。
-
6 # 漁樵之人W
易中天先生認為《三字經》《子弟規》是毒藥,絕不讓小孩讀,這話似乎說得太絕對了吧!比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些內容都是勸人學習的,這有什麼毒?又如:“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嬴秦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這些內容都是介紹中國歷史的,對小孩子學習歷史文化有一定的作用。
現在的教材裡,確實沒有《三字經》《子弟規》的原文,可是對於這裡面提到的一些內容,教材裡是有的,如“孟母三遷”的故事,“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這類傳統內容,多年被選入中小學教材。
《三字經》《子弟規》等傳統文化,裡面當然有不利於青少年成長的東西,但也不可能絕對不讓小孩子讀,不作教材,可以作為課外讀物,讀的時候,老師、家長要作些必要的指導,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吸收好的營養。
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要繼承,而且還要發揚光大。
-
7 # 周保軍
這主要是因為其中有糟粕的東西,特別就是其中一些封建的東西,對人的思想,特別是小孩子的思想有比較深刻的印象,心理也有影響。其中的三綱五常的封建思想,比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尤其需要批判。
但是,除了這些糟粕有毒的內容,裡邊還有很多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美德和優良傳統的精華在其中,比如: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禮賢下士;耕讀傳家,勤儉持家,講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黎明即起,灑掃庭院”等等。
所以,易中天老師的一棒子打死的建議不值得提倡。
-
8 # 魯豫翁
受邀回答
易中天有這個權力和號召力嗎?未必。
《三字經》,《弟子歸》這是古人流傳下來的經典之作,流傳甚廣,起到不小的教育作用。古人一代一代都不認為是毒藥,怎麼到他這裡就成了毒藥?要是毒藥為什麼還能流傳下來,以前不說人人會背吧,但做為課堂教材,我們這代人是學過的,也沒中毒啊。
當然古為今用,去其糟粕,汲取精華這是必須。但要稱之為毒藥,那也是他一人之言和看法了。
也難怪他會這麼說,他什麼不能說?名人,頭銜又多,本姓易,名中天,容易中天嗎。
-
9 # 大道相反
易中天教授說的沒錯,巜三字經》巜弟子規》對小孩是毒藥,因為這裡邊的東西給孩子從小形成一個僵化的三綱五常框架,一個僵化的人,怎麼能有創新、怎麼能為人民做出應有貢獻,只有是自私自利、蠅營狗苟之徒。
-
10 # 沉默響尾蛇
三字經還好,弟子規是毒草。
親所好,力為具。
親所惡,謹為去。
……
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
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
號泣隨,撻無怨。
所以親人好堵吸X,你應該全力滿足,親人過量發狂拿刀砍你,你應該站著讓他砍……
不然就是不孝子弟,OK?
-
11 # 魏永臣550
的確是毒害中華民族文化領域、文化理念上的毒藥,慢性毒藥;的確不應再讓中華後代再中毒,再自廢武功!
首先,《三字經》、《弟子規》都是儒學文化的東西,幾乎是全盤繼承傳承的儒家思想體系,並沒有剔除封建思想文化的糟粕。社會主義新中國文化教育應當秉持批判的繼承吸收,即剔其糟粕,取其精華,才能做到古為今用。不認真判斷評判什麼是精華,什麼是糟粕,只是一股腦認為老祖宗遺留下來的,一往常用的就是好是糊塗不理智的教育思想,是對中國社會主義後代的不負責任!
《三字經》和大多儒學文化一樣,是顛覆人特長本性和本質特性的糊塗思想觀念,豈能再用糊塗的思想教育新中國的後人!《三字經》前兩句就是最糊塗最迷惑欺騙人的。“人之初,性本善”,“初”是一個人的孩童幼年,還是指人類的原始祖先(人類的起源)?首先說它對“初”的概念未表達清。較真這兩個“初”的概念,人類的起源這個“初”大,而具體個人人生這個“初”小。不講大,不論大,棄大專講小,且把小說成大,豈不是糊塗?人類起源於工具製造和工具的使用,造字鼻祖倉頡透過一個“初”字精煉概括了人類的起源,“初”,即“衣刀”,即把“刀”看的比人體都重要,甚至在人未產生衣之前就有了刀。“刀”就是人類戰勝一切動物利用自然物質的最重要的至寶。由於深知“刀”是至寶,才進而由石刀、石針創新創造出金屬刀、劍、槍等。由石器到金器製造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性”就是代表自然物獨立存在並區別於它物的本質屬性,“人性”就是人區別於其它動物的最特殊的最能代表人的本質屬性。最大區別在於人具有深入探索未知自然並持續創新創造生產工具的特性,突出表現在人手能力的發展上,能連續深入探索未知自然,持續創新人類製造,就是人的本質屬性,即人性。因此,人性與善惡並沒有什麼關係。應當說善惡是人與動物的共性或通性,也即事物的兩面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這就是說“性本善”荒誕糊塗的依據。由於糊塗,三字經中就不會有明示勸告後人探索未知、創新技術的明智言論。倉頡用一個“何”字就簡要概括了人的本質屬性,即“人可”或“立人可”。“人可”,就是言只有人可以做到,其它的動物都做不到,這種差別就是人性。“立人”,就是言人類靠工具創新制造、靠前所未有的製造技術創新立人;倉頡用“一”表達前所未有的製造和技術創新,這就是其尊一,“一人為大”的原因。“何”本義就是探問、探索,就是探索未知自然的表達。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幫助同類就是善,相殘同類就是惡。動物界的動物們既有助同類的,也有相殘的,因此,不能簡單的定義定位某種動物性本善與性本惡。什麼是人類的至善?開發前所未有的製造技術,製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產品為人類生產服務就是至善;創新利用毀滅性殺傷性先進武器毀滅人類,毀滅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就是至惡。
再說《弟子規》,開篇第一句就是“入則孝”,把自己打扮成孝的使者或至孝,在儒學文化孝悌觀充斥的背景中,充分的抬高提高自身的地位。同樣犯了重小棄大的文化發展大忌。“孝”所針對的物件是個人之父母,親屬,並沒有從國家民族未來之大局上考慮問題,生長在國家民族的大環境中,不引導後人為國家民族的未來考慮,首先為自己自家,豈不是自私?這與新中國培養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的方針是嚴重對立對抗的,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是站位國家民族甚至全人類的。站位於國家民族來論,國家民族強大最需要的就是技術創新和開拓未來技術,深入探索未知自然的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最需要的能創造物質財富,開拓發展國民經濟的高效能高技能勞動者。真不知道要那麼些孝子賢孫有什麼用,對國家民族有什麼好?
再者,“孝”是要有物質基礎的,沒有充足的物質基礎拿什麼孝?因此,孝的前提是物質生產和物質的積累,物質生產的提高首要在生產技術、生產工具的提高,因此,創新技術,開發新技術就是最重要最前提的,由此可知,“百善孝為先”的文化觀點同“入則孝”是多麼的荒誕欺人。
-
12 # 朱八戒CC
易中天是中國知名作家、學者、教育家,廈門大學教授。至於他把《三字經》《弟子規》認為是毒藥,絕不讓小孩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說明是他的語言過激,胡說八道。
《三字經》《弟子規》是前輩先賢留下來的經典之作,有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對五千年文明歷史的高度概括。這兩部作品在各個時代都是廣為流傳,是兒童入學的啟蒙讀物和首選教材。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令小孩受益匪淺。
巜三字經》《弟子規》對於讓小孩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讓小孩懂得感恩有著良好的道德品質,增強小孩熱愛祖國的情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能開啟兒童心靈的智慧,促進兒童從小的勵志向上。
任何一種思想文化,無論哪一本經典著作,受時代和歷史的影響,都不可能做到十分完美,總還有美中不足。這兩本兒童讀物同樣如此,其中的內容也存在有糟粕的一面,對小孩心理的影響也同時存在。這就在於家長和教師對內容的揚長避短,給予孩子的正確引導。
家長在輔導孩子背頌《三字經》《弟子規》的同時,應該把其中精華的一面,打上記號作為重點進行講解,讓他(她)銘記於心。糟粕的一面就不必過於認真,那一段不讀也可以,在於家長把握分寸。
易中天在《百家講壇》中的品讀三國,影響巨大,他本人也因此名聲鵲起。但他放出的兩句話,卻讓他的形象大打折扣。既是他的玩世不恭,也是他的不知夭高地厚。
-
13 # 地中有山3
從面相上看,我認為易中天並不是個厚道之人,他雖然很有才,但並不代表他的德行就很好。我看過他的影片,他曾經大力反對孔子,又反對三字經,弟子規等等。
學習傳統文化,我們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一刀切。
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不是一個易中天能隨便來否定的。
同樣是大學教授,我認為像西安交大的王樹國,中國政法大學的郭繼承。從面相上看,我認為他倆肯定是厚道之人。
他們兩人是德才兼備的好教授。中國需要大量這種好老師。
-
14 # 秦遠思
易中天老師言之有理。《三字經》中關於歷史地理的知識,《弟子規》中關於國學的知識,適當看一看學一學還可以。作為集體主要學習的內容,實在是太落伍太坑人了。
前些年,原中宣部副部長高佔祥、廣東人民出版社等曾編寫了富有時代氣息的《新三字經》《新弟子規》,圖文並茂,更適合青少年學習,各級學校完全應該拿來推廣學習,效果更佳。
回覆列表
文化傳承不是背誦出來的,是要透過經典行為的教育來實現的。
對於教育問題,我認為首先要誘發學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然後再學點佛經修心,最後才能感悟易經的陰陽合一。
邏輯是“力”,佛經是“心”,易經是“合”。
把能力與善心合一起來,這就是教育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