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獵奇動物社
-
2 # 銘強酒業酒仙賴
小時候經常在小水溝裡看到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小蟲,我們這裡閩南語叫“牛腳鑽”,傳說中能鑽進牛腳的,也傳說能鑽進人的腳,但是沒有人敢以腳試蟲,只要水裡我這種蟲子就沒人敢下水,至今想起來依然是毛骨悚然。
小時候經常在小水溝裡看到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小蟲,我們這裡閩南語叫“牛腳鑽”,傳說中能鑽進牛腳的,也傳說能鑽進人的腳,但是沒有人敢以腳試蟲,只要水裡我這種蟲子就沒人敢下水,至今想起來依然是毛骨悚然。
小時候,經常在池塘中看到一些細如鐵絲的生物在水中蠕動,以前還以為就是鐵絲,但事實上,它正是讓大多數節肢動物都瑟瑟發抖的寄生蟲-鐵線蟲。被鐵線蟲寄生後,動物會經歷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最後被鐵線蟲支配著,如同喪屍一樣,跳入水中,之後鐵線蟲會破肚而出,進入下一個輪迴,非常的恐怖。
那麼,鐵線蟲究竟是如何寄生在動物身上的呢?它又是如何操控寄主跳水自殺的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可怕的寄生蟲-鐵線蟲
鐵線蟲是我們在池塘、河流中比較常見,但又容易忽略的一種寄生蟲,原因很簡單,它太像一根細鐵絲或者是細小的樹根了,所以,大多人看到它們,也不會以為它們是寄生蟲,這就是它們偽裝的高明之處。
當然,鐵線蟲並不是單一的生物,它們屬於線形動物門鐵線蟲綱,如今已知的種類超過了250種,它們多數生活在淡水中,少數生活在海水中。不同的鐵線蟲的長度也有所不同,最短的只有幾釐米,最長的可達2米。
當然,等到成蟲顯然鐵線蟲就不容易找到寄主了,雖然鐵線蟲很細,但是吞一根頭髮,不用說小型的節肢動物,就算是人也能察覺出來,所以,鐵線蟲的寄生通常是發生在卵和幼蟲期。
鐵線蟲是一種雌雄異體的動物,它們需要正常的交配才能繁殖,通常它們在交配完後,會將卵產在水中或者水邊潮溼的草地中。此時,一場陰謀就開始孕育了。
當一些節肢動物在草叢裡活動時,將鐵線蟲的卵誤吞,比如蟋蟀,蟋蟀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食,當卵在草葉上時,就會被一起吃進去,一部分的卵雖然能被消化,但是依然會有卵能躲過一劫,在它們的體內孵化。
除了卵外,鐵線蟲的幼蟲非常的小,小到我們用肉眼幾乎都看不到,用顯微鏡才能看到它們粉嫩、蠕動的小身體:
當鐵線蟲的卵孵化成幼蟲以後,一部分會被飛蛾的幼蟲在草叢裡直接吃掉,一部分則會進入水中,被飛蛾幼蟲吃掉的鐵線蟲憑藉著一身角質化的外殼能夠避免被其消化掉,此時這些幼蟲行動受限容易被肉食性的節肢動物,比如螳螂吃掉,此時鐵線蟲找到了最終的宿主。
而進入水中的鐵線蟲幼蟲也在積極地尋找宿主,因為它們整個的生長髮育階段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靠寄生,此時來到河邊喝水的節肢動物就遭殃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鐵線蟲的主要宿主是節肢動物,但是它也是會寄生在人體內的,當然,鐵線蟲寄生在人體內,遠沒有影視作品中那麼誇張,可以操控人類,但是引起尿急、尿痛甚至是尿血還是常見的現象。
而鐵線蟲進入人體的方式有些不同,一部分是人喝野外帶有鐵線蟲幼蟲或者卵的生水導致的,更多的是在野外水體中洗澡,透過尿道進入人體的。因此,切記不要喝野外的生水,即便它看起來清澈,也不要下河游泳。
能操控宿主的鐵線蟲
鐵線蟲寄生在動物的體內,最開始是沒有什麼症狀的,因為它們起初主要靠動物消化道內的營養物質為食,以鐵線蟲最常見的寄主螳螂為例,剛被寄生的螳螂看起來與正常螳螂無異,而且還倍能吃。
隨著鐵線蟲逐漸的長大,它們依然逐漸的不滿足於寄主消化道內的空間和食物,此時它們會衝破消化道,逐漸的佔據寄主的整個腹部。
此時的鐵線蟲已經成蟲了,它們要完成最後的支配,那就是支配著宿主找到一個水源,然後跳起去,當寄主跳入水中時,宿主才會死亡,然後它們破體而出,尋找異性,繼續繁殖,然後重新開啟罪惡的一生。
不過,在成蟲後,此時的寄主已經完全不能捕獵了,只是它們還沒有死亡而已,而且行動也已經不受自己支配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寄生過程,給了南韓導演靈感,最終拍出了《鐵線蟲入侵》。
那麼,鐵線蟲是如何完成這不可思議的操控過程的呢?
這個問題不僅我們感興趣,科學家們也很感興趣,並且在21世紀初,法國生物學家就進行了長達3年的研究,最終找出了真相。科學家們透過分析被寄生後的蟋蟀從生到死的全過程,發現了一個變數,那就是神經系統的分子變化。
科學家們發現被寄生的蟋蟀到了中後期,它們的神經系統中的Wnt分子會發生一個明顯的變化,透過對該分子的分析,科學家們發現,這個Wnt分子雖然很像蟋蟀體內的一種分子,但透過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該分子並不屬於蟋蟀,而屬於鐵線蟲。
正是因為鐵線蟲的Wnt分子與蟋蟀神經系統的分子非常相似,所以才給了它逐漸入侵的機會,換句話說就是鐵線蟲透過該分子的替換,完成了對蟋蟀神經系統的接管,進而達到了控制蟋蟀的目的。
不過,這裡還有一個問題:為何被寄生的動物最終都是跳水而死呢?科學家們同樣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並發現了兩個重要的因素:第一,Wnt分子成功的入侵到蟋蟀的神經系統後,蟋蟀體內的蛋白質合成出現了紊亂,同時一種不常見的蛋白質的合成量卻大大增加,科學家們透過移出這種蛋白質,發現該蛋白質能讓動物趨向於從高處跳到地處。
而在野外,低處通常都是有水的池塘、河流以及小水坑,這是其中一個因素。同時,另一組科學家透過實驗發現,在鐵線蟲入侵的中後期,宿主的視覺系統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它們的視覺神經以及多種蛋白質被替換,這也就意味著鐵線蟲除了接管了寄主控制肢體運動的神經,還有部分的視神經。
雖然只是部分,但是隻需要能分辨出明暗就可以了,因為在野外的太陽下,最亮的地面基本上都是水。
寫在最後
鐵線蟲是大多數節肢動物最大的天敵之一,因為它們能夠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悄悄進入它們的體內,逐漸地控制它們的身體,最終不但會把它們的身體掏空,還會支配著原本就行動僵硬的節肢動物跳入水中。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鐵線蟲都能這麼“好運”,因為路面也會反光,所以一些鐵線蟲會支配寄主來到路面上,最終被動物一起吃掉或者被踩死、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