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貓財眼
-
2 # 加油陳南
如果你下定決心靠炒股發家致富,早日實現穩定盈利,這5個分析股票的步驟一定要牢記!
1、看市場的賺錢效應
如果市場連板的股票越來越多,高度板越來越高,說明現在市場賺錢效應比較好,打板的話不容易炸板,此時買股票上漲的機率就比較大。
如果市場連板的股票越來越少,高度板越來越低,說明現在市場賺錢效應比較差,此時市場情緒比較悲觀,打板的話很容易炸板,股票下跌的機率就比較大。這時的市場,風險往往較大,應該空倉或輕倉出擊。
2、看股票所在板塊的題材大小和新舊程度
從F10或同花順等中檢視該股票和板塊的訊息,看下最近有沒有與之相關的題材概念訊息,再看下這個訊息是誰提出的,是什麼層面上的訊息。
如果是在兩會等重大場合提出的,那就是國家層面上的,這種題材就足夠大,會吸引眾多資金炒作,使得整個板塊的賺錢效應很高。比如之前的上海自貿區、雄安新區、一帶一路、科創板等
二十大馬上就召開了,此時就要注意該會上出現的跟股票市場有關的訊息,這些訊息都是國家層面上的,題材很大,有足夠多想象空間,會導致一個板塊的集體上漲,而且能持續較長時間。
如果是一些小道訊息或行業內的小訊息,只能是小題材,後面行情的持續性就比較差。
還有一個就是看題材的新舊程度,股市歷來有“炒新”的習慣,如果這個題材是之前從沒出現過的,則會引發大量的資金炒作,比如之前的華為鴻蒙軟體概念、碳中和、元宇宙、新冠藥等。
所以,你要弄清楚股票和所在板塊的題材大小和新舊程度。
3、看該股票板塊中的高度板
高度板指連板最多的股票,高度板的股票一般就是龍頭。如果你股票所在的板塊,連連板的股票都沒有,說明該板塊不是熱門板塊,根本沒受到資金關注,你還是早點換股票吧,上漲的機率太低了,除非個股隱藏著重大利好。
板塊內沒有高度板,也就意味該板塊沒有賺錢效應,沒有賺錢效應那還搞啥,當然要早點換股啊。
如果板塊內高度板都五連板、六連板了,而你的股票一個板都沒有,說明你的股票連跟風都跟不好,也沒受到資金關注,你也要趕緊換股,趕緊換成龍頭股。如果覺得龍頭股高處不勝寒,也要換成前排跟風股。這就好比顏值9分和5分的女孩子,追她們的男人的數量和質量肯定都不一樣。
一個板塊你可以理解為一家公司,板塊內的股票就好比公司裡面的各個部門,板塊聯動效應就是各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一起發展。
如果一家公司的各個部門間都無法互相合作,無法協調好關係,你覺得這個公司能發展得起來嗎?你覺得各個部門有可能發展得很好嗎?
要是板塊高度板倒下了,你就要趕緊跑,不然早晚殃及魚池。高度板就好比一家公司的老闆,起著領導和標杆的作用,老闆都跑路了,員工能還有好日過嗎?
比如2022年8月的虛擬現實板塊,高度板中南文化在8月23日倒下,受此影響,在其後的一兩天,國光電器、創維數字等強勢股也紛紛倒下,直接導致虛擬現實板塊指數的見頂。
大部分股民總是用孤立的思維去看股票,就看下自己做的股票在均線上或下,走勢怎麼樣,指標金叉還是死叉等等。而沒有把它放在板塊中,去看下它和板塊間股票的關係,它處在板塊中什麼位置,是龍頭、前排還是後排。
單獨分析個股,往往導致勝算非常低,而有板塊聯動效應的股票,勝算往往比較高。這也是一些股票明明價格或指標形態都差不多,但走勢卻天差地別的原因。
4、看籌碼獲利比率
如果籌碼獲利比率大於80%,說明上面套牢盤比較少,上漲壓力小。如果籌碼獲利比率都低於50%,說明上面存在大量套牢盤,上漲壓力很大。
5、看籌碼集中度
籌碼集中度不但能反應出籌碼處於集中或發散狀態,還能反應出目前的股價走勢的情況。不管價格是在下跌或上漲,只要籌碼集中度在慢慢變大,說明趨勢還在延續。
如果大幅下跌過程中,籌碼集中度先變大再大幅變小,說明此時你大機率是在底部區域。如果大幅上漲過程中,籌碼集中度先變大再大幅變小,比如籌碼集中度大於30後又跌到10以下,說明此時你大機率在高位接盤了。
不要用一堆指標去分析價格,指標只是價格的表現形式,價格才是本,指標是末,不要本末倒置。
就好比有人說跌破5日均線就代表短線趨勢發生變化,那為什麼不是跌破3日均線、8日均線、10日均線呢?為什麼一定是5日均線呢?股價跌破5日均線,但仍然位於8日和10日均線上,這時你又要怎麼判斷趨勢呢?
所以,不要用指標去束縛自己的交易和思想,很多高手看盤連均線都沒有,就是K線和成交量。
-
3 # 走在複利的路上
本人屬於價值投資者,所以分析一隻股票都是從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出發。
我認為我的投資風格屬於穩健型,喜歡尋找確定性強的投資機會,不喜歡風險大的。大多數投資者可能都認為“高風險才能高收益”,我的觀點是“低風險才能實現高收益”。
所以我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第一眼就看PEG,如果PEG>1,我就很少對這就公司分析研究了,這樣就能夠排除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了。當PEG<1時,我會從以下三個方面研究一家上市公司。
第一,要深入研究公司的財務報告。三大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是必讀項,最好是研究最近3年或者5年的。透過分析三大報表,我們可以看到公司的負債情況,公司的利潤是多少?公司的利潤是怎麼來的?公司的利潤有沒有轉化成現金?公司有沒有可能財務造假?等等。
其實我覺得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尤其是年報,最好是要從頭到尾通讀一遍。
第二、分析公司所在的行業。分析公司所在行業的發展前景,未來的成長空間有多大。
第三、分析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跟同行業的上市公司進行對比,尋找公司在規模、品牌、技術等方面存在哪些優勢?對比公司的毛利率、淨利率、淨資產收益率等這些指標。透過對比這些指標進一步深入分析公司的優勢和劣勢。
透過以上三方面的綜合分析,我們就大概能夠理解公司現在或者未來幾年的價值是多少。既然我們知道了股票的大概價值,對比現在的價格,尋找價格與價值存在差異的股票,當然差異越大越好,買入後長期持有,等待價值迴歸,一定會收到滿意的回報。
回覆列表
以前經常會收到大家的訊息,讓我幫忙看一下,某一隻股票好不好。
有時候想想也挺好笑的,一串程式碼,然後給你看一眼K線圖,就要告訴你這隻股票的好壞,會漲會跌,能不能持有,上漲空間有多少,是不是要止損。
這可是連神仙都做不到的事情。
只有那些不負責任的人,或者是機構,才會去給你一個解答,這隻股票好或者不好。
因為真的要研究一隻股票,太難了,需要花的時間精力太多了。
那些所謂的一分鐘診股,基本都是純扯淡的。
如果有機器可以一分鐘內,根據一串程式碼去預測出一隻股票未來的走勢,但凡準確率超過51%,那指著這個機器,或者這套系統就能把股市當提款機了。
花幾個小時研究的股票,還經常出錯,花幾分鐘給你看的,那叫瞟一眼,隨便猜猜。
看上去分析得頭頭是道,其實就是挖一個深坑,讓你往裡鑽。
亦或者給一些模稜兩可的話,安撫一下你受傷的小心靈而已。
說實話,如果要全面地分析一隻股票,沒有幾個小時根本不可能。
或許你會覺得哪有那麼誇張,但如果你明白分析股票的大邏輯,就會知道確實如此。
說說我自己分析股票的大邏輯和步驟。
內容可能有點多,我儘量精簡一點,做到長話短說。
1、總體市場情況。
不論是牛市熊市,我都會去分析股票,只不過思路不太一樣。
牛市分析股票,是為了尋找牛股上車,尋找立即就要投資的標的。
熊市分析股票,是為了找到哪些股票被錯殺,可以放進股票池裡,慢慢等待機會。
但不論如何,都會先看看市場的大環境是怎樣的。
很多散戶不喜歡看市場大環境,總覺得和自己沒什麼關係,他會認為自己要做的,就是在幾千只股票裡,挑出會上漲的那一隻就行。
縱然市場裡4000多家,有3000多家在下跌,自己做股票分析的目標就是找到會漲的。
所以,在市場環境很差的情況下,散戶仍然孜孜不倦地在做交易,在分析股票,尋找股票。
分析市場總體的情況,是為了讓你在做投資的時候,看清楚風險有多少。
一方面可以合理地控制倉位,另一方面可以讓你做到心中有數,端正心態。
如果市場總體情況好,那可以適當地多做一些操作,如果市場情況很糟糕,那就儘量多看少動,觀望為主。
至於市場總體情況,也是看這兩方面的。
一方面是宏觀的經濟情況,是否超出預期,市場會存在大行情的機會。
另一方面是資金面,貨幣政策引導下,股市的成交量,究竟有多少。
畢竟這個市場,參與的人越多,資金量越大的時候,賺錢的機率也就越高。
市場總體情況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更好地做股票分析的下一步。
2、所處的行業情況。
看到一隻股票,先不要去看具體的情況,先要去看賽道。
現如今的市場和以前不一樣,好的行業都有大風口,而不是靠單一企業的內部驅動來的。
所謂的大風口,指的是行業政策上的風口,能否帶動這個行業的上市公司一同起飛。
先讓豬飛一會兒,然後再去判斷到底是豬,還是鳥。
這個邏輯在當下特別適用,這也是為什麼會大量的上IPO的本質原因。
既然當初IPO上的很慢,優質的上市公司佔比也就那麼多,不如一下子多放一點,按照比例來看,優質的上市公司應該還是那麼多。
從扶持個別企業,到政策面上對一個行業的扶持,完全已經是兩個概念了。
所以,當你挑選股票的時候,當你做分析的時候,這隻股票所處的行業,一定要了解清楚。
那些未來優勢方向發展的行業,國家政策扶持的行業,高精專新的行業,都是未來的主流行業。
要懂得把握行業的風口,在風口裡尋找牛股。
也不是說傳統的行業沒有機會,而是傳統行業的增長性,需要打問號。
對於傳統行業的龍頭尋找,也需要下一定的功夫去研判,整體難度會更高一些。
3、資金關注度的情況。
接下來對股票的分析,並不是基本面,也不是什麼K線圖,而是市場總體的資金關注度。
所謂的資金關注度,是多個維度的。
但反饋到個股上,其實就是成交量,或者說換手率。
先從成交量來看,部分個股的成交金額,常年保持在5億以上,這部分股票即便換手率很低,也是備受資金關注的。
其次,從換手率角度來看,如果長期能保持5%以上的日均換手率,說明這隻股票的市場關注度是非常高的。
市場關注度,還包括主力資金,機構資金的一個參與度。
這一點,除了從成交方面來看,從龍虎榜來看,還可以從流通股東名錄來看。
流通股東中,是否存在機構的身影,也是市場關注度的一個直接表現。
尤其是那些中小市值個股,如果能被社保基金、大型的公募基金、險資,甚至是國家隊關注,說明投資價值是非常高的。
並不是說僅有個人投資者參與的個股沒有機會,但是從投資的大方向上來看,這類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是有待商榷的。
畢竟,市場現如今那麼多投資機構的眼睛,挖掘價值的能力是很強的。
4、企業基本面的情況。
企業的基本面,是一定要看的,哪怕是有些人說自己要做短線。
看似好像短期的走勢和基本面無關,但是基本面踩雷的結果,是很嚇人的。
散戶看基本面,不是為了靠研究基本面賺錢,而是為了防止踩雷。
當然,基本面並不單單指的是業績,這一點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基本面的核心,其實是題材,是企業深耕的領域,是否具備想象空間。
業績只是基本面中的一部分而已。
而且,業績本身,並不在於有多好,市盈率有多低,而是在於業績增長預期,到底能有多少。
業績指標中最重要的,其實也不是淨利潤,而是營收的情況,其次是淨利潤率。
未來市場,在資訊越來越透明的大背景下,更多考慮的是規模效應。
而淨利潤率情況,代表了企業所處市場,是否出現內卷的情況,有多少的想象空間。
另外,企業在整個市場的份額佔比,也是非常重要的,是決定企業能否在一個領域裡站穩腳跟的關鍵。
基本面裡的資產負債表,產品週轉率等,也都是別有洞天,需要進行研究的。
基本面的研究,不是一句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那些幾分鐘看基本面的,基本上都是走馬觀花,看不出什麼實質。
5、股票趨勢走向情況。
接下來,才是看股票的技術面情況。
技術面上,最重要的不是那麼精細的K線組合,而是股票總體的趨勢走向。
短期的K線,是短期資金操縱所為,有些資金快進快出,速度非常快,根本抓不住。
但是從趨勢角度來看,是相對比較容易捕捉的。
股票的趨勢,是由中長期資金運作出來的,是具備一定週期性的,至少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
通常資金的一個短週期,也要一兩個月,這就具備了捕捉行情的機會。
股票的趨勢判斷,其實並不是很複雜,借用中長期均線結合即可。
當然,如果對K線特別熟悉的投資者,只要看看K線,也能判斷出股票處於什麼樣的趨勢過程中。
儘量選擇中長期均線,諸如20日,30日,60日,120日走好的個股進行參與,因為這部分個股的趨勢週期會更長一些。
至於股票的支撐位,基本上就根據判斷採用的趨勢線即可。
最後切記一條,下跌趨勢中,儘量別碰股票。
6、交易買賣點的情況。
最後一點,才是選擇潛在的買賣點。
畢竟我們做股票分析,最終判斷可以買入,還是要透過價格買入。
價格買入一方面是可以根據潛在的估值,去計算合理的買入區間。
另一方面,就是根據K線的情況,判斷資金的動向,決定是否要當即買入。
交易買賣點的把握,其實是一個非常精細的活,尤其是對於短線交易者來說。
我的原則是上漲趨勢中買入股票,一般會在分析完股票之後買入一部分,在股票調整到去實現附近,再買入一部分。
每個人的交易買賣決策是不一樣的,對於買點的把握也就各不相同。
如果是做短線的,那買點要儘量精細化,如果是中長線,那就不要太在意那一點點的價格差了。
給大家介紹完了我的股票分析方式,但這並不代表我的股票分析方法一定是對的,選出的股票就一定都會上漲。
很多時候,也會選錯股票,買入被套也都是家常便飯了。
只能說,有多少的認知,能在股票市場裡賺多少錢。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股票分析方法,或者說分析邏輯,因為每個人的選股思路是不同的。
只不過,很多共性相通的地方,是需要我們自己去細細斟酌和研究的。
千萬不要拍腦袋的選股,拍腦袋的去做股票分析,拍腦袋的去進行交易買賣。
心平氣和的,做出一次次的決策,分析對錯,不斷的精進自己的投資能力,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