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擔心鋼板厚度不如繫上安全帶!
車身“硬”要分成兩部分說,一個是表面覆蓋件,一個是車的框架。表面覆蓋件相當於人的面板,或衣服,框架相當於骨骼。
在事故情況下表面覆蓋件承受的力遠遠在能承受範圍之上,就好比皮厚的人從樓上摔下來內臟損傷比皮薄的人小麼?或者穿羽絨衣的人從樓上摔下來受傷程度會比穿秋衣秋褲的小麼?
表面覆蓋件和衣服一樣,對於小磕小碰有保護作用,對於事故無能為力
輕量化是汽車發展的重中之重,這和能耗有直接關係,隨著電子裝置的發展,倒車雷達,倒車影像,剎車輔助,防低速碰撞功能越來越普及,以後這種小刮小蹭會逐漸消失,減重要比減少皮毛事故的損失要重要的多,比如寶馬現在幾乎全系翼子板都用複合材料了。
再說骨架,並不是硬碰硬就可以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要把雞蛋從高處扔下去還想完好無損三種包裝方式,1、用鐵盒直接裝,2、用紙盒,只有下面放厚厚的柔軟的報紙或泡沫,3、紙盒裡面有足夠相對軟的東西、可以把雞蛋上下左右前後都固定住,像家電的包裝一樣。
第一種雖然鐵盒很堅固不會變形,但是裡面的雞蛋一定是會碰到盒壁碎掉。第二種情況好一些,雖然紙盒可能會有形變,但是有緩衝碎的可能性比第一種小,可是雞蛋如果在裡面沒有固定住,亂滾也有可能破。第三種是最理想的,只要紙盒的形變程度沒有大到擠壓雞蛋的生存空間,雞蛋就不會有事。在事故中人就像上文中的雞蛋,車就像外包裝,
碰撞時不是車身形變越小越好,車身有一部分要形變來吸收能量
上文中說的第二種情況就相當於開車不繫安全帶,雖然有外殼的保護也有緩衝可是依然危險。第三種情況就像一輛現代的汽車,車內成員系安全帶,車要有緩衝空間,否則沒被吸收的能量會使乘客受傷,乘客要在座艙內固定好,否則撞到內壁也會受傷。
現代汽車一般都是發動機艙用普通鋼材,為了可以形變吸收能量,成員艙用高強度鋼材保持形狀不可以有太大的形變擠壓成員生存空間,同樣車頭短的車最好是設計下沉式發動機,碰撞時發動機向下而不是直接侵入成員艙,轉向杆也要設計成會折斷的,否則直戳駕駛員胸部。。。
如圖所示,絕大多數車都是成員艙重要部位用高強度鋼材(紅色和粉色),保證成員的生存空間,黃色部分是強度稍微高一些的鋼材,其他地方綠色藍色用強度相對低的,為了碰撞時形變吸收能量,並且分散能量。
一臺現代汽車一萬多個零件,凝結了數百甚至數千專業人士精英階層的心血,不是老百姓之間品頭論足互相交流就能懂的。
這個答案最近又火了,看了評論,有些人真是莫名其妙,什麼年代了,又扯到“日系”,“德系”上。德系就不吸能了麼!?吸能車身是賓士在上世紀50年代年代提出的好麼!
第一款系能車身是1959年推出的賓士W111(相當於現在的S級)。
成員艙儘量堅固,前後儘量吸能,把能量儘量均勻的分散到整個車身上,這是全世界!所!有!正!規!廠商都在做的一件事!
與其擔心鋼板厚度不如繫上安全帶!
車身“硬”要分成兩部分說,一個是表面覆蓋件,一個是車的框架。表面覆蓋件相當於人的面板,或衣服,框架相當於骨骼。
在事故情況下表面覆蓋件承受的力遠遠在能承受範圍之上,就好比皮厚的人從樓上摔下來內臟損傷比皮薄的人小麼?或者穿羽絨衣的人從樓上摔下來受傷程度會比穿秋衣秋褲的小麼?
表面覆蓋件和衣服一樣,對於小磕小碰有保護作用,對於事故無能為力
,可能穿的厚的走路撞到桌子沒那麼疼,採用金屬覆蓋件,有防撞梁的車倒車碰到障礙物,表面受損比塑膠覆蓋件,沒防撞梁的車要小,可是遇到稍微大一點的事故,時速20公里以上的,覆蓋件的厚薄對車整體的保護就完全沒有用了,不管是撞到人還是車還是固定物,這個力遠遠在表面覆蓋件的承受力之上,不管0.1釐米還是0.5釐米的鋼板都會毫無意外的嚴重嚴重變形。輕量化是汽車發展的重中之重,這和能耗有直接關係,隨著電子裝置的發展,倒車雷達,倒車影像,剎車輔助,防低速碰撞功能越來越普及,以後這種小刮小蹭會逐漸消失,減重要比減少皮毛事故的損失要重要的多,比如寶馬現在幾乎全系翼子板都用複合材料了。
再說骨架,並不是硬碰硬就可以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要把雞蛋從高處扔下去還想完好無損三種包裝方式,1、用鐵盒直接裝,2、用紙盒,只有下面放厚厚的柔軟的報紙或泡沫,3、紙盒裡面有足夠相對軟的東西、可以把雞蛋上下左右前後都固定住,像家電的包裝一樣。
第一種雖然鐵盒很堅固不會變形,但是裡面的雞蛋一定是會碰到盒壁碎掉。第二種情況好一些,雖然紙盒可能會有形變,但是有緩衝碎的可能性比第一種小,可是雞蛋如果在裡面沒有固定住,亂滾也有可能破。第三種是最理想的,只要紙盒的形變程度沒有大到擠壓雞蛋的生存空間,雞蛋就不會有事。在事故中人就像上文中的雞蛋,車就像外包裝,
碰撞時不是車身形變越小越好,車身有一部分要形變來吸收能量
,否則巨大的碰撞能量就都傳遞到人身上,人一定受不了,會像鐵盒裡的雞蛋一樣。二戰時期軍用車設計師在調查時發現,裝甲車出事故時車雖然沒什麼事,可人員死傷嚴重。上文中說的第二種情況就相當於開車不繫安全帶,雖然有外殼的保護也有緩衝可是依然危險。第三種情況就像一輛現代的汽車,車內成員系安全帶,車要有緩衝空間,否則沒被吸收的能量會使乘客受傷,乘客要在座艙內固定好,否則撞到內壁也會受傷。
現代汽車一般都是發動機艙用普通鋼材,為了可以形變吸收能量,成員艙用高強度鋼材保持形狀不可以有太大的形變擠壓成員生存空間,同樣車頭短的車最好是設計下沉式發動機,碰撞時發動機向下而不是直接侵入成員艙,轉向杆也要設計成會折斷的,否則直戳駕駛員胸部。。。
如圖所示,絕大多數車都是成員艙重要部位用高強度鋼材(紅色和粉色),保證成員的生存空間,黃色部分是強度稍微高一些的鋼材,其他地方綠色藍色用強度相對低的,為了碰撞時形變吸收能量,並且分散能量。
一臺現代汽車一萬多個零件,凝結了數百甚至數千專業人士精英階層的心血,不是老百姓之間品頭論足互相交流就能懂的。
對汽車安全性感興趣,請關注各大碰撞測試各廠商的成績,不要輕易相信民間反智傳聞。這個答案最近又火了,看了評論,有些人真是莫名其妙,什麼年代了,又扯到“日系”,“德系”上。德系就不吸能了麼!?吸能車身是賓士在上世紀50年代年代提出的好麼!
第一款系能車身是1959年推出的賓士W111(相當於現在的S級)。
成員艙儘量堅固,前後儘量吸能,把能量儘量均勻的分散到整個車身上,這是全世界!所!有!正!規!廠商都在做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