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獨釣清風

    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周易》

    積累善行善德的家族,這個家族的福報不會斷絕,家族的後代也會享受福報。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這個家族會經常發生災禍,甚至連累後代。

    二、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

    行不通時就得變,變了之後就會豁然開通,行得通則可以長久。

    三、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周易》

    處在尊貴的位置上不要驕傲,處在低下的位置上不要憂慮。

    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道德經》第八章

    人要修道,要把水作為學習的物件。水,你想要,它就給你,也不會跟你收費。它從來只有供應,不求報酬。它只有利民,不跟任何東西爭名奪利。大家都很不喜歡去的,很髒的地方,很低的地方,很偏僻的地方,所有人討厭的地方水都去,水幾幾乎乎就接近於道了。

    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經》第25章

    人一定要先把地氣接好。地才能夠法天,天才能夠法道,道才能夠代表自然。

    人要一步一步來。你要走路,先把地看好,腳步站穩,才不會摔跤,才能抬頭去看方向。看了方向以後,才知道哪個是正道,哪個不是正道,慢慢養成習慣,就自然而然了。

    六、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道德經》

    沒有人能一口氣吃成個胖子,路要一步步走,事要一件件做。再難的事,也是從簡單開始的,再大的事也有小的方面。

    七、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春秋·左傳》

    處於安樂的環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現的危險,想到了就有防備,有了準備就會免遭禍患。

    八、心如欲壑,后土難填。——《國語》

    人一旦被慾望控制,慾望就像深谷,深不可測,多少東西都填不滿,他會誘使你一步步走向深淵。

    九、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尚書》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於某一事物,就會喪失鬥志。自身的意志要符合道才能安寧,別人的言論也要符合道才能讓人接受。

    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十一、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儒家崇尚質樸,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後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應當言行一致,力戒空談浮言,心口不一。

    十二、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

    腦力勞動者統治別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治;被統治者養活別人,統治者靠別人養活;這是天下的共同原則。

    十三、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已成的事情不要再去評說,已經做過的事情不要再勸諫,已經過去的事情不要去追究責備了

    十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小人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並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

    十五、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尊重與理解都是相互的,你以友愛之心對待他人,他人才能回報你以愛心。你先尊重他人,別人才能尊重你。

    十六、不慕往,不閔來,無邑憐之心,當時則動,物至而應,事起而辨,治亂可否,昭然明矣。——《荀子》

    不沉迷過去,也不擔憂未來。事情來了就去做,時機來了就要把握。不要為了沒有意義的事情煩惱,生活在當下。

    十七、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孫子兵法》

    一個人如果目標定得過低,成就肯定不會高。人當志存高遠,有較高的理想目標才能促使人不斷奮進。

    十八、人生大病,只在一“傲”字。——《傳習錄》

    人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氣。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之心。

    十九、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小窗幽記》

    高興時脫口而出的話,多半不會遵守。生氣時口不擇言的話,通常不堪入目。說話不能只圖一時痛快,說話之前要過腦。

    二十、太剛則折,至察無徒。——《晉書·周豈頁》

    過於剛直就會折斷,極其明察就沒有朋友。任何事情一旦失去分寸,就會走向反面。

    二十一、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後漢書·楊震傳》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能說沒人知道呢?人生在世,要有所敬畏,懂得慎獨。任何時候,都不應做有悖道德和原則的事。

    二十二、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站在深潭邊,希望得到裡面的魚,還不如回家去結網。夢想再美好,不付諸行動,也只是空想。

    二十三、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於天下。——《晉書·帝紀·第一章》

    一杯清水滴入一滴汙水會變汙濁,一杯汙水卻不會因一滴清水而變清澈。長久積善,知者甚少;做了一次壞事,四面八方都會知道。所以說,謹言慎行,方得長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合今年的就業情況該主攻嵌入式還是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