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050668296169
-
2 # 悠閒自在2020
也可能是一種特異功能,否則就是幹什麼都不認真。
-
3 # 使用者5690488618475
ng]
“一目十行”是一條成語,形容看書的速度很快,據說梁代的簡文帝就是“讀 書十行俱下”的。但是清代的阮元卻贊成“十目一行”。阮元編印過不少書,常常 請一個叫嚴傑的人幫他校對,阮元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嚴子精校讎,館我日最 長,校經校文選,十目始一行。”校讎就是校對;“館”是借住的意思,嚴傑當時 是住在阮元家裡的。校對時最要緊的是細心,如果片面求快,有些錯字就容易忽略 過去了。“一目十行”是一條成語,形容看書的速度很快。出自《梁書·簡文 帝紀》
-
4 # 我願是大海
“一目十行”反映的是注意的廣度。
注意廣度,即同一時間內能清楚地把握物件的數量。在同一時間內注意廣度越大,知覺的物件就越多,注意廣度越小,知覺的物件也越少。
例如,反映敏捷的飛行員在一瞬間能看到飛機上的速度表、高度表、油表等幾個儀表所顯示的數字,說明他的注意廣度大,而“一目十行,一覽無遺”說明他的注意廣度很大。
1、注意物件的特點
注意物件的組合越集中,排列越有規律,相互之間越能成為有機聯絡的整體,注意的範圍就越大;反之,注意廣度越小。
2、活動的任務
活動任務越複雜,越需要關注細節的注意過程,注意的廣度會大大縮小。如從事編輯工作的人和從事校對工作的人相比,前者注意的廣度要更大,後者注意的廣度要更小。
3、個體的知識經驗
一般來說,個體的知識經驗越豐富,整體知覺能力越強,注意的範圍就越大。
-
5 # O醉寶_
“一目十行”屬於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是記憶力的基礎,記憶力是注意力的結果。沒有良好的注意力就沒有良好的記憶力,良好的記憶力是建立在良好的注意力基礎上的。
“一目十行”通常是指選擇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選擇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視其他刺激的傾向。它是人的感覺(視覺、聽覺、味覺等)和知覺(意識、思維等)同時對一定物件的選擇指向和集中(對其他因素的的排除)。
解釋:
一目十行(yī mù shí háng)是一則成語,一目十行的意思是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該成語的結構為主謂式;在句中一般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出處:現代·李準《黃山借筆》:“這一剎那是如此寶貴,像幼年在課堂上看小說一樣,我恨不得自己的眼睛‘一目十行’。
-
6 # 人在新城
“一目十行”屬於注意廣度。一目十行(yī mù shí háng)是一則成語,意思是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該成語的結構為主謂式;在句中一般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出自於《梁書·簡文帝紀》:“太宗幼而敏睿,識悟過人,六歲便屬文,高祖驚其早就,弗之信也,乃於御前面試,辭采甚美。高祖嘆曰:‘此子,吾家之東阿。’既長,器宇寬宏,未嘗見慍喜。方頰豐下,須鬃如畫,眄睞則目光燭主。讀書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經目必記,篇章辭賦,操筆立成。”後由此演變成成語“一目十行”。
造句:
1、她迫不及待地拆開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
2、他能一目十行地看書。
3、有些文稿,我可以一目十行,但有些則是需要字字精讀。
4、你讀書雖然一目十行,不過我看你是食而不知其味。
5、他看書是一目十行,速度特別快,但只是看熱鬧,學不到什麼知識。
-
7 # 小溪流158
一目十行屬於行動快捷,反應靈敏的性質,表示做事幹練利落,吸收新事物快,有聰明的大腦,從不拖泥帶水,走在時間前面的人,抓住機會,順速辦好,能分清主與次,不在次的位置浪費時間,別人起步還在一,快捷的人已站在十的位置了,遙遙不可追也!
-
8 # 草原牛館
一目十行屬於注意的廣度。注意的廣度也叫注意的範圍,是指在一個注視點來不及移動的短暫時間內所能清楚把握的物件的數量,注意廣度可用速視器來進行研究和測量。注意廣度在生活實踐中有很重要的意義,注意廣度的擴大,有助於一個人在同樣的時間內輸入更多的資訊,提高工作效率,使人能夠更好地適應周圍世界。
回覆列表
是瀏覽速度和廣度,說明看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