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松風視野
-
2 # 運籌帷幄葡萄GN
在健康的人,也抗不過生活的重壓,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
3 # 倉頡vs英語
我非常認同,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盡力就好
-
4 # 馬上幸福999
現在,提倡身心健康教育,提倡素質教育,但高考是按分數劃線。怎麼辦?
-
5 # 子陌夜讀
我認為在應試教育的前提下,還是要把重心放在學習成績上,但同時要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一個孩子身心不健康,學習成績再好,也成就不了大事。
-
6 # 牛大哥2020
本人觀點,先成人,後成才。沒有身心健康,孩子就廢了,但不教會孩子本事,出來這個社會,也是無法應對。本人就一農村娃,重點大學畢業,兒子也是重點大學畢業,他畢業後應聘去了國企,後來跳槽到私企,一樣幹得好。下一步,我同樣要把孫子教育好
-
7 # 淡淡定定天註定
絕對同意,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學習。學習是一場長久戰,如果身心都不健康,如何追求學習成績,只要孩子有健康的體魄,三觀正,有明確的目標追求,即使成績不太理想,也能成才。
-
8 # 陌上聽風語
按目前的教育規則來說:身心健康和學習成績同樣重要,應同時抓,才有可能考上理想的學校。
-
9 # Ydy511
身心不健康,成績有何用?身心健康,再有好成績才是錦上添花!
-
10 # 知己1904
竊以為,二者是相輔相成而不是相互脫節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就是善於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
它們之間有相互配合的聯絡,在應試教育的時候不斷穿插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的同時也提升學生的應試教育。
它們之間應該是有相互融合的聯絡,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應試教育的階段慢慢融入素質教育,讓素質教育深入學生心中。
它們之間應該是有相輔相成的聯絡,一個優異的學生不可能僅僅只有應試教育的優秀,他還需要的是素質教育的優秀,兩者匹配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在素質教育方面,我們可以透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個方面共同進步。在應試教育方面,只能夠讓學校教育為主,家庭教育為輔,共同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成績。兩種教育方式其實都是在幫助學生獲得一個更好的人生,希望這些教育理念能夠讓學生從最初的小學成長為大學,推動一代又一代人。
-
11 # 瞪著眼眼看閉著眼睛想
兩者並重!為什麼要有一個選擇呢?家長不就是在力爭取得這兩方面、甚至更多方面的平衡嗎?
現在的社會發展迅速,孩子的成長教育問題已經是家長的頭等大事,每一個家庭都在不斷地對孩子的成長教育進行培養。有的家長可能覺得,把重心放在分數上是不正確的。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能力的話,那孩子就沒有出路了。他們認為所有的教育都應該圍繞著學習來進行,只要他們足夠優秀就可以了;如果在這種思想下長大的孩子就會變得懶惰、自私自利甚至會變得偏激、固執等。
一個人,不管是什麼樣的家庭,如果只看重學習成績,那麼就等於把孩子推向了人生的風口浪尖,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嚴重的影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絕大部分父母,都或多或少地有這樣的思想:“孩子成績不好我會心疼不已……”諸如此類的話語數不勝數。他們認為,成績優秀才是一種優點,讓人羨慕才有成就感。然而這樣做雖然表面上讓家長們欣慰,但這只是表面現象。
我們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再是以前那隻會讓孩子“考得好”這種簡單事情。“學”和“教”同樣重要。一個優秀的家長對自己孩子未來的發展也同樣重要。所以,希望我們每一個家長都能夠明白教育孩子過程中應該是怎麼去做,在身心健康與學習成績之是全力爭取到最好的結果,而不是找個藉口偏重於一方。
-
12 # 上過學的四川崽tom
身心健康,培養健全人格是一生的追求目標,但學習成績同樣要高度重視,這關乎孩子未來的就業。
回覆列表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有孩子的家庭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由於“分數指揮棒”的作用,我們父母往往把對孩子教育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孩子學習成績好,我們父母就放鬆;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我們父母就焦慮。為了孩子有個好的學習成績,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我們咬牙給孩子報各種校外培優班,想方設法和學校老師搞好關係,甚至自己做起了“第二老師”,中國做父母的是真累!可是這樣做就是對的嗎?也許有的家長會說:大環境是這樣的,我有什麼辦法呢?其實,我們不妨聽聽教育專家的意見,把我們家庭教育的焦點適當調整一下,說不定會有更好的效果。
作為一名初三學生的家長,聽了心理學家賀嶺峰老師講的《看見·讀懂·陪伴》,圍繞著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主題,從學生家長的角度,賀老師提出了三個方面各五條非常有針對性、科學性、可操作性的建議,深受啟發。
一、理解孩子的前提是看見
看見時代:要清醒認識到我們有點老了,過去“上一個好的大學”就是成功幸福人生的信條不起作用了,這個時代更看重學生的三種能力:照顧自我的能力、照顧他人的能力和自我成長的能力,要摒棄“唯分數論”。
看見孩子:要充分認識到,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下,孩子已經非常不容易,作為家長別肆意宣洩情緒,沒有顧忌。
看見自己:每個成年人都不容易,女人更不容易,因此孩子可能會成為我們發洩情緒的物件,而不是孩子有什麼問題。作為家長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也要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從事無鉅細的管理孩子中解放出來。
看見未來: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傳統的工作會消失,同時會產生很多新的職業。孩子自己找的方向有時挺準的,作為家長要多一些前瞻性,要相信孩子。
看見現在:家庭教育的定位應該是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人際交往、情緒穩定性、特長優勢的發揮等,與學校教育形成互補的關係,而不應是對學校教育的繼續強化。
二、真正讀懂孩子
讀懂情緒:情緒沒有是非、對錯,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在此基礎上幫他做出調整。
讀懂動力:孩子做一件事的動力來自於找到熱情、找到快樂喜悅,要把它與學習聯絡起來,而不是簡單的壓制。
讀懂自我:尊重孩子對自主性的要求,幫助孩子“試錯”、自我成長。
讀懂人際:鼓勵、支援孩子發展同伴關係,人是透過人成長的。
讀懂徵兆:當孩子出現某些抑鬱症狀時,及時進行干預,別耽誤。
三、管教孩子的最好方式是陪伴
安全陪伴:家是孩子安全的港灣,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自己的孩子,還得自己保護”。
快樂陪伴:尊重孩子的快樂模式,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要是快樂的。
困難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父母都有責任與孩子一起面對。
學習陪伴:把學習的事情交給孩子自己,別幫倒忙。真要陪伴孩子學習,要對學習有更多的理解,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考試效率,在家學習的時間應儘量少而不是多。
閒聊陪伴:家長與孩子閒聊的時間每天不少於15分鐘,這樣才能維持親子關係,別讓親子關係斷了線,否則想幫孩子也幫不上。
正如老師所言,青春期的孩子激素水平激增,神經逐漸斷裂,正處於一個動盪的時期。作為家長,我們要加強學習,多聽聽專家的意見,更多地理解孩子,讀懂孩子,陪伴孩子,共同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和挑戰,最終實現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學習進步和家庭親子關係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