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浩爺在火星

    歐美各國全科醫生能夠拿到與頂級專科醫院幾乎同等的待遇和晉升空間,而大陸社群醫院則面臨老破小問題,醫生年齡大,醫院裝置破舊,看病門診量很小,再就是人們不信任社群醫院和二級醫院。

    政府要鼓勵名牌大學本碩博畢業生加入全科 提高全科待遇 只有成為畢業生熱門崗位才能真正提高全科醫生素質。試問當前全科醫生有幾個是全國前十的醫學院畢業的?三甲醫院呢?

    要讓全科醫學擁有網際網路公司一樣的號召力,成為網紅崗位,那基層醫生素質會低嗎人們還會不信任社群醫院和二級醫院嗎?

  • 2 # 李迪健康資訊

    您的這個問題非常專業,也是國家急需破解的難題。在這裡,我們簡單談談。

    首先說說目前的醫療困境。

    在很多老百姓看來,“看病難”的問題一直存在。其實,“看病難”更多時候指的是“去大醫院看病難”,表現為掛不上號、候診時間長、排隊檢查和取藥,沒病的人去醫院這麼折騰一回沒準兒也病了。

    在人滿為患、環境嘈雜、空氣汙濁的環境下,患者和醫生的情緒都容易出問題,患者抱怨“排了幾小時的隊,就看了5分鐘”,醫生則說“都是小毛病,本不該來大醫院就診”,久而久之,醫患矛盾日漸突出。

    如果大家願意嘗試去社群醫院或縣級醫院就診就會發現,其實號並不難掛,就診過程也沒那麼繁瑣。可大家為什麼不願意去呢?主要是擔心醫生水平和醫療質量不行。

    如果這些醫院的大夫長期看不了幾位患者,臨床診療能力自然提高不了,便會形成惡性迴圈。另外,由於這些醫院的待遇相對較低、職業發展機會有限,醫生一旦能獨當一面,便會努力流向上級醫院,基層醫療力量難以得到真正的提升。

    這就是中國醫療當前面臨的困境:大醫院為應對海量門診,日漸龐大,存在大量資源浪費的問題,比如門診輸液患者中,有些只是簡單掛點鹽水,重症監護病房中,有些病人一住就是三五年;而社群醫院冷冷清清,骨瘦如柴,沒醫生、沒患者、沒裝置、沒藥、沒錢。

    接下來說說如何改善。

    改革的目標其實很簡單:提高基層醫療水平,推動分級診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醫保調節手段。按道理說,三級醫院應承擔疑難危重疾病的診療,二級醫院(縣醫院)應承擔一般疑難雜症、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基層醫療機構要做好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工作。

    應明確規定不同級別醫院該收治的病人、病種,並設定不同的醫保報銷比例,用經濟調節手段把病人留在基層。

    醫聯體的作用。目前,全國九成三級醫院已參與醫聯體試點,遺憾的是,缺乏統一、系統的管理制度和執行機制。病人上轉的多、下轉的少,或聯而不合,互相不轉。

    如果醫聯體能做好,非常利於將過分佔用大型醫院資源的普通慢性病患者分流到基層,也有助於基層醫生的培養。這就要求在醫聯體內建立疾病管理規範,對上轉、下轉和醫聯體外轉患者進行把關。

    培養全科醫生。全科醫生在基層醫療中本應發揮重要作用,但目前中國急缺全科醫生。在發達國家,全科醫生佔比30%~60%,而中國僅為6%。發達國家的全科醫生和大型公立醫院的醫生在學歷上沒有太大差別,都是博士、碩士畢業,還要經過大型公立醫院的培訓。

    為了強大基層醫療人才隊伍,大力培養全科醫生是大勢所趨。希望越來越多的醫學院校設立全科醫學系,如同培養師範生一樣,試行“定向免費生”制度,保證人才的定向培養和輸送。

    醫生多勞多得。當下,多數基層醫生都在拿死工資,病人看的多與少和收入沒多大關係,直接導致工作積極性不高,畏難情緒比較重,把病人努力推到大醫院就診。

    基層醫療機構需要一個好的績效考核制度,體現多勞多得,提高醫生工作積極性。為鼓勵更多人去偏遠地區當基層醫生,政府應考慮執業資質、工作類別、艱苦程度等,給予他們一定的崗位津貼。

  • 3 # 聰慧的醫者仁心

    目前醫改進入深水區,醫患關係緊張,醫療矛盾突出,醫生辭職潮特別是急診科,兒科醫生,所以醫改要重新定位迫在眉睫,我做為臨床醫生,給一點點建議。

    一,現在大三甲醫院人滿為患,醫生過度疲勞,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甚至一號難求,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卻病人寥寥無幾,醫生無所事事,兩極分化嚴重,雖然現在在做醫聯體,效果不好,只做到了轉診沒有實質性的幫扶,所以建議要落實醫聯體,還要發展醫聯體,要派專家去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坐診,同時指導,教學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幫忙成長,關閉大三甲普通門診,引流到醫聯體社群衛生站。

    第二,發展全科醫學迫在眉睫,現在很多院小都在培養全科醫生,但目前患者不接受,醫院不重視,我可以舉例說明,如糖尿病患者合併支氣管炎治療在大三甲醫院就非常複雜,患者需要掛兩個科室的號,住院部要會診,涉及專科問題,大家都會小心翼翼,互相踢皮球,給患者增加很多麻煩,治療也得不到專一的治療。

    第三,有關部門需要多做宣傳,讓百姓瞭解,理解醫聯體,全科醫生,引流患者,方便患者,同時還需要對急救知識繼續宣傳,如心肺復甦術的技巧,120的撥打機制,不要隨意撥打,不要佔用公共資源,讓真正有需要的患者得到救治,對現在醫患關係進行解讀,緩解醫患矛盾,發揮正能量。

  • 4 # 急診夜鷹

    所謂的醫療困境,應該說的是中國醫療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患者疾病診療負擔重吧。

    醫院資源分佈不均衡,原本由社群基層醫院承擔的主要診療任務,全都被大醫院扛走了。

    所以你會看到,大型醫院一遍做著肝腎移植,還得為那些感冒發燒拉肚子的人看病。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社群基層醫院不能被患者所信賴。即使在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上,醫院之間的差別很大,同質化水平低。

    要改變現狀,我們需要強基層,給予技術支援,還要給予財力支援,要讓基層醫生掌握更好的診療技術,也要透過提高待遇讓其安心工作。

    此外,全社會也需要認識到,看病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分工不同,大醫院有的藥物,基層醫院也應該能買到,才能讓患者不再被逼迫就診大醫院。

    要提高基層醫護人員診療水平,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醫學繼續教育系統創新教學模式,加速基層醫護人員的專業成長速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問一下由於疫情而死的人,假如買了保險,保險公司會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