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瓦雀行書案

    通天河的前塵舊事

    話說唐僧一行人在殺了車遲國三位國師——羊力大仙、虎力大仙和鹿力大仙之後,就來到了通天河。

    通天河也有一妖怪,叫做“靈感大王”。靈感二字可是非同小可:“感應一方興廟宇,威靈千里祐黎民。”配上這“通天河”三字,可謂是高大上到極致。

    可是靈感大王確是個吃人的妖怪,每年都需要村民以童男童女祭祀,否則別說風調雨順,還會給村民帶來災禍。

    靈感大王無奈之下,用法術招來一場大雪,凍住了河面,在冰下等著唐僧一行人自投羅網,並將他抓住。

    隨著師兄弟幾人來到水下,卻發現鯉魚精手下的小妖全都已經死了,不消說,肯定是觀音菩薩剛才收拾鯉魚精的順手而為。

    “八戒與沙僧,分開水道,徑往那水黿之第找尋師父。原來那裡邊水怪魚精,盡皆死爛。”——《西遊記》

    找到師父之後,正在考慮這怎麼過這通天河,突然水裡來了一個妖怪,自告奮勇要馱著一行人過河,它就是已經修行1300年的老龜。

    這通天河原本是老龜修行的場所,被鯉魚精佔據了自家府邸,它無力反抗,最後躲躲藏藏,直到鯉魚精被收走了才敢現身。

    行者教把馬牽在白黿蓋上,請唐僧站在馬的頸項左邊,沙僧站在右邊,八戒站在馬後,行者站在馬前,又恐那黿無禮,解下虎筋絛子,穿在老黿的鼻之內,扯起來象一條韁繩,卻使一隻腳踏在蓋上,一隻腳登在頭上,一隻手執著鐵棒,一隻手扯著韁繩,叫道:“老黿,慢慢走啊,歪一歪兒,就照頭一下!”老黿道:“不敢,不敢!”——《西遊記》

    這也就罷了,等過河之後,唐僧一時高興,就順嘴說了一句:“老黿累你,無物可贈,待我取經回謝你罷。”

    本來虛言應付,沒想到老龜當真了,就順勢說出,自己修行1300年,會說人話,但是不知道什麼使喚能化形成人身,因此請唐僧見到佛祖之後,幫忙問一句,什麼時候可以得人身。

    唐僧當時回到:“我問,我問。”

    再臨通天河

    從佛祖那取得真經之後,觀音菩薩將一行人的所經磨難一一過目,說道:“佛門中九九歸真,聖僧受過八十難,還少一難,不得完成此數。”

    於是,本來在天上飛的師徒幾人,被八大金剛按回地上了,只得一步一步慢慢走。

    半天之後,到了水中央,老龜突然問起它之前的請求,唐僧默然不語,老龜知道他們肯定沒問,於是惱怒之下,將他們掀翻到了水中。

    老黿馱著他們,翽波踏浪,行經多半日,將次天晚,好近東岸,忽然問曰:“老師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見我佛如來,與我問聲歸著之事,還有多少年壽,果曾問否?”原來那長老自到西天玉真觀沐浴,凌雲渡脫胎,步上靈山,專心拜佛及參諸佛菩薩聖僧等眾,意念只在取經,他事一毫不理,所以不曾問得老黿年壽,無言可答,卻又不敢欺,打誑語,沉吟半晌,不曾答應。

    一個真實原因

    至於唐僧到底為何沒有幫老龜問壽命,真正的發自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

    老龜沒有後臺,只是個普通妖怪,根本沒放在一眾人心上,無論是忘了,還是故意,沒有問是很合情合理的。

    眾所周知,《西遊記》中的妖怪是很講究後臺的,就如前面介紹的車遲國三仙與通天河的靈感大王一般。

    可靈感大王,興風作浪,還要吃童男童女,因為是觀音菩薩座下的妖怪,無論如何作怪都“罪不至死”,只是被收回去了而已。而通天河的小妖們卻被觀音菩薩全部殺死。

    後臺在整個西遊記中,是一個對人、妖、仙、佛都至關重要的東西。

    如果換一個有後臺的,比如大唐皇帝,比如觀音菩薩,他們的要求,唐僧一行人敢忘記嗎?

    另外:老龜走了半天,到了河中央才問起,在此之前,那麼長時間,他們看到老龜到底想起來曾經的承諾沒有?

    如果有,卻故意不提起,說明想賴賬;

    如果沒有,那更家說明對之前的承諾沒當回事。

    這也是老龜發怒的一個原因。

    十大理由

    任何一件事都有根本原因,但是也可以扯一系列相關原因。

    唐僧不幫這老龜其實也可以有很多解釋:

    1.真的忘記了:看似是很合理的,人都有忘記的時候,這麼久了,忘記了更是正常。但是前提是,對自己不是特別重要的事兒和人!

    2.觀音菩薩作梗:觀音菩薩跟老龜是對立關係的,她座下鯉魚精禍害了老龜的家園,所以有立場去為難它,所以讓唐僧忘記了這事兒,免得跟老龜有了感情,以後跟自己就不是統一戰線了。

    3.九九八十一難湊數:剛好還差一難,觀音菩薩派的八大金剛正好把人從這拍下去,肯定有這方面意思。

    4.老龜修行不夠:老龜本來是感謝唐僧眾人的,這個要求是後面加的,別人願意是情分,沒有做到是本分,它執著於此,說明它修行不夠。其實這個理由也不是很充分,因為只能說第一次馱他們過河是感謝之前的事兒,可是這第二次不應該正好是拿回自己應得的報酬——問佛祖的結果嗎?

    5.唐僧根本不當回事兒:唐僧當時只覺得是隨口一提,只是當做了順水人情,就像我們見面了問句,你吃飯沒?其實吃沒吃我都不介意,老龜有什麼請求我也不介意,甚至可能都沒聽清楚它問的啥。

    6.唐僧沒有機會問:佛祖太忙,不可能什麼大事小事都去煩他,唐僧心知肚明,所以把不重要的就不提及了。

    7.唐僧問過,但是老龜修行不夠,不知道怎麼說:從老龜的表現看,它是不能成仙的,欺軟怕硬,所以唐僧沒回答是不知道如何開口,還在組織語言,因為原文唐僧並沒有親口承認忘記了。

    9.作者為了湊夠八十一難的安排,雖然都是湊數,但是作者安排和觀音菩薩安排是兩個截然不同 的意義,作者也許只不過是為了讓唐僧更人性化,所以忘記了,或者其他種種原因。

    10.九九歸一,不能圓滿,所以不能說。

    所以說:對唐僧不能要求過高,他說忘了就忘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匠心飯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