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517028953430
-
2 # 天人一
任正非43歲創業,他56歲創業,利潤是華為2倍,86歲擁有萬億帝國!
眾所周知,創業是一個十分艱苦的事情;古往今來,雖然說有很多人都一直在積極地投身到創業的道路上,但成功的卻少之又少,現如今每天新成立的公司可高達上萬家,但是倒下的也數不勝數;在無數的創業大軍中,能獲得成功的可以說都是勇士;但是創業卻可以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人人都可以做!

在中國的商海中,有很多的大佬都是在中年以後才積極地投身到創業之路的,像柳傳志40歲才創辦聯想公司,而任正非也是在43歲的時候才創辦華為,誰也沒能想到現在的華為能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大的民營科技企業;儘管說現在任正非已經到了要退休的年齡了,但是他依舊還在帶領著華為一步一步地向前發著!

很多人都覺得任正非創業很晚,但是有一位知名企業家比任正非創業更晚,而且還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他就是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據悉,張忠謀在56歲的時候才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此前他一直在德州儀器工作,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在41歲的時候,張忠謀就成為了德州儀器的副Quattroporte,拿著數百萬的年薪,成為了人生贏家,但是後來在與公司投資半導體領域的觀點上產生了分歧,最後已經56歲的張忠謀選擇了辭職回到臺灣,並創立了臺積電公司!

經過這麼多年時間的發展,現在的臺積電已經成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加工工廠,同時臺積電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企業,在臺積電手中掌握著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工藝,所以臺積電在晶片領域的地位還是非常重要的,就連蘋果、華為、高通這樣的晶片巨頭企業也離不開臺積電的幫助,如今全球頂尖的高階晶片幾乎都是由臺積電加工生產的,所以臺積電也幾乎承包了目前全球絕大多數的晶片代加工業務。

要知道,由於在晶片代工領域幾乎處於“壟斷”的地位,所以這些年來,臺積電也賺得是盆滿缽滿,而且隨著智慧手機時代的到來,讓整個晶片市場也迎來了大爆發,於是臺積電的訂單業務也一直都排得很滿,這也讓臺積電的市值一直在不斷的增長,而且根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臺積電公司的利潤還是華為的兩倍,這也足以說明臺積電是有多賺錢!

在張忠謀86歲的時候,他依舊還在工作,而且在張忠謀的帶領下,臺積電也一直在努力地向前發展著,如今臺積電的市值早已經突破了一萬億,所以張忠謀也算是中國商界的一個傳奇人物了;就在美國打壓華為公司發展的時候,張忠謀也選擇支援華為,相比於富士康、聯想的所作所為,臺積電張忠謀的做法也值得我們點贊。
-
3 # 使用者6904781156026
任正非創業是艱難的,能力也是極強的。
創業的第一步,任正非是有些盲目的,並不是說任正非一開始就制定好了“戰略”,此後都是按部就班就可以了。那是神話,不是現實。
我們一開始創業也是差不多,不管你事先想得有多好,結果往往都是“有所激有所逼”才能做起來。話說,創業一開始不缺錢和“萬事俱備”其實不是什麼好事(作者的血淚經驗啊,手動掉眼淚)。
二十年後,任正非談到往事,唏噓道,“這條路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浪漫,也沒有那麼精彩,就是為了生活,被逼上了梁山”。
創業初期往往是混亂、混沌的狀態,這時候的天時地利與人和非常關鍵。我們回頭看華為當年,就知道華為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選擇在深圳進入通訊行業,冥冥中似乎有氣數一樣,但實際上對當時的人來說,他們怎麼會意識到這些呢?
各種因緣際會,推著他們在前進。
但任正非之所以帶領華為做到了行業第一,首先是他性格中的“好大喜功”,一個曾有萬丈雄心的中年男人一旦遇到機會,那肯定是奮不顧身,義無反顧。
事有天定,更看人為。不然我們只需要隨波逐流就是了,所謂順勢而為,真正的含義是順應國家、社會、行業的大趨勢,而這個“順應”的過程通常是艱難的,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說不清從什麼時候開始,任正非的眼界一下子開闊了,前面剛對這員工哽咽“我們活下來了”,後面就喊出了“天下三分華為居其一”。特別是美國之行,任正非真正感受到了行業領先者的強大和卓越,他對此深受鼓舞。
創業就是這樣,好的對手最為難得,從華為很早開始,任正非對標的“友商”就是國際一流的企業。在追隨、學習和不斷磨礪的過程中,華為發展壯大。
時來天地皆同力,改開之初,深圳是人才匯聚之地,任正非其實並不是低調的人,他說不然也鼓動不了這麼多人隨他一起做華為的事業。
在居民樓裡辦公的時候,裝置簡陋,員工也只能打地鋪,華中理工的高材生郭平、鄭寶用、胡厚崑、李一男,港資企業的技術大牛徐文偉,還有梁華、徐直軍、陳黎芳等人,先後陸續聚焦到任正非身邊。真的是風雲際會,這麼多人傑聚在一起,如果不去幹出一番事業,才是怪事。
所以,我們學華為創業和管理,最關鍵的是創始人自己的眼界、志向和心胸,只有你的素質達到了要求,人才的能力才有施展的地方。
回覆列表
任正非堅毅果敢,熱愛國家,有思想抱負切有超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