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今天整個武夷山的人加上半個中國茶圈的人擁擠到武夷山茶旅小鎮,導致武夷山星期一的早晨,我們恍惚間看到北上廣的早高峰。目測這個早高峰現象未來將持續一週。

原因很簡單,第十四屆武夷山茶博會今天開幕了,也是武夷山新會展中心的首展。
雖然來來回回的路過很多次,但是你置身其中的時候還是會被小小的震撼一下,和之前的展館相比,新場館的硬體條件絕對可以說得上是改天換地了。
據介紹本屆茶博會首次啟用武夷山茶旅小鎮會展中心,總建築面積達到驚人的11.2萬平方米,武夷山人從此可以驕傲的宣佈,我們武夷山居人均會展面積世界第一的,不服來鬥。

本次首展的展覽面積達4.5萬個平方,參展企業811,設定“全國名茶館、政府組團及臺灣館、茶機械茶配套館、茶包裝館”四大主題展館。
其中組團有福州、廈門、三明、莆田、泉州、寧德(福鼎、福安)省內等設區市,南平市10個縣市區,茶包裝茶器具10個團體及協會。邀請VIP採購商4000家,較2019年增加1000家。
在2020年能取得這樣的逆勢增長,我真的為巖茶感到驕傲。
No.1
略顯年輕? 但足夠好玩!
武夷山茶展和我們之前參加的廈門茶展相比正好是兩個互補的維度。
武夷山茶展茶品牌展區人多,廈門茶展包裝和茶器展區人多。廈門茶展茶品牌的展位上泡起茶來也是漂亮的小姐姐用茶藝表演的方式泡茶,而武夷山茶展的連泡飲都是用審評方式,再美的茶席前面也是一字排開的三個審評碗。
在現場也許那個不起眼的人物就是傳說中的製茶高手,而你在其他茶展上能不能喝到好茶的疑惑,在武夷山茶展也是不存在的。
只要你喝茶水平夠高,主人一定會把展會上最好的茶和你分享的,但是如果你在哪個環節表現的不夠專業,嘿嘿,那就……再見!
說實話,今年展區擴大了很多,但是並沒有太多的新品牌湧現,佔據場館C位大多數都是巖茶教室老朋友們,但是我們發現今年參加展商們在展位設計上都花了老大的功夫。
這點似乎也預示著武夷山岩茶的品牌競爭正在逐漸的從產品本身的競爭轉向產品和品牌的綜合維度的競爭。
當然也可能沒有那麼複雜,就是原來人少的時候,我們選心靈美的,現在人多了,一比之下,心靈都還挺美的,那就再比一比顏值吧。
因為是第一年在新場館舉辦如此大規模的展會,對於武夷山這樣體量的城市而言,還是有一點挑戰的,早上我從三姑到場館,平時15分鐘就能到的路程,足足開了一個半小時,然後還沒有車位,再兜出去開到了3、4公里以外朋友的茶廠裡再步行30分鐘才到。
而我有一位魔都來的盆友好不容易擠進的停車場,但是停車場卻沒有任何引導圖示,據說她最終從一個七八米高的土坡上滑沙進入場館的,成為她今年最魔幻的體驗沒有之一。
其實進博會廣交會這樣的大型展會,無論從城市管理和大型活動策劃的角度來說,武夷山的茶博會確實顯得年輕和稚嫩,但是誰讓我們那麼愛巖茶呢,就好像最近著名的那個段子一樣,就是因為愛,我們才把澀都優雅的描述成了收斂感。
但是茶博會也有洋氣的地方,那就是收攤晚。
16-17號兩天,茶博會都開到晚上9點才收攤,這一點其他的展會都比不了吧。關於茶博會有機會我再來和大家嘮嗑,絕對值得一逛,有空的都來湊熱鬧啊。
No.2
資歷夠老? 但依然好玩!
雖然這一屆的茶博會顯得特別年輕,但是武夷山人鬥茶來,那絕對是非常老到的。
第十八屆“朱子杯”海峽兩岸民間鬥茶賽的決賽現場就設在會展中心外廣場上,我早上到的時候已經有點遲了,走在路上的時候就聽到身邊的大姐不停的催促他的同伴,“快點快點,再不去就結束了,先去大眾審評哪裡喝一輪再進去逛,展三天,鬥茶只鬥這半天”。
“朱子杯”海峽兩岸鬥茶賽已經舉辦了18屆了,從第一屆開始,就堅持大眾審評和專家審評的雙規並行制,這一點不僅確保了比賽的公平公正公開,更是促進了茶人制茶工藝的交流和提升。
鬥茶賽現場,我們發現許多送樣參賽的選手都在互相交流到底哪泡茶工藝好,哪泡山場更強,猜一猜哪泡茶像自家的產品也是每年保留的互動節目。
今年“朱子杯”海峽兩岸鬥茶賽的冠名商熹茗還特意安排了狀元茶的競猜活動,如果你能猜對今年的狀元茶,除了可以得瑟一年以外還有豐厚的獎品可以拿。
今天參加過場外評審的童鞋就大有優勢啦,因為進入決賽的茶樣,肉桂不過只有16個,水仙和大紅袍都只有十個,這簡直就是送分題,為了進一步降低送分題的難度,我們還開了一個小灶,特別邀請了大師的專家審評餘盛良、熹茗的品控總監鄭矯威,以及首席製茶師邱震群為我們專門講解了大紅袍組的選擇標準。
據說今天整個武夷山的人加上半個中國茶圈的人擁擠到武夷山茶旅小鎮,導致武夷山星期一的早晨,我們恍惚間看到北上廣的早高峰。目測這個早高峰現象未來將持續一週。

原因很簡單,第十四屆武夷山茶博會今天開幕了,也是武夷山新會展中心的首展。
雖然來來回回的路過很多次,但是你置身其中的時候還是會被小小的震撼一下,和之前的展館相比,新場館的硬體條件絕對可以說得上是改天換地了。
據介紹本屆茶博會首次啟用武夷山茶旅小鎮會展中心,總建築面積達到驚人的11.2萬平方米,武夷山人從此可以驕傲的宣佈,我們武夷山居人均會展面積世界第一的,不服來鬥。

本次首展的展覽面積達4.5萬個平方,參展企業811,設定“全國名茶館、政府組團及臺灣館、茶機械茶配套館、茶包裝館”四大主題展館。

其中組團有福州、廈門、三明、莆田、泉州、寧德(福鼎、福安)省內等設區市,南平市10個縣市區,茶包裝茶器具10個團體及協會。邀請VIP採購商4000家,較2019年增加1000家。
在2020年能取得這樣的逆勢增長,我真的為巖茶感到驕傲。
No.1
略顯年輕? 但足夠好玩!
武夷山茶展和我們之前參加的廈門茶展相比正好是兩個互補的維度。
武夷山茶展茶品牌展區人多,廈門茶展包裝和茶器展區人多。廈門茶展茶品牌的展位上泡起茶來也是漂亮的小姐姐用茶藝表演的方式泡茶,而武夷山茶展的連泡飲都是用審評方式,再美的茶席前面也是一字排開的三個審評碗。

在現場也許那個不起眼的人物就是傳說中的製茶高手,而你在其他茶展上能不能喝到好茶的疑惑,在武夷山茶展也是不存在的。
只要你喝茶水平夠高,主人一定會把展會上最好的茶和你分享的,但是如果你在哪個環節表現的不夠專業,嘿嘿,那就……再見!

說實話,今年展區擴大了很多,但是並沒有太多的新品牌湧現,佔據場館C位大多數都是巖茶教室老朋友們,但是我們發現今年參加展商們在展位設計上都花了老大的功夫。
這點似乎也預示著武夷山岩茶的品牌競爭正在逐漸的從產品本身的競爭轉向產品和品牌的綜合維度的競爭。

當然也可能沒有那麼複雜,就是原來人少的時候,我們選心靈美的,現在人多了,一比之下,心靈都還挺美的,那就再比一比顏值吧。
因為是第一年在新場館舉辦如此大規模的展會,對於武夷山這樣體量的城市而言,還是有一點挑戰的,早上我從三姑到場館,平時15分鐘就能到的路程,足足開了一個半小時,然後還沒有車位,再兜出去開到了3、4公里以外朋友的茶廠裡再步行30分鐘才到。
而我有一位魔都來的盆友好不容易擠進的停車場,但是停車場卻沒有任何引導圖示,據說她最終從一個七八米高的土坡上滑沙進入場館的,成為她今年最魔幻的體驗沒有之一。

其實進博會廣交會這樣的大型展會,無論從城市管理和大型活動策劃的角度來說,武夷山的茶博會確實顯得年輕和稚嫩,但是誰讓我們那麼愛巖茶呢,就好像最近著名的那個段子一樣,就是因為愛,我們才把澀都優雅的描述成了收斂感。
但是茶博會也有洋氣的地方,那就是收攤晚。

16-17號兩天,茶博會都開到晚上9點才收攤,這一點其他的展會都比不了吧。關於茶博會有機會我再來和大家嘮嗑,絕對值得一逛,有空的都來湊熱鬧啊。
No.2
資歷夠老? 但依然好玩!
雖然這一屆的茶博會顯得特別年輕,但是武夷山人鬥茶來,那絕對是非常老到的。

第十八屆“朱子杯”海峽兩岸民間鬥茶賽的決賽現場就設在會展中心外廣場上,我早上到的時候已經有點遲了,走在路上的時候就聽到身邊的大姐不停的催促他的同伴,“快點快點,再不去就結束了,先去大眾審評哪裡喝一輪再進去逛,展三天,鬥茶只鬥這半天”。

“朱子杯”海峽兩岸鬥茶賽已經舉辦了18屆了,從第一屆開始,就堅持大眾審評和專家審評的雙規並行制,這一點不僅確保了比賽的公平公正公開,更是促進了茶人制茶工藝的交流和提升。
鬥茶賽現場,我們發現許多送樣參賽的選手都在互相交流到底哪泡茶工藝好,哪泡山場更強,猜一猜哪泡茶像自家的產品也是每年保留的互動節目。

今年“朱子杯”海峽兩岸鬥茶賽的冠名商熹茗還特意安排了狀元茶的競猜活動,如果你能猜對今年的狀元茶,除了可以得瑟一年以外還有豐厚的獎品可以拿。

今天參加過場外評審的童鞋就大有優勢啦,因為進入決賽的茶樣,肉桂不過只有16個,水仙和大紅袍都只有十個,這簡直就是送分題,為了進一步降低送分題的難度,我們還開了一個小灶,特別邀請了大師的專家審評餘盛良、熹茗的品控總監鄭矯威,以及首席製茶師邱震群為我們專門講解了大紅袍組的選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