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匱真言
-
2 # 壯鄉老邪
農村有俗話說,人有溼熱找“三黃”,黃芩便是這“三黃”中的一個,此外還有黃連、黃柏,它們都是清熱燥溼藥,黃芩的功效和另外的兩個藥有些不同,針對不同的部位,所用的藥有所區別,黃芩適用於哪個部位的病症,我們從功效作用上來說。
黃芩有個別名叫“黃金茶”,當然了,黃芩不是茶葉,只是用“黃金”二字來凸顯藥材的價值罷了!黃芩是唇形科植物,常見於草原或者高燥礫質的山坡上,不論南方北方,都有分佈,包括了黑龍江、遼寧、河南、山東、四川、河北以及雲南等等。
黃芩
黃芩這種植物為方形莖,高可達半米,基部多分歧,接近光滑,葉子則是卵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黃芩的入藥部位不是莖葉,而且是埋在土裡的根。種植黃芩的農戶就很清楚採收的相關事項了,一般於春季至夏初時採收(秋季也是可以的),取的是那些生長三、四年的植株,把根給挖出後要除去其莖苗、鬚根以及上面的泥土,曬至半乾時去掉栓皮,然後再曬至全乾就行了。
入藥的黃芩長啥樣呢?可以說是一身“黃”,藥材自身大部分為深黃色或者黃棕色,未切割好的黃芩呈倒圓錐形,扭曲不直,根上部明顯要比下部分的要粗糙,質硬而脆,易折斷,就連斷面也是黃的。
作用
黃芩有清熱燥溼之功,關於溼熱的很多病症都能用得到它,包括黃疸、溼熱痞滿以及溼溫暑溼等等,善於清中上焦溼熱,黃連黃柏也是清溼熱的藥材,但黃連善清中焦溼熱,黃柏為下焦,是不同的。
可別小瞧了黃芩,它的寒性還有別的用途,能瀉火解毒,氣分實熱證多用它,外感熱病,高熱神昏等等,黃芩可以透過配伍來發揮出它的價值。此外,黃芩還有止血、安胎之功,治熱盛迫血妄行的出血證,而“安胎”對應的是熱盛所致的胎動不安,總之,黃芩為寒性,它的應用多以熱證為主。你見過這種藥材嗎?它還有哪一些作用呢?
-
3 # 中醫有奧妙
黃芩是一味清熱燥溼的中藥,性味苦寒,歸心、肺、膽、脾、大腸、小腸六經。寒能清熱,苦能燥溼,所以黃芩能清溼熱、偏於瀉上焦火,此外還有止血、安胎的作用。
黃芩作用非常廣泛,能治傷寒少陽病之寒熱往來,煩躁;肺經溼熱之咳嗽、咳吐黃痰;胃腸溼熱之黃疸、腹痛洩痢;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腫痛;熱毒壅盛之癰疽、疔瘡、紅腫疼痛;懷孕有熱之胎動不安;熱迫血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以及溼熱下注之尿頻、尿急、尿痛、小便渾濁黃赤等。
黃芩的入藥部位是根部,老根體輕中空,善瀉肺上焦之火,叫枯芩;新根內實,下行瀉大腸下焦之火,叫子芩,又叫條芩。
黃芩清熱瀉火多是生用,用於止血或避免其苦寒傷胃可炒用。欲增強清除上部火熱功效時,可酒炒用。黃芩配柴胡退寒熱、除風熱、有清透之功;配芍藥清熱燥溼、緩急止痛治下痢;配桑白皮瀉肺火治肺熱咳喘;配白朮安胎。
黃芩苦寒,易於傷陰敗胃,凡脾胃虛寒、無溼熱實火者及孕婦胎寒下墜者均不宜使用。另外黃芩寒涼傷陽,不宜大劑量服用。
回覆列表
黃芩是我臨床上不可一日或缺的藥材,黃芩在我藥方中出現的頻率可能達到70%-80%,正是有了這麼高的使用量,才使得我對黃芩有了一些不一樣的認識,也有了深厚的感情。
黃芩是常用的一味清熱解毒藥物,但是味道卻不像黃連、黃柏、苦參這麼苦,黃芩雖然位列三黃,但只是有些淡淡的苦味。黃芩像一個複雜卻專一的人,《中藥學》說它可以清除很多臟腑的熱毒,對於上焦的熱邪效果更好。
但是,對我而言,黃芩可以清全身之熱,上至肺、心,中至脾胃,下至肝膽腸道,無所不到。因此黃芩針對的不是某個特定臟腑的熱邪,而是針對全身,因熱邪上炎而出現心情煩躁。這就是黃芩和黃連常一起使用的原因。往往都是黃芩的量超過黃連,黃芩治黃疸的效果要好於黃連,黃連治眼疾的效果好於黃芩。而清熱除煩的功效,又以黃芩為佳。
我常用的小柴胡湯,就是黃芩和柴胡搭配,治療心煩。小柴胡湯不用黃連清熱除煩,就是因為黃芩清熱除煩的功效要好於黃芩。此外,在《金匱要略》中,還有一首經方三物黃芩湯,就是用黃芩和地黃、苦參來治療“四肢苦煩熱”,病人苦於四肢煩熱,這也是用到了黃芩,專門清熱除煩,因此黃芩除煩的功效好於黃連。
如果說黃芩有什麼其他功效,套用西醫的一句話——“消炎”。身體上的炎症反應,都可以使用黃芩消炎。這部分炎症就是中醫說的“熱毒”。然而很多炎症並不都是熱毒引起的,因此單獨使用清熱解毒藥物不一定完全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有時需要組合搭配,補虛瀉實,這也就是有黃連解毒湯,也有半夏瀉心湯,又有小柴胡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