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弧圈打法,那肯定是要用反膠了,而快攻打法要用正膠生膠才能發揮最大威力。但是削球,完全是個性化的配置。你可以用兩面反膠,也可以用一反一長,一反一生,一反一正,一反一防弧,甚至兩面生膠,一生一長,一防弧一長......等等,只要你削起來攻起來覺得順手就完全可以!
不過從理論上來說,削球最好採用兩面異質膠皮,而且要有一面是反膠。因為這樣兩面削出的球旋轉不同,更易迷惑對手,而且反膠一面可以控制旋轉,並有利於進攻。
目前比較常見的組合,首推一反一長的搭配,這樣的配置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充分製造反差很大的旋轉,同時可以利用長膠的特性增加削球的穩定性,不足之處在於長膠一面利守難攻,旋轉變化較死,容易被對手摸清規律,同時由於兩面性能反差很大,自己控制起來也增加了難度,特別是倒板時對手感要求很高;
另外還有一反一生或一反一正的搭配,這種配置也可以製造兩面不同的旋轉,同時生膠正膠一面比長膠更易進攻,並能自由控制回球的旋轉,缺點是削球的穩定性比起長膠來要遜色不少;
兩面反膠的組合也比較常見,這樣的配置最大的好處就是正反手都能自如地控制削球的旋轉,使對手難以摸清規律,同時正反手的攻擊性都比較強,可拉可打,迴旋餘地大,美中不足在於削球的穩定性較差,面對連續的高質量弧圈球和重扣,較難穩定削接;
另外還有一反一防弧的組合,我個人感覺這種配置的效能與一反一長的組合比較接近,但是防弧膠一面在攻球時比長膠更難於控制,同時削球的穩定性也稍差一些,回球飄忽下沉但是削球旋轉不是很強(對手攻球下網也多是因為回球下沉所致而不是因為它的旋轉有強),因為防弧膠本身就沒有很大的粘性,所以搓球時很容易打滑。
不過這些只是理論上的說法,具體情況還是要看每個人的功力如何。理論上長膠利守難攻,可俄羅斯的削球手加尼娜反手長膠可撥可彈,反攻的準確性性絲毫不遜於反膠;理論上兩面反膠削球穩定性不佳,但河北的王婷婷雙面反膠削球卻固若金湯;理論上防弧膠較難控制,但以前北韓的削球手李松淑卻利用一反一防弧倒板削球,接連削掉了張立,張德英。所以不論使用哪種膠皮,手感永遠都是是排在第一位的。
從底板上來說,我覺得也不一定非要侷限於某種模式中,從三層防守板到較軟的弧圈板,甚至兩面異質球板都可以考慮(當然我不建議用快攻板和加碳板,道理大家都明白,那種板彈性太大,根本削不住),完全是根據自己的特點而定的。如果你以削為主,削中反攻,那麼可以選專業削球板配稍硬的海綿,這樣既不失穩健又可以提高攻球的威脅性;如果你是攻削結合,或攻球比例稍大,那麼可以選擇較軟的弧圈板配軟海綿,這樣可以發揮攻球的優勢同時削球也可以有一定的穩定性;如果你是像朱世赫那樣,反手穩削,正手暴衝,那我覺得兩面異質球板會更適合你,較軟的一面用於反手防守,較硬的一面用來正手衝殺,各取所長。
至於海綿問題,也要依每個人具體情況而定,總體來說,較厚較硬的海綿吃球好,利於拉球,加轉削,但是控球難度較大;較薄較軟的海綿比較透板,手感清晰,容易控制,不易吃轉,但攻球拉球后勁不足,威脅較小。
如果你的底板較軟,那麼選擇較厚較硬的海綿可以在保證削球穩定性的同時彌補攻球上的不足;如果你的底板較硬,那麼選擇較薄較軟的海綿可以在保證攻球質量的同時增加削球的穩健度;如果你反攻時以拉衝為主,那麼厚海綿可以使你的衝球更有威脅;如果你反攻是以擊打扣殺為主,那麼較薄的海綿會幫你在擊打時不易吃轉,保證命中率。
如果是弧圈打法,那肯定是要用反膠了,而快攻打法要用正膠生膠才能發揮最大威力。但是削球,完全是個性化的配置。你可以用兩面反膠,也可以用一反一長,一反一生,一反一正,一反一防弧,甚至兩面生膠,一生一長,一防弧一長......等等,只要你削起來攻起來覺得順手就完全可以!
不過從理論上來說,削球最好採用兩面異質膠皮,而且要有一面是反膠。因為這樣兩面削出的球旋轉不同,更易迷惑對手,而且反膠一面可以控制旋轉,並有利於進攻。
目前比較常見的組合,首推一反一長的搭配,這樣的配置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充分製造反差很大的旋轉,同時可以利用長膠的特性增加削球的穩定性,不足之處在於長膠一面利守難攻,旋轉變化較死,容易被對手摸清規律,同時由於兩面性能反差很大,自己控制起來也增加了難度,特別是倒板時對手感要求很高;
另外還有一反一生或一反一正的搭配,這種配置也可以製造兩面不同的旋轉,同時生膠正膠一面比長膠更易進攻,並能自由控制回球的旋轉,缺點是削球的穩定性比起長膠來要遜色不少;
兩面反膠的組合也比較常見,這樣的配置最大的好處就是正反手都能自如地控制削球的旋轉,使對手難以摸清規律,同時正反手的攻擊性都比較強,可拉可打,迴旋餘地大,美中不足在於削球的穩定性較差,面對連續的高質量弧圈球和重扣,較難穩定削接;
另外還有一反一防弧的組合,我個人感覺這種配置的效能與一反一長的組合比較接近,但是防弧膠一面在攻球時比長膠更難於控制,同時削球的穩定性也稍差一些,回球飄忽下沉但是削球旋轉不是很強(對手攻球下網也多是因為回球下沉所致而不是因為它的旋轉有強),因為防弧膠本身就沒有很大的粘性,所以搓球時很容易打滑。
不過這些只是理論上的說法,具體情況還是要看每個人的功力如何。理論上長膠利守難攻,可俄羅斯的削球手加尼娜反手長膠可撥可彈,反攻的準確性性絲毫不遜於反膠;理論上兩面反膠削球穩定性不佳,但河北的王婷婷雙面反膠削球卻固若金湯;理論上防弧膠較難控制,但以前北韓的削球手李松淑卻利用一反一防弧倒板削球,接連削掉了張立,張德英。所以不論使用哪種膠皮,手感永遠都是是排在第一位的。
從底板上來說,我覺得也不一定非要侷限於某種模式中,從三層防守板到較軟的弧圈板,甚至兩面異質球板都可以考慮(當然我不建議用快攻板和加碳板,道理大家都明白,那種板彈性太大,根本削不住),完全是根據自己的特點而定的。如果你以削為主,削中反攻,那麼可以選專業削球板配稍硬的海綿,這樣既不失穩健又可以提高攻球的威脅性;如果你是攻削結合,或攻球比例稍大,那麼可以選擇較軟的弧圈板配軟海綿,這樣可以發揮攻球的優勢同時削球也可以有一定的穩定性;如果你是像朱世赫那樣,反手穩削,正手暴衝,那我覺得兩面異質球板會更適合你,較軟的一面用於反手防守,較硬的一面用來正手衝殺,各取所長。
至於海綿問題,也要依每個人具體情況而定,總體來說,較厚較硬的海綿吃球好,利於拉球,加轉削,但是控球難度較大;較薄較軟的海綿比較透板,手感清晰,容易控制,不易吃轉,但攻球拉球后勁不足,威脅較小。
如果你的底板較軟,那麼選擇較厚較硬的海綿可以在保證削球穩定性的同時彌補攻球上的不足;如果你的底板較硬,那麼選擇較薄較軟的海綿可以在保證攻球質量的同時增加削球的穩健度;如果你反攻時以拉衝為主,那麼厚海綿可以使你的衝球更有威脅;如果你反攻是以擊打扣殺為主,那麼較薄的海綿會幫你在擊打時不易吃轉,保證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