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疆同心聊歷史

    為什麼秦國能以一個國家,消滅韓、趙、魏、燕、楚、齊六個國家?可能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秦國的國力強盛,而六國的國力卻都衰頹了。

    (戰國初期的秦國)

    秦國的國力強盛,又可以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經濟實力強大

    秦國雄據西部形勝之地,東有函谷關為屏障,進可攻退可守。有利則出兵薅六國的“羊毛″,無利則可以躲在函谷關內從容發展,在戰略上先處於不敗之地!

    (戰國後期的秦國)

    秦國本就擁有土地肥沃的“八百里秦川”為糧倉,秦惠王又派司馬錯奪取了巴蜀之地。

    經過李冰的治理,在都江偃水利工程的加持下,蜀地成了秦國第二個糧倉和物資供應基地。

    而在那個農業生產壓倒一切的時代,充足的物資保障,使秦國逐步具有了碾壓六國的經濟實力。

    (鯨吞六國時的秦國)

    二、軍事力量強大

    軍事力量強大,是“商鞅變法”對秦國最大的貢獻。

    打那兒開始,透過軍功晉爵就成了普通秦華人改變命運的上升管道。

    軍功晉爵剝奪了貴族們的特權,卻激發了普通秦華人的鬥志。

    在物質刺激下,秦華人“勇於公戰而怯於私鬥”。

    (秦軍)

    危險的戰爭,反而成了秦軍士兵的“利市”。

    秦國士兵渴望得到六國士兵的首級,因為六國士兵的首級可以換來爵位!

    "睡虎地秦簡″,就記載了兩個秦國士兵為了爭奪一個敵人的首級,竟然不惜刀兵相見!

    可見,秦國士兵對獲得敵人首級的狂熱!

    試想,這樣的軍隊能不爆發驚人的戰鬥力嗎?

    由此,就不難理解“長平之戰”時,為啥連經驗豐富的老將廉頗率領的軍隊都屢戰屢敗,不得不築起壁壘防守了!

    (戰場)

    或許這也可以解釋,為啥近百萬楚軍被秦將王翦擊敗後,就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

    也許還可以解釋,為何擁兵百萬的齊王田建,竟然會被秦軍嚇得不戰而降!

    三、外交實力強大

    如果六國能夠真心實意地聯合起來與秦國對抗,以六國的資源、人口、兵力,完全可以阻擋住秦國的蠶食鯨吞!

    (秦滅六國次序圖)

    但是,秦國不僅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強大,在外交能力上同樣強大!

    范雎向秦昭王獻上的“遠交近攻”之計,就是秦國在外交戰線上打出的一記響亮的“左勾拳”。

    自此,遠交齊國和楚國(也許還包括燕國),集中力量攻打三晉,力爭早日滅亡趙、魏、韓三個國家,就成了秦國的外交路線。

    利用遠交近攻,秦國拆散了六國合縱。

    (秦王嬴政——秦始皇)

    利用遠交近攻,秦國取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不僅使六國無力與之對抗,甚至還讓他們爭相獻上土地討好自己。

    秦國以經濟和軍事實力為後盾,得以利用強大的外交能力,迫使六國不得不割肉飼虎,從而增強了秦國的實力,削弱了六國自身的抵抗能力。

    這正是秦王嬴政得以“奮六世之餘烈",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不到10年的時間,就“橫掃八荒,一統六合"的前提!

    (秦朝疆域)

    總而言之:強大的國力就是秦國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最大優勢!

  • 2 # 寄暇學宮

    秦國到了嬴政這一代的時候,雖然國力已經超越了前面的祖輩,但依然還是沒有具備同時滅掉六國的實力。可是縱觀秦國滅掉六國的整個過程,秦國的表現卻幾乎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讓人有一種秦國異常強大的錯覺。

    發動滅國戰爭能夠取得成功,自然要依仗著強大的軍事,這一點兒很顯然是個前提。但在古今中外的歷史書上,憑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想去滅掉他國而失敗的,翻不了幾頁就能出現一個。

    如此說來,強大的軍事力量並不是絕對的優勢。那麼秦國開始統一戰爭的優勢又是在哪裡呢?是秦國已經對滅掉六國做出了戰略,而六國卻依舊恍然未知,認為秦國還是以前的那種獲利即止;或者雖然已經知曉卻依然是在得過且過。

    按照現在的話來說,秦王嬴政已經有了一個戰略參謀總部,尉繚、李斯等人制定了一個輔助軍事行動的戰略計劃。正是這個戰略計劃的實施,讓秦國的軍事行動展現出了摧枯拉朽的態勢。

    大梁人尉繚來,說秦王曰:“以秦之彊,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原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卒用其計策,而李斯用事。

    這就是尉繚提出的戰略方案,不就是花錢收買人嘛,其實也沒有多麼稀奇,之前不知多少人都曾經用過這個方法。但是這個方法,做為戰略來使用和做為戰術來使用,其效果卻是有著天壤之別。

    舉例說,長平之戰後,趙國立刻派人去賄賂范雎,從而達到了讓秦國撤兵的目的。這只是戰術的一次運用而已,危機一過趙國也就停止了。而嬴政卻是一直在實施著這個方法,直到最後剩下了一個齊國還在繼續。

    李斯具體的實施則如下所述:

    秦王乃拜斯為長史,聽其計,陰遣謀士齎持金玉以遊說諸侯。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離其君臣之計,秦王乃使其良將隨其後。

    具體實施分兩部分,一個是收買,一個是刺殺。能夠收買的就收買,先不管當時有沒有用,先收買了再說,到了關鍵的時候自然起作用。

    舉例說,李牧、司馬尚等人阻止秦軍進攻的態勢,王翦也沒有什麼辦法打破僵局。趙國的寵臣郭開收錢辦事兒,李牧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被趙王所殺。李牧一死,趙國隨即滅亡。這是秦國軍事強大,還是趙國自毀長城?

    這個戰略實施的時間,遠遠早於秦國啟動滅六國的的軍事行動。也就是說,秦國開啟了滅掉的軍事行動時,這個計劃已經實施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因此秦國的軍事行動才能勢如破竹。

    反過來再看看其它六國,卻沒有針對秦國的戰略計劃。南韓採取了一個疲秦之計,忽悠秦國修建了一個鄭國渠,陰差陽錯的增強了秦國的實力。而在秦國無暇顧及到南韓的時候,南韓卻依舊什麼都沒幹。

    秦國早早就開始制定出了滅掉他們的戰略計劃,並且已經在或明或暗地實施了。而其它六國,依然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能多喝一天是一天。焉能不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老人,去兒子家養老,最後才發現自己養了兒子全家。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