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58072288940908

      義烏,地處浙江中部,市域面積1105平方公里,轄7個街道6個鎮,本地戶籍人口68萬,外來務工經商暫住人口約60萬。  義烏歷史悠久,秦贏政25年(  公元前222年)置烏傷縣,公元624年改稱義烏,1988年撤縣建市。義烏人傑地靈,名人輩出,著名的有“初唐四傑”之一駱賓王、宋朝抗金名將宗澤、金元四大名醫之一朱丹溪及現代教育家陳望道、文藝理論家馮雪峰、歷史學家吳晗等。  改革開放以來,義烏積極實施興商建市發展戰略,透過培育市場帶動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快速發展。2003年,儘管遭遇“非典”侵襲、伊拉克戰爭及資源、能源緊缺等多重衝擊,但是,義烏全市上下負重拼搏、難中求進、高潮迭起,朝著建設國際性商貿城市目標邁出了堅實的步伐。2003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8億元,財政收入23.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7%、38.8%和43.2%。金融機構存款餘額390億元,貸款餘額254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5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487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47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5%、16.8%和8.1%。2002年,義烏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在全國百強縣市中排名第17位,比2001年前移2位,綜合競爭力居全省22個縣級市首位。  商貿業:持續繁榮  過去的一年,義烏市凸現出一種鮮明的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現代化、國際化、智慧化——從發展空間上看,義烏市已不僅僅是義烏人的市場,而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市場;從經營業態上看,義烏市場已不是傳統交易方式的農村集貿市場,作為集產品展示、代理批發、廠家直銷、電子商務於一體的一種新興流通業態,它已成為具有現代化、國際化水平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展示中心。  無論是“硬體構築”,還是配套服務、市場管理、無形市場建設,義烏市場都體現著獨特的時代特徵。在硬體方面,規劃面積32.4平方公里的國際商貿城,將成為經營面積120多萬平方米、2.3萬餘個商位的超大型市場——屆時,“全球最大超市”將成功構築起名副其實的“國際購物天堂”(目前一期市場已啟用,二期市場正動工建設,2004年十月金秋建成使用);配套服務方面,海關、物流、金融、餐飲、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同國際接軌,服務水平和運營質量不斷提高;管理方面,配備了智慧化管理裝置——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中國小商品數字城,整個市場業已實現賓館式、星級化現代管理模式。  新形勢下,當眾多市場還在國內打拼競爭的時候,義烏市場已先走一步,率先踏進國際市場融入全球經濟。據統計,2003年義烏小商品出口到188個國家和地區,儘管受“非典”影響,去年到義烏的外商依然近5萬人次,即使在“非典期間”,仍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900多名外商“客居”義烏。尤其值得誇耀的是:金秋十月舉辦的2003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共吸引來自126個國家和地區的10212名外商,成為我市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外商最多、成效最好的一屆博覽會,受到商務部等國家有關部委的高度肯定。  面對新形勢、新變化,義烏市委、市政府充分發揮調控優勢,積極推進市場交易方式創新——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以網上展示、線上洽談、電話下單為主要特徵的現代經營業態逐步取代傳統交易方式;積極培育提升外貿主體——實行“異地報關、口岸放行”一站式大通關,促進市場以國內貿易為主轉向國際國內貿易並重發展,大力拓展市場發展空間——編制完成32.4平方公里的國際商貿城分割槽規劃,並於2003年10月份全面開工建設。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有力地推動著義烏商貿業在持續繁榮的基礎上不斷提升。2003年,市場成交額287.3億元,其中中國小商品城成交額248.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4%和8%,中國小商品城連續13年位居全國各大專業市場成交額榜首。義烏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市場名片”越叫越響。  製造業:高速發展  “工貿聯動”與“貿工聯動”,一字的置換,體現著義烏的“特色”和“優勢”:以貿易帶動工業發展——透過實施“以商興工”、“貿工聯動”戰略,形成義烏自身的產業基礎。  伴隨宏觀環境的變化,2003年,義烏經濟社會發展中“資源性瓶頸制約”日益突出。土地、電力、水是有限資源和能源,也是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生產要素。面對用地、電力、水等資源和能源供給不足的困難和影響,義烏堅持走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的集約發展之路——以市場為依託,以科技為先導,以優勢產業集聚發展為基礎,加快先進小商品製造業基地建設。  謀求有限資源的投入效益最大化。按照“一體兩翼”發展構想,超前整合工業園區,開發建設義東北、義西南兩大產業帶,拓展發展空間;加快專業園區開發,擴大標準廠房建設規模;提高以企業投資密度、技術密度為主要指標的准入門檻,提升園區整體開發質量。  注重擴大內涵再生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產品,以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最佳化產業結構;繼續加大技改投入,鼓勵引進先進技術和國際一流生產裝備,促進產業升級;大力實施名牌帶動戰略,積極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競爭力。  繼續確立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在努力擴大引資規模的同時,全面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明確引資重點,進一步加大對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國際採購商、駐義外商和機構的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引進投資規模1000萬美元以上的大專案。同時,拓寬引資渠道,實行全民招商。  大力實施“貿工聯動”戰略,推動了產業整體素質的進一步提升。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據統計,2003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資2.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164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23%和249%;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完成工業總產值402.6億元,同比增長21.7%。同時,全年完成技改投入24億元,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城市化:快速推進  近些年,義烏城市實現了大跨越。十年前,義烏建成區面積僅有3.5平方公里,而十年後的今天,城市建成區面積已達45平方公里。  高標準修編城市規劃。按照市域一體化規劃理念,邀請深圳城鄉規劃設計院對全市1105平方公里進行一次性的整體規劃和產業帶規劃,吸取香港、美國、澳洲等設計單位的“各家之長”,精心制訂城市中心區的高品位規劃,同時完成社群佈局規劃前期工作。  大氣魄建設大城市。2003年確定的73項重點工程已基本完成年度目標,2004年73項重點工程概算總投資229億元。這些重點工程建成後,將形成1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區和300平方公里的城市道路框架。  高質量經營城市。“硬體”與“軟體”並重建設,“外延”與“內涵”同步發展。這是義烏快速推進城市化工作中的重要方針。在強化城市管理的同時,廣泛深入地開展全民性的建立工作,積極爭創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  今日商城——已經不是以前髒、亂、差的“鬧市集鎮”,而是初具人口產業規模、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化都市;從城市發展的角度看,它也不僅僅只是“拉開框架”,而是具備了大城市的“豐富內涵”,擁有了國際性商貿城市雛形的“丰采神韻”。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義烏,抓落實的具體行動就是: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程序,統籌城鄉發展,逐步使農村居民共享城市現代文明。  制度並實施了“全國第一個城鄉一體化行動綱要”——《義烏市城鄉一體化行動綱要》,集中全市上下的智慧,明確了城鄉一體化行動的總體思路和工作重點。即:“四個區,三步走,二十年,一體化”——“四個區”即把義烏市域劃分為主城區、副城區、城郊區和遠郊區;“三步走”即到2005年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到2010年城鄉壁壘消除、城鄉差別明顯縮小,到2020年實現城鄉一體化,基本建成國際性商貿城市;“二十年”即透過近20年努力,完成城鄉一體化任務; “一體化”即推進農村向社群轉變、農民向市民轉變、農業向企業轉變,市域共享現代文明。  成立組織機構,完善工作機制。目前,從相關部門抽調20個人,成立了城鄉一體化辦公室,專門負責此項工作。要求市級班子所有領導、所有部門和鎮街幹部聯絡到村,並進一步強化考核機制,將城鄉一體化工作與每位幹部年度考核“獎懲掛鉤”。同時,廣泛開展城鄉一體化宣傳調研活動,制定完善了新社群建設、異地奔小康、社會保障等配套政策。  目前,城鄉一體化有序進行。初步完成了社群布點規劃;完成了15個城中村的撤村建居(社群)工作;首批66個試點村舊村改造工作已有序展開;異地奔小康工作進展順利——全市共有3000人實現了異地奔小康。  城鄉一體化:有序進行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院。過去的一年,與義烏一日千里的經濟發展速度相伴而行,義烏的社會事業也獲得了長足發展。  建設發達的教育事業,大力建立學習型社會。前五年,義烏教育事業累計投入28億元。2003年,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在突出“抓中間、帶兩頭”的同時,大力構築“學習型城市”的建立載體,不斷強化幹部的繼續教育、市場經營戶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商務培訓、技能培訓。2003年,我市高中段入學率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先後接納了12個國家和地區的76名外籍學生。此外,全年成功組織各類實用技術培訓高達10多萬人次。  加強公共衛生建設,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在健全衛生監督執法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取得“非典”防治階段性勝利的基礎上,2003年,還大力開展“崇尚文明、告別陋習”、城鄉衛生大整治、全民健身等活動,改善城鄉環境,提高市民整體素質;建成了省內硬體設施一流的中心醫院,有力地改善了人民群眾的醫療條件。  建立保障制度,構築保障網路。全市建立了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和大病醫療統籌為主要內容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一步完善、規範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成立了慈善總會,募集資金1.1億元(含冠名基金)。  改善文化設施,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伴隨著文化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義烏文化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已初步形成多層次、多形式的城鄉文化設施網路;在成功舉辦“四國女足邀請賽”、“全國女足錦標賽”等多項國家級以上賽事的同時,群眾性文化活動也蓬勃展開且豐富多彩,展會文化、廣場文化、社群文化、村落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等五彩繽紛,異彩紛呈。  2004:創新進取  新的一年,義烏面臨著大挑戰,也蘊藏著大機遇。  義烏人相信:抓住了機遇,就能贏得歷史性發展。  2004年,義烏的工作思路體現著科學與創新: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按照大力推進經濟國際化、城市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社會文明化、領導科學化的要求——“繁榮新市場,建設新義烏,拓展新視野,實現新發展”,加快建設國際性商貿城市。  “四個新”的目標實現,緣於“八個突破”的有力保障:  ——解放思想,與日俱進,實現發展理念新突破:深化開放義烏理念,樹立實業興市理念,確立統籌發展理念,增強世貿規則理念,強化改革創新理念。  ——貿工聯動,集聚提升,實現先進小商品製造業基地建設新突破:堅持走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的集約發展之路,謀求有限資源的投入效益最大化,注重擴大內涵再生產,大力提升招商引資質量,以市場為依託,以科技為先導,以優勢產業集聚發展為基礎,加快先進小商品製造業基地建設。  ——鞏固優勢,拓展國際,實現市場和三產發展新突破:面向國際加快市場建設和國際化市場服務體系建設,利用市場優勢帶動三產發展,加快推進現代化、國際化程序。  ——科學規劃,精心建設,實現城市現代化新突破:高標準修編城市系統規劃,大氣魄建設大城市,高質量建立生態城市,嚴要求管理城市,圍繞建設國際性商貿城市目標,努力把義烏建設成為與國際化、資訊化時代和汽車社會相適應的現代化城市。  ——城鄉聯動,統籌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新突破:以開展城鄉一體化、農業企業化和環境生態化行動為重點,加快農民增收步伐,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  ——以人為本,全面進步,實現社會事業發展新突破:培養造就國際化時代新義烏人,構築全方位、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安全網,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維護穩定,最佳化服務,實現發展環境新突破:不斷提升義烏區域形象,降低市場經營成本,營造穩定、誠信、服務高效的發展環境,為加快義烏髮展提供有力保障。  ——夯實基礎,增強活力,實現黨建工作新突破: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攬黨建工作,按照新形勢新任務對黨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高黨建工作新水平,努力做到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有新成效,黨的幹部隊伍建設有新活力,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有新局面,黨的廉政建設有新水平。

  • 2 # 旗牌室

    一提到義烏這個城市,給人感覺都是小商品批發市場每個人都是老闆,都很有錢,白天都是騎著小三輪送貨,晚上大街上都是開賓士,寶馬名牌車,全國很有名的地方,有時間絕對要去轉轉,看看能不能有一席之地,做做發財夢,夢想總是要有得,萬一實現了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廉潔文化內容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