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智者貴適意

    在先秦,國家的統治者,這個時候還不能稱之為皇帝,對於自己的下屬大多都是禮遇有加的,他們會向諸侯、卿大夫、士等各級臣屬揖禮,甚至會出現跪拜臣下的場面。當然,大臣對於統治者也會表現出相應的尊敬。由此可見,當時君臣之間的地位差別不大,而且關係也比較親近。

  • 2 # 細膩豪豪

    先秦君臣關係較為平等

    秦統漢繼後,中華大地多是一國獨制,因此限制了臣子的多樣選擇權,也成就了君主絕對的權利。但是在先秦時,一直盛行的是君不可獨治、君主臣輔的思想,因此造成了與後世完全相反,較為平等的君臣觀。

    君臣關係平等的表現之一:國君,臣也能批評你。

    戰國時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就曾著作明確指出:


    故雖有堯之智而無眾人之助,大功不立。反五霸所以能成功名於天下者,必君臣俱力焉。

    意思是說即使具有堯的智慧,但若沒有眾人的幫助,也不能建立大的功勳;而春秋五霸能夠成功創下基業,必然是君臣一起努力而來。

    當時的普遍觀念是認為一個國家的興起到強盛,絕非君主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同臣子一起經營的成果。君臣既然是相輔相成,那麼在意見不一時,君王可以訓斥臣下,臣子同樣可以批評君王。就比如孟子跟梁惠王,每當觀念不同時,孟子絲毫不給這一國之君留半點面子。第一次見面時,梁惠王開門見山的問孟子能給本國帶來什麼利益,孟子毫不客氣打了他的臉,搖搖頭說道:“王啊,何必一開口就說利呢!”


    孟子為什麼第一次跟梁惠王見面,就否定了對方的提問呢?是因為他痛心戰國時代弱肉強食的殘酷亂象,主張的是以仁政治國。因此梁惠王一開始為利而問,已經和他的想法背道而馳,所以他直接給予了否定。

    後世各朝不乏有能臣賢士,但敢像孟子這般直接否定君王的又有幾人?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孟子沒有輕視自己人臣的身份,所以在意見思想有分歧時,他敢於堅持己見,去反駁甚至批評君王。

    君臣平等關係的表現之二:國君,臣也可以換掉你


    身為一國之民,當忠於國家。身為一國之臣,當忠於君王。所以在後世之中,儘管君政不明,仍然會有很多愚忠之臣。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忠一國忠一君從出生時就被決定了。


    但在先秦時不同,由於君臣關係平等,所以不但君王可以擇才而用,臣子同樣可以擇君而侍,另投他國。譬如楚材晉用:


    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才,晉實用之。


    諸如此類,在先秦時比比皆是。戰國時的魏國同樣湧現了很多人才,也都被他國所用。比如用連橫之術破合縱之策的張儀,比如推行變法率秦軍收復河西的商鞅。


    這些人本都是土生土長的魏華人,為什麼不願意為本國效忠呢?其實一開始他們是願意的。就以商鞅為例,本已任中庶子之職,才華橫溢,更兼老相國公叔痤臨終力薦,可是昏庸的魏王仍然對他不管不問。

    惠王既去,而謂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公孫鞅也,豈不悖哉!”

    因此造成商鞅棄魏投秦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不受本國君王的重用,才不得不轉投他國。可見當時的臣子是根據君王如何對待自己來決定去留。


    第二點是因為,在先秦時代人們對於國家的概念沒有那麼分明,更沒有強烈的國家認同。當時的國家只能代表一個家鄉的概念,並沒有太多政治範疇的意象。這兩點相加,自然就造成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現象發生。對他們而言,在各個國家遊走就如同現在的跳槽一般。而跳槽與否,就完全取決於獲得何等待遇和受重用程度。


    正如孟子對君臣相處之道作出的詮釋: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則看待君主就會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馬,臣下則看待君主就會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則看待君主就會如同強盜仇敵。如魏惠王一般,將商鞅當成一個不堪大用的孺子,商鞅又怎麼會幫他賣命?而入秦之後秦孝公對他百般信任,言聽計從,商鞅自然會發揮真才實學幫秦朝謀求發展。

    因此在先秦時期,君臣觀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平等的。臣子不但可以批評國君,更不會侷限於忠於一國一君的執念,一但出現不順心如意的處境,他們隨時可以擇主而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熱鬧場面的四字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