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慧的思考
-
2 # 無敵荷蘭三棍客
樊城之戰。
東漢末年的襄樊之戰,亦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荊州爭奪戰,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佔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役。
此戰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城。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援樊城,卻遭遇了因為暴雨而導致的“漢水溢流,害民人”的天災,以致於水淹七軍。關羽趁機乘大船進攻,俘獲于禁等人,重創曹魏,威震華夏,接著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後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
襄樊之戰,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尤其是蜀漢,不但損兵折將、還丟失荊州,成為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
此戰還導致蜀漢與東吳十餘年的同盟關係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後發生夷陵之戰。
幾十年的三國曆史,其實很簡單,形式的發展皆由這十個轉折點而起。
第一, 董卓之死
董卓之死,拉開了三國帷幕
董卓自西涼入洛陽,僅憑三千人馬就成功的奪取了東漢政權,在亂世之中確實有其過人之處。獨霸朝政後的董卓,廢少帝、立獻帝,甚至殺害了少帝與何太后,他的行為及影響是三國形成的重要因素。
各州郡勢力在討伐董卓的過程中,雖然各懷私心,但也在互相之間結盟、拉攏。曹操也是在這個時候以其卓越的才能被袁紹照顧,待到董卓死後,才得以有了兗州這塊根據地,此後迎回漢獻帝是曹操政治生涯中最高明的一步。可以說董卓之死,是正式拉開了三國的帷幕。
第二, 袁術稱帝
平定袁術為曹操爭雄袁紹提供資本
袁術雖然此前就被曹操擊敗過,但畢竟師出無名,尤其是對袁術這種四世三公的龐大士族。在迎回漢獻帝之後就不同了,袁術雖然憑藉一塊玉璽稱帝,但曹操卻能以王師之名,名正言順的出兵討伐。
事實上,袁術的失敗最主要原因也是稱帝。如果袁術沒有稱帝野心,以二袁在彼時的威望與勢力,大可觀望局勢發展,此後在做決定。可惜袁術稱帝,給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最佳的討伐藉口,甚至成了天下公敵,眾叛親離。
第三, 孫策之死
孫策不是,或許不會有赤壁之戰
江東小霸王孫策,能用項羽綽號的人,縱觀歷史也沒有幾個,可見孫策之勇,可惜霸者遭天妒,正是創業的好年華卻被群演射殺了,悲劇!
孫策的才能毋庸置疑,在平定江東的過程中,連在官渡的曹操都感嘆:“難以與他爭鋒了!”,最終對孫策實行了安撫政策。
如若孫策不死,江東穩定之後,合肥或許早就被攻下,進而北進了。可惜孫策死後,孫權只能守護父兄基業,屢戰合肥無果。
第四, 官渡之戰
擊敗袁紹,曹操基本統一了北方
官渡之戰是結束北方格局戰亂的最後一站,消滅了袁氏勢力,北方從此便被曹操統一,雖然邊界少數民族屢有侵犯,但北方大勢已定。
此後曹操之所能對東南地區屢次用兵征伐,皆因穩定的大後方始終能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即便赤壁之戰損失慘重,劉備、孫權依舊難以撼動其地位。
第五,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曹操兵敗,為孫劉提供發機會
赤壁之戰是曹操平定北方太過順利,所要面臨的一種悲劇。自古成事,半由人事半由天,曹操沒有漢光武劉秀的運氣,或許也是與帝王無緣吧。
赤壁之戰的失敗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曹操為了避免因戰事的失利導致北方混亂急於北還,這也為孫劉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雖說赤壁之戰難以撼動曹操北方的政權,但曹操經此戰役也傷筋動骨,難以控制孫劉的發展,最終劉備奪了西蜀,三足鼎立成型。
第六, 漢中之戰
漢中之戰,蜀漢基業穩定
漢中之戰在三國算不上大的戰役,但他的意義非同一般。因為此戰是一把雙刃劍,劉備傾其所有奪取來的漢中不過是曹操從戰略意義考慮放棄的一座空城。
漢中雖為蜀中咽喉之地,但對曹操的來說,防守關中遠比漢中要容易的多。況且劉備這個打不死的小強此時正處於巔峰時期,不如放棄漢中,退守關中。
從此後諸葛亮、姜維北伐與司馬昭伐蜀也可以看出,同樣的機會,伐蜀遠比北伐容易的多,曹操與劉備都做出了最佳選擇。
第七, 白帝城託孤
白帝城託孤,推動諸葛亮登上政治舞臺
夷陵之戰是蜀漢戰略上的失誤,更是梟雄劉備一生的汙點。八萬兵力伐吳,師出無名,如果以關羽報仇為名,那便是將私仇凌駕於國仇之上,僅從社會輿論而言,劉備也難有勝算。
白帝城託孤,劉備舉國相托給諸葛亮,這便是選擇了保守託孤,也註定了此後蜀漢將不會有大的作為。諸葛亮謹慎,劉備不可能不知道,漢中之戰不能及時為劉備提供補給便是最好的證明。
第八, 子午谷奇謀
劉備死後,魏延一事無成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最有希望佔領關中地區的一次機會了,可惜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沒有被採納,最終隴西戰事失利,這無關軍事強弱,而是原本謹慎的諸葛亮受劉備舉國相托重任,更是唯恐有失,愧對劉備。
彼時,無論長安守衛,還是潼關守衛,甚至是魏國在整個關中的兵力部署都有利於蜀漢偷襲,可惜機會有且只能有一次。
十萬蜀軍面對不到兩萬人的涼州守軍,關中幾乎沒有兵力鎮守,此後曹真與張郃的軍隊都是中原地區的機動部隊,蜀漢佔盡了優勢,可惜了,為歷史留下一個大大的感嘆號!
第九, 高平陵政變
高平陵政變,魏國政治大換血
高平陵政變看是與蜀、吳無關,其實不然。魏蜀吳三國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都是腐敗的內政,其實也可以這麼說,最先滅亡的是曹魏,畢竟經此政變之後,曹氏在魏國再也沒有發言權了。
舊貌換新顏,司馬氏掌權的魏國無異於魏蜀吳三國的初期,政治清明,用人唯賢。僅從政治而言,蜀吳已經敗局已定。此後司馬昭伐蜀,蜀國緩慢的應對反應也足以說明一切。
鍾會大軍佔領漢中之後,成都才派張翼與廖化前來,最終大家也只能合兵一處,共守劍閣。如果劉禪身邊沒有黃皓,蜀國必定能早日準備應戰,陽平關口、陰平橋頭也足以阻擋鍾會與鄧艾,更不會給鄧艾偷渡陰平的機會。
第十, 偷渡陰平
偷渡陰平,結束了天下三分局面
戰事講天時地利人和,偷渡陰平並非鄧艾一個人的功勞。當司馬昭定下伐蜀策略之後,鄧艾是第一個反對的人,認為西蜀沒有破綻,無法攻克。而司馬昭卻看到了西蜀內政的混亂,任用奸佞,軍事人才姜維卻被逼到了沓中,無法有效的守衛漢中。
當鄧艾偷渡陰平從天而降的時候,江油守將投降,綿竹諸葛瞻戰死,劉禪率眾官出城投降。而此時,東吳的三路援兵正在救援的路上,一路前往壽春圍魏救趙,二路自江陵朔江而上,三路自漢水奔漢中而來,可惜西蜀這個外來政權,不僅政治腐敗,君主還沒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