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藍精靈277065891

    熱通量(Heat Flux,Thermal Flux)是一個向量,也稱熱流密度,具有方向性。


    熱通量與溫度的關係:熱通量(熱流密度)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表徵熱量轉移的程度和方向,而溫度的變化是熱量轉移的宏觀標誌。


    通俗的說,溫差越大,熱流密度越大。熱通量q 是指單位傳熱面積上的傳熱速率,又稱熱流密度,單位是W/m2.


    在S的面積上,經過t時間,傳熱可以表示為q*S*t.


    而熱量的傳遞,必然導致溫度的變化。


    這個關係可由表示式:Q=q*S*t=(Cm)*n*(T2-T1)=c*m*(T2-T1)


    式中Cm是摩爾熱容,與壓強有關,又分為定壓、定容兩種,n 是物質的量(摩爾數)。


    c是比熱容,m是質量,(T2-T1)是溫度變化,吸熱升溫,放熱降溫。

  • 2 # 愛檸檬茶的你

    歷史上有很多科學家曾認真思考過這一問題。特別是到18世紀,蒸汽機的發展促進了歐洲工業革命,由此產生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激發了人們研究熱和溫度的興趣。


    最初人們認為熱是一種無形的物質,稱為“熱質”,加熱就是將它輸入某個物體,或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例如木柴燃燒時,木柴裡的熱質就進入火焰,再從火焰進入水壺,然後進入壺裡的水中;等到水裡充滿了熱質,水就轉變成蒸汽。溫度所代表的是熱的強度。這種理論被稱為“熱質”說,一直流行到19世紀中期。


    18世紀末,英國科學家布拉克注意到,將同樣數量的熱分別輸入不同物質時,它們升高的溫度是不同的,例如使1g鐵升高1℃所需的熱是使1g鉛升高同樣溫度所需熱的3倍。他還發現,有時將熱輸入某種物質時它的溫度並不提高,例如加熱冰時它開始融化,但溫度並不升高,直到冰全部融化成水,而溫度始終保持在0℃。水沸騰時也是這樣,隨著熱不斷地輸入水中,水越來越多地變成蒸汽,而溫度始終保持在100℃不變。


    英國科學家湯普森發現,在給金屬鑽孔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這些熱足夠將水的溫度升高到沸點。同一時期的英國化學家戴維也進行了類似實驗,他用兩塊冷凍的冰互相摩擦。為了避免手上的“熱質”傳人冰中,他採用了一個機械裝置來摩擦冰塊,結果冰融化了。這些“熱質”是從哪裡來的呢?戴維經過分析後斷定,熱並非是什麼物質,而是運動的一種形式。


    英國物理學家焦耳19世紀20年代,法國科學家傅立葉和卡諾研究了熱的流動,建立了熱力學。到了40年代,科學家們開始研究進入蒸汽裡的熱怎樣轉變為活塞運動的機械功。英國物理學家焦耳花了35年時間,分別做了各種機械功轉變為熱的實驗,並詳細測算出機械功產生熱的量。最後發現,不管是哪一種類的功,總能產生相應數量的熱,稱為“熱功當量”。熱與功既然可以相互轉變,說明熱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就如同電、磁、光、運動等也是能量的形式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穿了一兩次的衣服,並不髒,請問都要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