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拙木侃教育
-
2 # 我是灰燼144
導致高校學子無法靜心下來讀書,我覺得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因素。
首先,大學校園的管理和高中學校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同。大學裡學生分散住宿,同班同學很多甚至沒有住在一起,缺乏共同複習的環境和氛圍。上課的時間教室也不是固定的。老師的管理也比中學松馳,也沒有固定作業,很多學子一開始還無法習慣這樣的變化。所以總是無法靜心學習。
其次,很多學子對於大學的學習要求,學習目標非常不明確。有些是追著熱點報考學校和專業,一進去後發現和自己的期望有差別,產生迷茫情緒。有的甚至一進校門就在考慮如何轉校區轉專業。
第三,社會方面的影響。大學畢竟是個小社會,各種培訓班,各種兼職資訊衝擊著校園內外,剛剛從高考中緩過神來的學子對這些都倍感新鮮新奇,都喜歡去嘗試一下。有些學生周圍也有同學在兼職,多少都會影響都本來想安靜讀書的學生。
第四,學校對於大學生的政治和人生觀教育也不大到位,沒有讓學生明白大學的任務還是學好專業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
3 # 摶文氏
初高中時期,我們有人管著,讀書是第一要務,所以讀書稀鬆平常,並沒有覺得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大學是沒人管你的,在我大學時期,就有很大一部分人,尤其是男生整天泡在網咖裡,或者直接宅在宿舍打遊戲,根本不會去上課,遑論看書。
初到大學這種特殊的環境,自己的生活費不用操心,可以隨時獲得關於社會上的種種美好,這使得很大一部分人沉浸在這裡,揮霍著生活費浪跡酒吧迪廳之類,學習已經成了無關緊要的事情,綜上都是讀書越來越奢侈的原因。
-
4 # 考研伴讀
因為大學不僅僅是用來讀書的。
大學生一個人綜合能力各項素質飛速成長的時期。
雖然學生的主業是學習,但是豐富多彩的大學校園生活,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多樣的發展可能性。
很多人都在大學階段找到了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比如攝影、舞蹈、網際網路、新媒體.....這些可能都和自己的本專業無關,但最後都成為了他們真正從事的行業。
學生會的活動、各種志願組織、以及大學生創業專案,其實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就更多的分散了學生學習的精力。
有很多同學,是能夠做到學習與校園活動兼顧的。
也有的同學,不太關心校園活動,而是專心於學業。
由此看來,在大學,沒有靜下心來看書,不一定就是他沒在努力。
也有可能他正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創造無限的可能呢~
-
5 # 在下千城
閱讀是一件需要“靜下心”來做的事。它不像我們吃飯一樣,邊吃飯邊說話。
讀書是考驗“心力”的事,你只能做一件事,做不了其他的。
所以,本質就是“專注力”的問題。
01
上大學後,專注力被五花八門的事情吸引,太散了
高中時期,很多人還能專心看點書,此時,你的專注力就是“學習”,沒有其他事情。
而上大學後,很多人卻做不到了。因為時間自由了,壓力沒有了,而且不僅支援你學習,還要參加更多社會實踐。所以,你自己的心扉也敞開了,就放飛自我了。
今天同學聚會吃個飯,明天外出參加個活動,後天又是各種局。真正留給你學習的時間,也就是期末考試前一週。在這種情況下,專心讀書成了一種奢侈。
就這麼說吧,你把你的手機,2個小時不動,你看有沒有人找你。如果2小時候你開啟,一定有各種訊息等你回覆。
在這麼多外界打擾下,本來就定力不夠的年輕人,更難做到堅持讀書了。
02
其實,你做到2點,就能專心讀書了
第一,給自己劃定好一個“隔離”的時間,啥也不做,就專心讀書。1個小時,總是可以吧。你就給自己規定好,這1個小時啥也不幹,就專心看書。看完後,再處理你的那些訊息。放心,如果真有急事,他們會打電話的。
-
6 # 八月說
脫離了高中緊張的氣氛,現在一下放鬆下來了覺得應該去用來玩耍和幹其他事情。自然對於讀書,對思考,這費腦的事情當然不願意做了。
01.上大學後,誘惑多了,自然很想去嘗試新鮮事物。
高中緊張的氣氛,除了學習就是做習題,回家還要做,每天都是一種很緊張的狀態,所以多數人在考上大學之後,其實心理上負擔確實減輕了,學業也沒有之前那麼緊張氣氛了。
上大學後時間也變得多了起來,上大學後是一個宿舍的人都在一起,所以經常性是一個宿舍的人宿舍的人不學習,你就是一個人學習也學不好,這個宿舍的人,還學習的話,你可能還能學點東西。
因為情竇初開的大學生,也開始時間用在談戀愛上面。被很多事情所分散,經歷後自然沒有心情靜下心來讀書,去思考讀書。
大學裡讀書,主要是自律性也變差了,想靜下心來讀書,肯定要自律,想積極上進的人,繼續讀書,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面。
02.應該制定目標,為長遠做打算。
多數人是覺得大學4年時間可能還很長,時間說長也長,說不長也不長,因為4年的時間過得真的很快。
當中一些當初一起進來的同學,有些人用這段時間要來學習和讀書了,那麼明顯,他4年後可能接觸的東西學的東西也多,專業技能很紮實,而且有些人透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考了很多比較有用的證書,自然畢業找工作也更有優勢一些。
如果沒有靜下心來讀書,可能最基本的學科都有可能掛科,有些人畢業都很困難。如果想要給自己靜下心來讀書,有的時候需要給些自己的壓力。
沒事去接觸一下,那些沒讀書的人到底在社會上混成什麼樣,如果你能把這些都放在心裡考慮在眼前,我相信讀書應該是正常不過的事情,經得住誘惑,才能有所進步。
學會跟學習的人積極打交道,在這段時間去向那些積極學習的人去靠攏,你一個宿舍的人如果都是不太學習的,我覺得你倒可以調一個宿舍去,我相信,在一個班級肯定有學習的那一部分人,向積極的人去靠攏,我相信你才能獲得進步。
-
7 # 六月思諾
我上大學後,除了專業書和小說,沒看過一本能提高自己能力的書,我覺得主要原因如下:
1)大學是個寬鬆的環境,幾乎沒人管,讀書由高中時的被動式變為現在的主動式
讀書的方式變了,心態卻未必能夠改變得過來。
沒人管了,讀書感覺就再不是必需品。讀書的熱情和耐心也被消磨了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是,高中的時候,特別高考,老師和家長老是強調寒窗苦讀12年,到了大學就自由了。於是,被迫讀了十多年的生活,到了大學後就徹底的解放了。
2)大學其實也是個半學校,半社會的地方,接觸的東西多了,注意力就分散了,想讀書也會變得有心而無力。
高中的時候除了讀書還是讀書。上大學後,你會發現很多的不一樣。
比如學校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各種各樣的社團,你的心思也被這些活動和那些帥氣美麗的師兄師姐吸引,參加活動多了,學習的時間就變少了,讀書的時間也變少了。
很多的活動都很有趣,你想拒絕卻無法拒絕,於是讀書的精力也分散了。
那麼還如何靜下心來讀書呢?
我覺得相對於出來工作後的這麼一大段時間,人生能專注於讀書的時間還是太少了。
首先先告訴自己,讀書才是大學的重點。
告訴自己讀書很重要,在做其他的事的時候會考慮一下這個事情和讀書的利弊,讓自己遠離更多的誘惑。
其次,經常去那些讀書的地方,感受讀書的氛圍。比如,學校的圖書館。一進去,就有種安靜想讀書的感覺,這也是個好辦法。
最後,讀體會讀書的好處,有了好處,讀書也是件順其自然的事。
一個人在某件事上獲得了收獲,他也更容易去做這件事,因為這件事能夠讓他有滿足感,成就感。
一個真心想讀書的人,無論去到哪裡,在哪個地方,都能靜下心來讀書,因為讀書已經成了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人並且是重要的一部分。
-
8 # 大娛旋風
簡而言之,就是我們被迫面臨更加多的選擇,有能力的便能自己選擇決定自己的生活軌跡,但是更多人是沒有能力的,他們被迫接受很多東西,靜下心來讀書?談何容易?
其實是很辛苦的,就我個人來說,以前一直是學霸,也是很有上進心的一個人,但是來到大學之後,真的就很難靜下心來學習,因為誘惑太多,另外一方面就是家庭的因素。
其實我小時候一直很不明白有些人會沒有錢上學,因為感覺上學不用花費什麼,我也堅信錢不會成為我讀書的大問題,但是直到讀大學,才知道原來讀書花費是需要很大的。而小時候,我們只是在享受著國家的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平常要自己花的錢如果不追星不氪金不喜歡名牌,是根本不用花什麼錢的。到大學,老師有一次就講到過一個真理,那就是政府還在為大學補貼很多東西,大學的設施維護,一棟樓空調開一整天,一棟樓各種設施的運作,每天都要花不少錢,我們交的這點學費是根本不夠的。這也印證了為什麼我們小時候讀書其實不怎麼花錢。
大學,錢也越來越多的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面,大學的誘惑多,錢便是催人成長的一道難關。很多人需要打扮的漂漂亮亮,很多人開始了攀比。有很多人因為生活拮据而需要打無數份兼職,也有很多人因為自己已經成年,不好意思開口問父母要錢而踏上了無盡打工的日子,也有人會創業。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會做出我們的選擇,或者被迫接受剩下來的,我們想靜一靜,發現,很難。
-
9 # 笑薇讀書
我也上過大學,所以也有過類似的感受,明明時間更多了,也沒人管著看課外書了,但就是無法靜下心來看書,主要原因其實無外乎這麼幾個:
1.沒有目標,過於放縱自己
和高中時期相比,大學生活自由多了,沒有繁重的課業,也沒有老師的管束,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後,一下子就懈怠了下來,專業課只求不掛科,圖書館也懶得去。結果大學畢業了,專業學得一般般,書也沒讀幾本,什麼都沒得到。
其實,大學是用來讀書和學知識的最佳的時期,但很多人卻因為缺乏目標,過於放縱自己,最終荒廢了4年的時間。
像我現在就常常後悔大學的時候,沒有讀更多的書。一個在大學裡只讀幾十本書的人,和在大學裡一年讀幾百本書的人,畢業之後的人生肯定是不一樣的。
我一個大學同學,在當時我們看來,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因為她非常愛讀書,幾乎每個學期都要從圖書館借一百本書,還經常在校報上發表文章。
畢業的時候,因為寫作能力突出,她成功應聘了北京一家新媒體公司,現在人家已經成為了某個千萬粉絲大號的主編,月薪3W+。和她相比,我只能自慚形穢。當然,正是意識到了這個差距,這幾年我也在瘋狂地讀書。
所以說,書永遠都不會白讀的,你讀過的書,或許在當時的你看起來沒什麼,但最終卻鋪成了你腳下的路。
2.忙於參加各種社交活動
大學裡有各種各樣的社團和興趣組織,很多學生上了大學之後,報名參加了很多社團, 這些活動無形之中,消耗了我們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自然也就沒有時間去讀書了。
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班就有一個同學參加了五六個社團,常常因為社團活動逃課,結果期末考試的時候,掛了好幾科。
對於社團活動,我認為沒必要參加太多,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兩個加入就行了,畢竟,大學最重要的還是多學點知識,讓自己增值,參加過多的社團活動只會捨本逐末,得不償失。
3.沉迷手機網路
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一上大學,家裡就會給配電腦手機,家長的初衷本來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和便於平時的聯絡,但實際上,不少學生卻沉迷於手機網路。
男生整天躲在寢室打遊戲,女生則沉迷於逛淘寶和刷劇,根本就無心讀書。結果大學畢業的時候,除了獲得一點遊戲的談資和穿衣打扮的技巧,真正的知識根本沒學到多少,浪費了四年大好光陰。找工的時候,也因為沒有技能和特長,處處碰壁。
所以說,大學四年是一個人學習和沉澱的最佳時期,千萬不要以為上了大學,讀書就不重要了,真正厲害的人,是那些充分利用這四年時間讀書學習,讓自己抓緊時間增值的人。
千萬不要忽略讀書的意義和作用,正是那些看起來枯燥無用的事情,結果就在某一天改變了我們的人生。
-
10 # 山九
讀書確實是一件需要靜下來的事情,如果心靜不下來,即使看書也看不進去。很多學生在經過瘋狂的三年高中學習之後,到了大學就像進入了遊樂園。
因為大學的課程相對比較輕鬆,而且在城市中娛樂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再加上還可以談戀愛,所以很多人需要忙的事情太多,反而沒有像高中讀書那樣專注。
而讀書本身是一件需要人自己保持足夠專注心的事情。一個大學學生除了上課之外,會看電影,會唱歌,會打籃球,會踢足球,會談戀愛,時間太不充足,需要乾的事情太多,反而讀書成為了一種奢侈。
再加上進入大學之後,年輕醫生那個時候心氣是比較浮躁,或者說比較朝氣蓬勃的,最沉不下心來的時候也是此時。當然,這也不是所有的情況,也有一些人進入大學之後感受到了圖書館中的書籍大海中的氛圍,一心扎進圖書館,這樣的事例也是很多的。
總而言之,還是要看自己的心性和個人選擇。如果說進入大學之後想讀書的話,完全可以找到很多的書來讀,如果說到了大學之後就想著玩那麼,再多的書也讀不進去。
回覆列表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也有一定的普遍性。這反應了我們的高校普遍存在的“嚴進寬出”的現象,目前這個問題已經受到國家的重視,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有一個明顯的改善。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不能下心來讀書,但是不能靜下心來讀書在高校卻是一咱比較普遍的現象。至於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其實也是很複雜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仍然是社會上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浮躁現象在高等教育界的影響。具體分析起來,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功利性的應試教育所導致的結果。我們的基礎教育,幾乎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考大學。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非常刻苦,但是學習的目的卻非常功利,就是要考上一個自己想要去的大學。一旦這個目標實現,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從而出現了“拼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情況,甚至有許多中學教師也公開鼓勵學生。“你們好好學,到大學就輕鬆了”。
第二,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高等學校忽視了育人的根本任務。我們的高等學校經歷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的辦學方向出現了偏差。許多大學忘記了大學最根本的任務是培育人才。許多高校的政策導向,都將教師的精力引導到了拿專案,發論文上,導致本科教學受到忽視。在大多數高校存在著教學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重要的情況。有的學校的教授根本就不給本科生上課,有的教師上課根本不管學生的狀況。從而,形成了在大學存在大量“水課”的情況。第三,由於辦學目的偏差,導致了管理上的松馳。大學對學生的學習要求普遍存在管理松馳的現象,學生奉行“60分萬歲”,平常不學習,考試前突擊,有的學生不學習歸結成為把大學的學習總結為“15周的幼兒園,1周的高三”,也就是說,前15周是玩,後面突擊一週,應付考試。即便是如此,仍有很多學生掛科。但是為了學生能夠順利畢業,高校還實行了所謂的“清考制度”,也就是畢業前,對學生不及格的課程,實行一次性補考,通常這樣的考試都是走過場。
在浮躁的社會風氣影響下,就出現了浮躁的大學,浮躁的大學裡必然有浮躁的學生。這種內因上缺乏學習目標,外因上的急功近利,再加上管理上的放鬆。學生怎麼可能靜下心來讀書,上課睡覺、玩遊戲、追劇現象普遍存在。有的學生熱衷於各種其他活動,就是不讀書。有的學生無所事事,上課不去,甚至僱人頂替聽課,應付老師點名。四年的大學生活在渾渾噩噩中度過,而且整個風氣一級傳一級,愈演愈烈。
針對這種現象國,教育部召開提高本科教學工作質量會議,提出“本科不牢,地動山搖”,要求消滅“水課”,取消“清考”。各高校目前已經要開始改變高等教育“寬進嚴出”的現象。但是這一問題的解決,並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解決的。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社會上的浮躁風氣,要想在一個浮躁的社會里,獨善其身,大學應該有所作為。但是這種影響積習已深,要破除這種現象,絕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