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夜空守望者1213


    《秋日》是唐代詩人耿湋創作的一首抒發感傷情緒的詠史懷古詩。此詩描繪秋日傍晚的寂靜淒涼景色,抒發了滿懷憂愁而又無人“共語”的悲哀。前兩句描繪淒涼的秋暮景色,渲染作者的悲涼心情;後兩句從近景轉向遠景,借“黍離之悲”抒發了昔盛今衰的惆悵之感。全詩以樸素自然的語言,從寫靜態的景物開始,以動態的景物結束,其間由景而情,又由情而景,以景結情。這種寫法使詩意餘象外,蘊藉雋永。

    基本資訊

    中文名

    秋日

    作者

    耿湋

    朝代

    唐代

    作品原文

    秋日

    反照入閭巷,憂來與誰語?

    古道無人行,秋風動禾黍。

    註釋譯文

    註釋

    ⑴反照:即返照,夕陽的返光。閭(lǘ)巷:里巷,鄉里。

    ⑵憂來與誰語:一作“愁來誰共語”。

    ⑶無:一作“少”。

    ⑷禾黍(shǔ):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

    譯文

    夕陽的斜照,射入了深深的閭巷,有誰和我說話,排解新來的憂傷。

    古道荒涼,黃昏時很少看到行人,秋風掀動禾黍,我愁思綿綿無量。

    創作背景

    曾經繁榮鼎盛的唐王朝經過安史之亂後,山河寥落,城鄉破敗。尤其是昔日繁華熱鬧的古城長安,更呈現出一番蕭條淒涼的景象。詩人耿湋面對此情此景,感慨萬千,無盡的悲哀湧上心頭,因寫下此詩。

    作品鑑賞

    賞析

    這是一首抒發感傷情緒的詠史懷古詩,描繪秋日傍晚的寂靜淒涼景色,抒發了滿懷憂愁而又無人“共語”的悲哀,語言凝練,耐人尋味。

    詩一開始從寫靜態的景入筆:一抹夕陽的餘暉斜照在還留有殘磚破瓦的街巷上。這淒涼的秋暮景色,不禁使詩人觸景傷情,憂從中來。此時詩人希望有人能來聽他訴說心中的憂傷。若能如此,或許能消釋一點壓在詩人心頭的憂傷。次句緊承首句,“憂來與誰語”,可是環顧四周,竟空無一人,沒有誰能來聽自己傾訴。這兩句詩,景中有情,情隨景生。詩人以樸素簡練的語言,點染出自己面對斷垣殘壁的空城時的悲哀,而此時的空城又恰恰是秋天裡“反照入閭巷”時分的空城,這就更濃重地渲染出了作者此時的悲涼心情。

    詩的後兩句把人們的視線從近景引向遠景:在冷清的古道上幾乎看不到行人,只見古道旁雜草叢生的田野裡,禾黍在秋風中瑟縮發抖。昔日喧鬧的古道上,只有秋風吹禾黍發出的肅殺淒涼的聲音,這聲音使古道顯得越發空曠寒寂,聽了愈使人愁緒紛亂,心情悲傷。這裡“秋風動禾黍”一句還暗合了《詩經·王風·黍離》之意。《王風·黍離》詩序說:“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宗周之顛覆,彷徨不忍去。”作者在這裡貼切自然地借“黍離之悲”抒發了昔盛今衰的無限惆悵之感。詩人在後兩句詩中以極其洗練傳神的筆墨輕輕地勾勒了幾筆,雖無一字言“憂”,而“憂”意早已溢位言外,悠長不盡。

    這首詩結構簡單,但畫面十分生動,令人讀後易生蒼涼之感。

    作品評價

    明桂天祥《批點唐詩正聲》:淺語自覺搖落,佳句!佳句!

    明郭濬《增訂評註唐詩正聲》:佈景蕭寂,只一句入情,妙妙!

    明凌宏憲《唐詩廣選》:感慨語,卻冷然。

    明李攀龍、袁宏道《唐詩訓解》:只言落日秋風,便見無人。

    明唐汝詢《唐詩解》:摹寫索居之況,情景悽然。

    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閒雅多神韻。

    清徐增《而庵說唐詩》:前二句是巷無居人,後二句是空谷足音。睹此秋日,能無離索之感?

    近代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二十字中有一片秋天寥泬之氣。

    作者簡介

    耿湋,唐代詩人。字洪源,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寶應元年(762年)進士。曾任大理司法,後充收集圖書括圖使。官終左拾遺。其詩多離情別緒、羈旅鄉愁、仕途失意之作。語言樸素清新,風格平淡自然。為“大曆十才子”之一。今存詩一百餘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遺憾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