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051884221576912
-
2 # 音樂大叔0a8n
距今四五千年的龍山文化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堯舜禹時期,堯帝生於公元前2317年甲申,卒於公園前2200元辛巳,117歲,舜帝生於公園前2277年甲子,卒於公園前2178年癸卯,100歲,夏禹生於公元前2257年,卒於公元前2165年,92歲。
-
3 # 使用者1921914456533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堯、舜、禹等有德聖君的壽數都很高:堯禪位28年以後,以118歲(有說116或117歲)的高齡逝世;舜恰100歲,死在九嶷山;禹53歲即位,在位15年,享年68。除禹之外,堯、舜的壽歲都在100歲以上。即使68歲的禹,在平均壽命不到40歲的上古時代,“人生七十古來稀”,其壽命相對一般人來說,也是高的:與七十的古稀之齡之差2歲。
這麼高的壽歲令人生疑:在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醫療條件特差,自然環境惡劣,人均壽命都很短的情況下,這些仁帝聖君整日忙於國事,勞心勞力,席不暇暖,為何能得享高壽?
不妨來一番“小人之心”度之。
一是為尊者諱,極力美化這些仁帝聖君。古代一般有避諱的傳統,尤其對至高無上的帝王將相,更是諱莫如深。堯、舜禪讓的美德傳為千古美談,又是帝君的榜樣,為他們避諱,自然而然。
二是寄託了當時人們渴望賢帝聖君統治的良好願望,希冀好人得好報。好人好報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但願人長久”,三星高照,福、祿、壽齊全。帝君們長壽,是最大、最好的回報之一,也是子民們最為樸素的善良想法。
三是符合“惟仁者壽”的傳統理想,期望後來的統治者行仁政。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因果報應思想,一直是傳統文化的源頭之一。堯、舜、禹之類的聖君,為國為民,屬於“仁者”,仁者是福享千年的。
四是古籍本身的記載不夠真實。司馬遷的記載來源於《尚書》《竹書紀年》等古籍,這些古籍中的記載有的是一些神話,不足採信;即使沒有神化、美化的地方,也沒有足夠的依據可以稽考,以致以訛傳訛,陳陳相因,史家們不加辨別地一代代記錄了下來。
這些聖君們無論高壽與否,現在已無關緊要了。重要的是,他們的仁政口耳相傳,千古流芳。
-
4 # 秋風落葉得爹
舜:《史記》中記載,“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50歲開始當聯盟首領,在位58年駕崩,50 58=108歲,舜活到了108歲。
禹:61歲即位,在位45年退位,又過了7年駕崩。61 45 7=113歲。 -
5 # 江湖人稱陳小佳
堯舜禹他們都活了一百多歲。
堯即位時已經46歲了,在位100年。約活146歲。
舜,約活110歲。
禹,約活108歲。舜去世時禹已代為執政37年。
堯舜禹是古代中國歷史中,自黃帝之後,黃河流域又先後出現了三位部落聯盟首領。傳說中堯又稱陶唐氏,發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的運城和臨汾(古稱河東地區)。
傳說中堯又稱陶唐氏,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
舜又稱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他擔任部落聯合體首領後,都蒲坂(今蒲州鎮),看來他的活動中心在山西的西南部。
大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號禹,後世尊稱大禹,夏后氏首領
-
6 # 使用者4448281442467
他們都活了一百多歲。一百歲退位的時候找人接位
堯(前2377—前2259年),祁姓,陶唐氏,名放勳,起初被封於陶,後遷徙到唐(今臨汾和襄汾),所以又稱唐堯,中國傳說歷史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
帝舜生於公元前2277年甲子,卒於公元前2178年癸卯。是中國傳說歷史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名重華;生於姚墟,故姚姓,冀州人,都城在蒲阪(今山西永濟)。舜為四部落聯盟首領,以受堯的“禪讓”而稱帝於天下,其國號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號,故後世以舜簡稱之。並也是歷史重瞳之人。儒家思想的源頭在舜帝。
夏禹生於公元前2257年,卒於公元前2165年。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說法),字(高)密。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
回覆列表
堯(約前2190年-前2046年),約活145歲。因為記載是帝嚳45年堯15歲時被封為唐侯,帝嚳在位63年,帝摯守孝三年後即位,九年後禪讓給堯,堯即位時已經46歲了,即位時記載為丙子年(推算出公元前2145年),在位100年。
舜(約前2102年-前1993年),約活110歲。因為古時只要前帝王還活著,後面的只能是代其行事,不能稱紀元,堯七十年春正月,帝使四嶽錫虞舜命。後堯活到100年駕崩,也就是舜實際執政31年(57歲)時還屬於堯的紀年,堯死後守孝三年,舜紀年元年在己未年(公元前2042年),舜74歲在位十四年時命禹代虞事,此時禹已61歲。到舜五十年去世,禹也已經是97歲。
禹(約前2089年-前1982年),約活108歲。舜去世時禹已代為執政37年,禹為舜守孝三年,到壬子年為大禹元年(公元前1989年),在位八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