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655221004938


    四十年前,我們村裡的一個傻子去閩西北做民工。傻子長得牛高馬大,在家備受慈母呵護,出外卻一無所長,普通話聽不懂,連出工吃飯都要人“特別關照”才行,且幹不了什麼活,民工隊嫌煩,還怕他什麼時候走丟了,遂很快就把它遣送回村。傻子是村裡的活寶,這一趟出遠門回來,人們都逗他旅Tiguan感,他僅冒出一句頗為“經典”的話:“福州大橋頭紅旗飄飄,(每)三步一張!”

    這是一個傻子對省城的唯一印象。更多不傻的莆田人中也流傳著這樣的民謠:“福州大橋頭,欲倒還未倒,再造無呵好(沒那麼好)!”“福州大橋頭,入,無聲無息;出,嘩啦嘩啦!”後者不知說得是橋下的流水,還是橋畔的居民。反正不少福州人與莆田人,相互之間成見很深。

    如此令莆田人和更多閩南人牽掛的福州“大橋頭”竟然在1996年拆除重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現代化大橋,怎能不令祖祖輩輩在橋南橋北居住的老居民和有識之士們痛心疾首呢!

    人啊,在充分享受今天生活的方便快捷的同時,還需要知道自己的昨天,還需要有個念想,這就是歷史和文化的意義。歷史與文化,這可是人在動物界唯一享有的特權啊!

    誰敢站在福州城的大街上,高聲宣佈這座城市沒有歷史和文化呢?

    回答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財大氣粗的泉州人,也沒有這個膽量和氣魄。

    舊橋拆了,建成新橋——古橋風貌蕩然無存——文人們這樣感嘆道;有沒有可能把新橋拆了,再恢復原貌重建呢?不可能!即使是如今“不差錢”,即使是文人當了市長也不可能(事實早就印證了這一點)。那麼,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中,去緬懷和領略古代石橋中儲存的先人偉業和歷史文化的微弱資訊吧!

    這是謝其銓先生為四幅攝於1930年代照片所作的說明:

    萬壽橋,又名南臺橋,是連線臺江、倉山兩區的紐帶。解放福州時,解放軍由此進城,解放了福州市區,故更名解放大橋。

    解放大橋,舊為浮橋,元大德七年(1303年)王法 奉旨募造石橋。元至治二年(1322年)完成,前後歷時二十餘年。石橋全長560米,原來石墩石樑基礎為亂石堆築,橋下砌有水道二十九孔,後修繕時增至三十二孔。橋上有石欄,刻有“萬壽橋”三字,橋欄石柱上雕刻有姿態各異的小獅子。橋兩端建造石階、亭子。萬壽橋建成後,南端相繼興建了一座九孔木石混合結構橋樑,石樑五孔,木樑四孔,名為江南橋(民間稱為倉前橋)。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南橋被大水沖毀,何際述兄弟捐資募工重新修建石橋。

    萬壽橋自明天順至清道光的370年間,歷經五次大修建,其中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又重砌石欄。抗日戰爭時期,萬壽橋數遭日機轟炸,有一孔被毀後復建,有一孔橋基受震沉陷,經幾次特大洪水衝擊,橋墩傾倒,橋現下陷折裂,直至抗戰勝利後才得以修復。

    1970年,福州市政府投資四十五萬元進行改建,採取橋上架橋的形式,保持元代石樑橋和民國鋼筋水泥橋面,改建後的大橋跨越中洲,把兩橋連成一體,全長558.1米,橋面寬11米,橋身抬高至13.69米(增高4米),保證洪水其水上交通暢通。

    萬壽橋與江南橋之如此引人矚目,令人念念不忘,是因為其建在省城,七百年來一直是閩中南人們出入省城的必經之路,若以歷史、長度以及單體橋樑的重量來說,是無法與福建四大古石橋相比擬的,甚至連莆田境內的寧海橋、熙寧橋、延壽橋、錦江橋都比不上。

    泉州的洛陽橋、晉江的安平橋、福清的龍江橋以及漳州的東東橋一道,並稱“福建四大古石橋”,其中,洛陽橋和龍江橋,至今佔據著老二的位置;安平橋,則稱為“中古時代中國和世界最工的梁式石橋”,而江東橋,則有“中古時代中國及世界最大的石樑橋”的美譽。

    相比中國其他地區,福建沿海的四大古石橋之所以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古橋樑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筆,有一個特殊的原因:它們都建造於江海交匯的人口稠密區——足夠大的人流和物流的存在,使得造橋有了經濟和人文基礎,西海灣的地理和潮汐的存在,既是挑戰也提供了機遇,使得建造較大和較長的石橋成為必須和可能——這些濱海的子民們,藉助大海的力量和智慧,成就了古代世界造橋史上的輝煌一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燒大鵝的正確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