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戲、歌仔戲、南管戲、打城戲、高甲戲等。
1、梨園戲
梨園戲是福建省的傳統戲曲之一。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唸聲腔”的“閩浙之音”,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
梨園戲廣泛流播於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臺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
梨園戲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戲劇目和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流行。
清末,高甲戲在泉州地區迅速崛起,歌仔戲也隨即在漳州、廈門地區廣為流傳,打城戲又以新的面貌出現,梨園戲因之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班社日益減少,範圍日漸縮小,連廈門的梨園戲也改唱歌仔戲。十九世紀40年代末,梨園戲已瀕臨消亡。
梨園戲有大梨園和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支,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頭”(保留劇目)和專用唱腔曲牌。
宋時,行省稱為路,閩南泉、漳一帶人稱上頭的省份為上路,故“上路”戲係指由浙江傳入的戲曲。
其劇目較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戲指令碼,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買臣》、《劉文龍》、《孫榮》、《朱文》(即《朱文太平錢》,存有《贈繡篋》、《認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蘇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2、歌仔戲
歌仔戲,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歌仔戲是以閩南歌仔為基礎,吸收梨園戲、北管戲、高甲戲、潮劇、京劇等戲曲的營養形成的閩南方言戲曲劇種。20世紀初,歌仔戲興於臺灣島內,不久傳及廈門,並迅速流佈閩南地區和東南亞華僑聚居的地方。
2006年5月20日,歌仔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64。
3、南管戲
南管戲 早期由大陸傳到臺灣屬於閩南語系的戲劇。包括有「七子戲」、「高甲戲」 、「白字戲」三種。
七子戲:臺灣的「七子戲」源自於福建泉州的「小梨園」(童伶)和「大梨園」(成人),一般狹義 的「南管戲」即指「七子戲」(小梨園)。
「梨園戲」為閩南語戲中最古老的劇種,約於康熙三十六 年以前傳入臺灣。
4、打城戲
打城戲,流行於以福建省泉州市為中心的閩南方言區。它是由地方民間宗教儀式活動發展起來的一種宗教劇,俗稱“法事戲”、“師公戲”、“和尚戲”。
打城戲的表演藝術重在武功、雜耍,這是從京劇武打程式中學來的,而音樂曲調是在佛曲、道士腔的基礎上吸收了泉州傀儡戲的音樂曲牌。
2008年6月7日,打城戲經國務院批准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高甲戲
高甲戲,福建省泉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發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
高甲戲的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而演出劇目則分為“大氣戲”(廷戲和武戲)、“繡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醜,後來又先後增加了淨、貼、外、末和北(淨)、雜二色。
高甲戲的表演藝術來自梨園戲、木偶戲、弋陽腔、徽戲和京劇;高甲戲的音樂唱腔以南曲為主,兼用“傀儡調”和民間小調;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武樂二種
梨園戲、歌仔戲、南管戲、打城戲、高甲戲等。
1、梨園戲
梨園戲是福建省的傳統戲曲之一。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唸聲腔”的“閩浙之音”,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
梨園戲廣泛流播於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臺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
梨園戲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戲劇目和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流行。
清末,高甲戲在泉州地區迅速崛起,歌仔戲也隨即在漳州、廈門地區廣為流傳,打城戲又以新的面貌出現,梨園戲因之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班社日益減少,範圍日漸縮小,連廈門的梨園戲也改唱歌仔戲。十九世紀40年代末,梨園戲已瀕臨消亡。
梨園戲有大梨園和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支,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頭”(保留劇目)和專用唱腔曲牌。
宋時,行省稱為路,閩南泉、漳一帶人稱上頭的省份為上路,故“上路”戲係指由浙江傳入的戲曲。
其劇目較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戲指令碼,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買臣》、《劉文龍》、《孫榮》、《朱文》(即《朱文太平錢》,存有《贈繡篋》、《認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蘇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2、歌仔戲
歌仔戲,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歌仔戲是以閩南歌仔為基礎,吸收梨園戲、北管戲、高甲戲、潮劇、京劇等戲曲的營養形成的閩南方言戲曲劇種。20世紀初,歌仔戲興於臺灣島內,不久傳及廈門,並迅速流佈閩南地區和東南亞華僑聚居的地方。
2006年5月20日,歌仔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64。
3、南管戲
南管戲 早期由大陸傳到臺灣屬於閩南語系的戲劇。包括有「七子戲」、「高甲戲」 、「白字戲」三種。
七子戲:臺灣的「七子戲」源自於福建泉州的「小梨園」(童伶)和「大梨園」(成人),一般狹義 的「南管戲」即指「七子戲」(小梨園)。
「梨園戲」為閩南語戲中最古老的劇種,約於康熙三十六 年以前傳入臺灣。
4、打城戲
打城戲,流行於以福建省泉州市為中心的閩南方言區。它是由地方民間宗教儀式活動發展起來的一種宗教劇,俗稱“法事戲”、“師公戲”、“和尚戲”。
打城戲的表演藝術重在武功、雜耍,這是從京劇武打程式中學來的,而音樂曲調是在佛曲、道士腔的基礎上吸收了泉州傀儡戲的音樂曲牌。
2008年6月7日,打城戲經國務院批准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高甲戲
高甲戲,福建省泉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發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
高甲戲的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而演出劇目則分為“大氣戲”(廷戲和武戲)、“繡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醜,後來又先後增加了淨、貼、外、末和北(淨)、雜二色。
高甲戲的表演藝術來自梨園戲、木偶戲、弋陽腔、徽戲和京劇;高甲戲的音樂唱腔以南曲為主,兼用“傀儡調”和民間小調;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武樂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