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348198778383951

    我們的教師已經具備了校本課程開發的能力了嗎?校本課程不就是興趣小組或活動課嗎,還需要什麼開發?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到什麼是校本課程,還涉及到校本課程到底有哪些開發型別。

    如何劃分校本課程的開發型別 校本課程開發的分類有許多種,歸納起來,主要有開發主體、開發範圍與開發程式這三個維度。

    如果按開發主體來劃分,則有教師個人、教師小組、教師全體以及與校外機構或個人合作等四種類型,現階段我們主要倡導教師小組、與校外合作這兩種。

    如果按開發範圍來劃分,則有單門課程、一類課程和所有課程的開發,現在我們主要倡導一類課程的開發。

    如果按開發程式來劃分,則因程度不同又可分為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和課程新編等型別。

    在這幾種方式中,課程開發主體的參與程度由低到高,開發的範圍從小到大,開發的程度也由易到難。

    課程選擇是參與程度最低的校本課程開發型別,只是行使了課程選擇權,是從幾種備擇的課程中選擇一種。

    課程改編、整合是在備擇的課程中透過增減和重組對已有的課程進行加工。

    課程補充、拓展是對原有課程進行補充性、拓展性的加工。

    課程新編是參與程度最高的校本課程開發型別,意味著按照一定的規範或技術創生一門嶄新的課程。

    校本課程有哪些具體的開發形式 綜上所述,開發程式是決定校本課程開發質量的重要維度,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探討校本課程開發的各種具體形式。

    課程選擇。

    主要是指在備擇的幾種課程中選出一種最符合自己需要的課程作為校本課程。

    在校本課程開發剛起步時或課程開發能力比較缺乏的情況下,學校和教師經常採用這種適宜的方式。

    如當學校確定要開一門書法課,在既沒有經驗又沒有合適的教師的情況下,看看別的學校有沒有可借鑑的或類似的課程,如有,就可以移植或選用,以後再逐步建設。

    當然,課程選擇至少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即教師要有選擇的權力,同時還要有可供選擇的課程。

    課程改編。

    主要是指學校和教師對已有的課程(或自己的、或別人的)進行修改,以形成一門適合自己實際需要的課程。

    它也包括某些學校引進國外的課程進行翻譯和本土化改造。

    課程改編一般涉及五個方面的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修訂,即目標、內容選擇與組織、實施方式、評價方式與課程資源的修訂。

    課程整合。

    主要是指按照某個重要的主題將兩門及以上學科知識體系的知識或技能組織成一門新的課程。

    這樣的課程可以彌補以分科為主開發的國家課程的不足,同時也可以使校本課程引進最新的主題元素,如可以以災後心理輔導、汶水新城規劃、奧運志願者、太湖水汙染治理等這樣的主題開發跨學科或超學科的校本課程。

    課程補充。

    主要是指對原有課程的不足而進行有針對性地補充,以形成一門新的校本課程。

    課程補充可以是對國家課程的補充,如英語會話、作文寫作指導等,也可以是對校本課程的補充;可以是矯正性的,也可以是補救性的。

    課程拓展。

    主要是指對原有課程的優勢而進行拓展,以形成一門新的校本課程。

    課程拓展可以是對國家課程的拓展,如數學思想、唐詩欣賞等,也可以是對校本課程的拓展,如國際象棋Ⅰ、國際象棋Ⅱ等;可以是內容的廣度拓寬,也可以是內容的深度加深。

    課程新編。

    主要是指按照學生課程需求的評估以及可得到資源的分析,在學校教育哲學的觀照下確定開發一門全新的校本課程。

    所謂新編,只是一個相對概念,只是相對個性化而言,越個性化的課程,就越能體現新編。

    許多學校的“特色課程”以及最具時代性的課程就屬於此類,如校史教育、“我與上海世博會”等。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校本課程的開發形式的分類本身只是為了學理上的清晰,而且侷限於某一門課程的開發,而不是指校本課程整體方案的開發。

    事實上,學校和教師在具體的課程開發活動時無需對號入座,還是要以課程產品的品質為導向,因地制宜地選擇一種或多種開發形式。

    更重要的是,學校要對校本課程進行整體規劃,然後對參與的教師進行適當的培訓,讓教師有機會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S12小組賽首日EDG不敵T1,而RNG卻意外擊敗GEN,場外輿論會發生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