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ooboo2
-
2 # 戴眼鏡的果子
中國戰國時期的四大水利工程分別是:楚國的芍陂、魏國的引漳十二渠(西門渠)、秦國的都江堰、秦國的鄭國渠。
芍陂:楚國孫叔敖於公元前597年主持修建,為中國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因水流經過芍亭而得名。
引漳十二渠:又稱西門渠,魏國西門豹於公元前422年組織修建。
都江堰:秦國李冰父子於公元前256年組織修建。
鄭國渠:秦國於公元前246年穿鑿的鄭國渠,由南韓水利專家鄭國主持修建。
-
3 # 漂浮的木1q6Z
1.中國戰國時期的四大水利工程分別是:楚國的芍陂、魏國的引漳十二渠(西門渠)、秦國的都江堰、秦國的鄭國渠。
2.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都在秦國,在那個時期,制約人口發展的最主要原因除了戰爭就是糧食,有充足的糧食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國家也就越加強大,秦王贏政哪怕知道鄭國是由疲秦的因素在裡面,也毅然而然的決定修建,可見那個時期的君主,對於修建水利工程有多麼迫切和執著。也難怪秦國能從春秋時期的西戎蠻夷到後來的立足五霸七雄,將荒野的關中地區建立成了一片沃土,以管窺豹,歷代的秦王修建過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肯定不少。
-
4 # 使用者7890153183947
1、楚國——芍陂
春秋時期楚莊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由孫叔敖建立(一說為戰國時楚子思所建)芍陂引淠入白芍亭東成湖,東漢至唐可灌田萬頃。
2、魏國——引漳十二渠(又稱西門渠)
西門豹的建造方法是“磴流十二,同源異口”。“磴”就是高度不同的階梯。在漳河不同高度的河段上築12道攔水壩,這就是“磴流十二”。每一道攔水壩都向外引出一條渠,所以說是“同源異口”。
3、秦國——都江堰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4、秦國——鄭國渠
最早在關中建設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戰國末年秦國穿鑿的鄭國渠。公元前246年由南韓水利專家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當時所以要興建這一工程,除上面所說的自然條件因素外,另一個因素是政治軍事的需要。
-
5 # 會飛的豬鑫淼
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鄭國渠,靈渠
-
6 # 懶洋洋666888
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四川都江堰 ,新疆坎兒井,京杭大運河,興安靈渠。
1.四川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這項工程主要有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目前灌溉面積已達40餘縣,超過一千萬畝。
2.新疆坎兒井。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近千條,全長約500O公里。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並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3.京杭大運河。它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和萬里長城並稱為中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京杭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千米。
4.興安靈渠。靈渠位於桂林東北66公里處的興安縣境內,是現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與四川都江堰、鄭國渠齊名,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至今有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其設計之精巧,令人讚歎。靈渠由鏵嘴、大小大平、洩水天平、陡門、南北渠、秦堤等主要工程組成。靈渠設計科學靈巧,工藝十分完美,與都江堰、鄭國渠被譽為“秦代三個偉大水利工程”,有“世界奇觀”之稱。靈渠的建成,保證秦軍南征糧食和物資供應,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增設了桂林、象郡、南海3郡,擴大了版圖,促進了中原和嶺南經濟文化的交流以及民族的融合。即使到了今天,對航運、農田灌溉,仍然起著重要作用。
-
7 # 御景零
四大水利工程是:它山堰、鄭國渠、靈渠、都江堰。
一、它山堰
它(tuō)山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水利工程。屬於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鹹蓄淡引水灌溉樞紐工程。
位於浙江寧波市海曙區鄞江鎮它山旁,樟溪出口處。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西南,唐代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由縣令王元瑋建立。
它與國內的鄭國渠、靈渠、都江堰合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二、鄭國渠
鄭國渠,是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今天的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餘里(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鄭國渠在戰國末年由秦國穿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南韓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
三、靈渠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
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四、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
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回覆列表
芍陂(安豐塘)與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