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阿飛微生活

    中世紀(476年—1492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起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止。

    有個法語專用名詞詞彙叫“Âge sombre”,大致意思就是黑暗時代,代指的羅馬帝國衰亡後至文藝復興(Renaissance)時期。這個概念最早是由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詩人彼特拉克(Petrarca)提出來的,在18世紀的啟蒙運動時期(Siècle des Lumières),這種說法變得相當的受歡迎,大約19世紀開始,相關的學者將“黑暗時代”的稱呼限制在中世紀的早期(5th—10th)。許多現代學者由於其負面含義而避免使用這術語,認為其具有誤導性。

    中世紀的經濟:

    我們可以看出從公元元年至公元1000年,歐洲除了少數國家,大部分國家經濟是處於緩慢上升的狀況;反而圖二中的中國經濟狀況不升反而略微下降

    從公元1000年至公元1500年期間,歐洲國家經濟翻了好幾番,經濟快速發展

    上圖也表明,公元1年到公元1000年,西歐GDP佔世界總GDP比重皆呈現下降趨勢,但是至公元1000年左右,西歐的GDP開始迅速上升,至1500年中世紀結束之後開始曲線成平穩趨勢

    《全球通史》[美]斯塔夫裡阿諾斯

    大多數的人應該都知道義大利文藝復興(Renaissance italienne),但卻很少人聽說過在義大利文藝復興之前還有過兩次文藝復興,分別是8世紀的加洛林文藝復興(Renaissance Carolingienne)和12世紀文藝復興(Renaissance du XLLE siècle)

    加洛林文藝復興:發生在公元8世紀晚期到9世紀的法蘭克加洛林王朝時期,由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及其後續者推行,在文學、藝術、宗教典籍、建築、法律哲學、音樂等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具體內容因為篇幅問題就不詳解。

    12世紀文藝復興:12世紀開始波羅的海(Baltic Sea)和北海(North Sea)諸城市開展了密集的貿易活動,在這之後漢薩同盟(Hanse)建立,14世紀晚期—15世紀同盟達到鼎盛,加盟城市最多達到160個左右。整個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發生鉅變。

    “從許多方面看,歐洲在12世紀都處於充滿朝氣與活力的時代。在十字軍東征、城市崛起、民族國家建立的背景下,羅馬藝術達到了最高峰,而哥特藝術也萌芽。白話文問世,拉丁古典學、拉丁詩、羅馬法再興希臘科學與哲學經過阿拉伯人的專研後於歐洲復活,而歐洲也開始建立起來第一批大學。12世紀在高等教育、經院哲學、歐洲法學、建築、雕塑、禮拜式戲劇、拉丁詩、白話詩都留下了印痕”

    ——Charles.H.Haskins

    特別注意的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文學三傑:但丁(1265—1321)、彼得拉克(1304—1374)、薄伽丘(1313—1375),三人的生卒年皆是標準的中世紀時期;就連美術三傑:達芬奇(1452—1519)、米開朗基羅(1475—1564)、拉斐爾(1483—1520) 亦是在中世紀末期出生成長的。那麼試問,如果中世紀是所謂的黑暗時代,思想矇昧、教化不開、黑死病蔓延的話,又是如何能夠憑空得孕育出14世紀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和為之後的啟蒙運動做奠基呢?

    成立於12世紀的巴黎大學(Université de Paris)校徽

    中世紀的衛生條件

    最後每個城市裡都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公共浴室,14世紀美茵茲有4個公共浴室,15世紀烏爾茲堡有8個,烏爾姆市有11個(如果算上私人浴室竟有168個之多),紐倫堡有12個,而巴黎1292年有26個公共浴室。……洗浴在中世紀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還清楚地現在每個幫工在星期六都能得到浴資的習俗中。在這一天,僕伇們會下班早一些,以便他們能有足夠的時間去洗澡。

    《歐洲洗浴文化史》[德] 黑勞斯‧克來默

    共同沐浴的風俗在十三四世紀之前就極為盛行。在這種風氣越演越烈之後,各地才頒佈禁止男女共浴的條例,作出了男女在不同時間或不同地點分別洗澡的規定。

    《中世紀生活》[英]大衛‧尼科爾

    天主教教會

    羅馬帝國解體後的幾百年裡,書籍的出版和出售在歐洲幾乎不復存在。實際上,這一時期的教育機會如此匱乏,以致只有基督教僧侶和修女獻身於文化事業才避免了書籍的完全消失——這是“黑暗時代漫漫長夜”時期裡搖曳的亮光。為保護這種文化亮光,宗教機構在6世紀致力於儲存過去的知識。修道院建立了圖書館和閱覽室,又將它們變成更小的閱讀室。在這些小閱讀室——僧侶將文獻抄錄到用動物皮製成的羊皮紙上。

    《騎士時代—中世紀的歐洲》

    說到這裡應該有人會說:‘明明基督教就是反科學的,還成立異端審判所燒死了這麼多無辜的人,還燒死了伽利略、哥白尼和布魯諾,阻礙科學發展’。

    額,給你一個數據,成立於1478年的西班牙異端審判所(Inquisition Espagnole)到1820年被取消的這342年間,被火刑處死的不到2000人。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和教宗的私人關係很好,怎麼可能燒伽利略。人家哥白尼(Kopernik)不僅是天主教神父,而且還是教會法學博士,至始至終都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說到布魯諾(Giordano Bruno),他真是因為異端而不是因為日心論被燒死,有以下文獻參考。

    “在1600年,天主教會對哥白尼體系並沒有官方的立場,日心說當然不屬於異端。當布魯諾被視為邪教而燒死在火刑柱上時,也與他支援哥白尼宇宙學的著作無關”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布魯諾被定罪,既不是因為他對哥白尼天文體系的辯護,也不是因為他‘有人定居之多重世界‘的大膽言論,而是因為他在神學上的錯誤,其中包括:基督不是神,只不過是位少見的高超魔術師,聖靈是這個世界的靈魂,魔鬼將得到拯救等等”

    《Catholic Encyclopedia》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這樣說,中世紀既不是一個經濟停滯文明衰敗的黑暗時代,也不能說是一個黃金時代。你可以說它只是一個緩慢發展了一千年為之後義大利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做鋪墊的時代,也可以說它是一個歐洲近代崛起之前的過度時代,但是絕不能簡單的用黑暗時代就把這一千年的成就抹殺和概況過去,這不公平,也沒有任何的理由,故歐洲中世紀不該被稱為黑暗時代。

  • 2 # 光明啟

    這是一個主要涉及神學與哲學的題。

    中世紀歐洲的黑暗主要指的某宗教教派打著神的旗號反對神(撒旦的手法之一),胡作非為,肆虐歐洲朝野,犯下種種罪行,使歐洲朝野厭惡神,而興起哲學,用哲學代替神學。

    這個結果產生就是我們說的著名的歐洲中世紀啟蒙。

    啟蒙,就是興哲學,代替神學。

    哲學是這樣來的。

    產生了大批、門類眾多的哲學鼻祖和大家,比如黑格爾、馬克思等。

    哲學又主要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前者以物質存在決定意識為主,後者以意識存在決定物質為主(神學成分)。在發展過程中,有人發現哲學解決不了人從哪來到哪去問題,有的又轉回到唯心主義上去,比如黑格爾。這些都是後話。不詳談。

    歐洲中世紀黑暗籠罩,某宗教教派所做略說一二就可見:可以用買賣贖罪券方法進天堂(荒謬絕倫),蒐括民眾錢財;搞政教合一,干涉朝政,國王必須信仰其教,接受其教精神上領導支配,否則行暗殺勾當。這樣,激起朝野對該教反感厭惡,以至厭棄神。

  • 3 # 吉月文

    對於中世紀的負面論是主要是在文藝復興時期以及近代早期學術的觀點。當代西方學術界對於中世紀歐洲的發展採用了更為客觀的態度,並不是一直倒退的,其各方面在歷史發展過程當中還是有顯著進步的。

    那麼早期談中世紀社會黑暗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是貴族體制,一個是宗教體制。

    所謂貴族體制,實際上就是以貴族為統治集團建立的一個社會管理體制。而貴族實際上就是世襲的特權階層。講得通俗一點就是社會階層是極難實現流動的,一個人的出身,基本上就決定了他未來的社會地位。貴族體制的最大問題就在於隨著貴族階層的腐化,整個社會體制必將趨於崩潰,而與此同時,下層的優質人才不能被吸收進入統治階層,就勢必轉化為社會上的反抗力量。歐洲中世紀晚期文藝復興的代表性學者有相當一部分出身比較低微,他們對於貴族體制的抨擊是非常激烈的,這和其自身的社會地位有密切關係。

    歐洲中世紀的一個特色就是二元制統治,除了貴族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社會權力機構就是教會。有一種說法叫做貴族控制民眾的身體教會控制民眾的思想。教會利用自身的這樣一種政教合一的特點,對普通民眾進行盤剝,為了防止民眾反抗,因此不斷的使用宗教對民眾進行思想麻痺。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民眾在經濟上越來越貧困化,而在精神上越來越貧乏,變成了行屍走肉。這自然就導致了歐洲社會在中世紀時期長期落後於中國和阿拉伯等東方國家。教會的腐敗實際上連教會內部的某些有正義感的人士都不能容忍,這就促成了後來新教的形成。他們對於教會的批判,也就構成了後來民眾對於教會負面影響的主要來源。

    在中世紀晚期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時代,其思想和文化上的進步,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從中國印度以及阿拉伯國家傳播而來的文化。可以說一直到啟蒙運動之前,也就是18世紀以前。歐洲人並不敢真正的在文化上蔑視其他社會,反倒是一度有過所謂的中國熱,阿拉伯熱,印度熱。時至今日,我們可以在歐洲的很多老式的城堡或者莊園中看到具有異域風情的建築或者園林,這就是當時社會熱潮所留下來的遺蹟。

    對外來文化的追捧同時伴隨著對早期中世紀社會的嚴厲批判。當然,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這兩者實際上都不是以事實為依據而帶有濃厚的社會改革利益傾向需求。其本質目的並不是要認真的,站在歷史角度上反思歐洲的落後,更大程度上是為了刺激當時歐洲進行社會改革。明白了這一點就會知道,在這一階段的歐洲學者對於中世紀的負面評價,實際上是有特殊歷史背景的,並不完全符合歷史。

    但回過頭來說不能為了翻案而翻案,事實上從18世紀啟蒙運動之後,隨著歐洲人在各個方面開始居於領先地位,一直到19世紀20世紀以後,歐洲在文化上的沙文主義傾向越來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又有很多學者開始為歐洲中世紀方案提出了歐洲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超越中國以及印度和阿拉伯國家。這種觀點又契合了歐洲人在這一時期急於為自己曾經較為落後的歷史塗脂抹粉。一方面是為了給自己侵略世界創造歷史根基和口實,另外一方面也是不願意相信自己曾經落後於其他國家。

    隨著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沙文主義文化熱潮開始退潮,此類言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後,也不敢在歐洲或者美國等地以較為猖狂的面目出現,但在某些細節化的研究當中依然存在他們的身影。

    那麼作為一個非西方國家,中國學者有機會以較為客觀的態度看待歐洲中世紀的真實社會形態。從橫向比較來看,歐洲中世紀階段確確實實是顯著落後於中國印度等國的。無論是從農業生產領域,手工業製造,還是整個社會的政治制度,文化成就皆是如此。這一點不容否認。當然也不能否定歐洲,在中世紀晚期的時候,社會經濟形態開始出現了轉型的苗頭,這也就是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在文化上就是所謂的文藝復興運動。兩者並不矛盾。從世界歷史的發展經驗來看,相對落後的經濟文化體制反而有利於其在社會變革當中以較小的成本實現轉型。這也就是世界各國興盛時間,交替發生的主要原因。

  • 4 # 沉140769451

    摔死、燒死和自己意見相左的知識分子、異教徒、本宗教的不同派系分子,羅馬天主教會成了歐洲實際的統治者;組織兒童十字軍去奪回基督教聖城,實際把他們大多拐賣掉了;貴族老爺在餐廳吃飯時,一邊吃,一邊聞著伴有牲口屎臭味的飯菜香氣,他的餐廳、廚房、牲口棚在同一間房子裡,他吃,他的牲口也在吃,不知啥時會拉上一坨給主人增味;十字軍東征最終演變成組織歐洲平民去亞洲搶劫,他們不僅搶薩拉丁人,也搶他們宣稱要去救援的自己人;歐洲人還為婦女製造了帶鎖的金屬“貞潔”褲;散佈蒙古人是猶太人的親戚,猶太人招來的蒙古入侵的謠言,展開第二次對猶太人的大迫害,成立行業協會,將猶太人趕出他們認為有利可圖的各行各業,禁止他們從事,迫使猶太人為了生存下去,只能從事被人歧視的非正常行業,比如放高利貸。歐洲幾百年的黑暗時代,除了野蠻、落後、宗教迫害、搶劫、戰爭、黑死病,沒有為世界的文明進步,做出任何貢獻,所以歐洲人稱它是黑暗時代。直到蒙古入侵、黑死病結束,歐洲才開始了文藝復興。

  • 5 # 仲由子

    兩字黑暗,不管怎麼洗都是黑暗兩字。

    西方與我們東方骨子裡就沒有一丁點的共同,我們的人民是對著天下處在合與分,分與合之間,而人民更渴望天下統一。

    而西方則不同,分就行了不併合,這一特別到現在僅拿吃飯就能體現出來,我們吃飯一家人圍一塊拿著筷子開吃,西方人就一人一個要飯碗互不干涉,後來有幾個裝B青年標榜這個為個人空間,狗屁的個人空間!分習慣了你讓他們合在一塊能不要架以,到現在中國叫中國,而西方很中國家都是聯邦政府,在咱們這邊叫國中國。

    在當時歐洲屬於全封閉模式下,這裡為什麼不用封建迷信模式下,因為當時教皇代表了一切,百姓一生的資訊內容還不如咱們這會在網際網路上一天的資訊量大,貴族乃至國王都要向這哥們低頭,而貴族就是更是糾結的存在,封地之內全是自己的,打架也是自己的。

    會善待小貓小狗但不會善待自己的奴隸,但有一點可以表揚一下,一旦發生戰爭,貴族是第一個衝上去送命的。美其名:為了子民!後來有個孩子將這個詞刻進了一款網路中:為了落部!

    在東方如果受到壓迫就會有反抗為什麼到了西方就不存在了,而且人民更願意享受這種分居天下的生活。

    這還得歸功宗教,文化復興並沒能讓他們救贖反而是被限制,因為統治者採取了文化封閉,思想交流全靠眼神交流除了天才怕是沒幾人能想到造反吧。

    這一點又與我們東方不同,我們也受到了封閉式的統治,但統治者很聰明,會讓一些帝王化了的名流思想流入民間,大家在這兒樂的呵呵大讚河山秀麗卻不知骨子裡已經被上面的人用思想牽著鼻子走了。

    例如我們的不忠不孝不倫教導,而歐洲當時恐怕只有兩字:閉嘴!中世紀的歐洲各位可以發揮一切想像力來想,尤其是對待奴隸這一塊!

    還得讓歐洲人民感謝一下帝王谷的刨墳者,就是那個將朗姆西斯法老給挖出來的人,聖經上的大洪水記載的日期直接被法老的統治時期給顛覆。

  • 6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中世紀愛爾蘭人的法律就是見錢眼開,他們的法律把強暴女性看作是對財產的侵犯,既然是侵財,只要施暴者加以願意大出血就可以免除懲罰。愛爾蘭領主的身價是七個卡馬爾,也就是49個女奴或者21頭奶牛。他老婆能頂半身價就是他的一半,也就是3.5個卡馬爾,給他24個半女奴他甚至可以主動免強暴者的罪責。你說黑暗不黑暗。

    如果你穿越到中世紀的歐洲,在歷代穿越前輩的啟發下燒出了玻璃造出了肥皂,那麼你就是大型商業城市居民眼中最好的“韭菜”,根本就沒有發大財的機會。就算你避開了所有領主的城堡收費站,你也會被城市居民一口價拿走全部貨物。因為按照中世紀城市的自治法律,所有的外來商品都要被強制卸貨,必須按照他們數十個行會民主商定的價格出售,否則當地人有權禁止商品在城市銷售,中世紀的歐洲城市都恨不得只銷售自己城市的產品。

  • 7 # AlexanderG

    不知道等級森嚴算不算黑暗呢。當時的歐洲,麵包是主食,富人可以吃肉,貴族可以享用外來食物。當時貴族允許浪費食物,但百姓卻要受到禁奢令的影響。

    宗教為了保證自身的獨立而成立宗教國,科學傳播受到禁止,傳教士是唯一的知識傳播人,學校教育則一切服務於神學。

    中世紀貴族雖然養尊處優,但多半是文盲,整個社會文化不進反退,因而被後來稱為黑暗時代

  • 8 # 黑眼歷史觀

    看看宗教裁判所的酷刑,就知道什麼叫殘忍。

    主要是當時歐洲沒有強大的王權,神權建立了強有力的統治,神權在思想方面的控制為主。

    信仰可以讓人心理得到安穩,因為安穩的感覺,所會更加維護瘋狂的維護信仰,攻擊否定他信仰的人。舊時代基督的強力統治下,出現了大量狂熱宗教分子,和利用這些狂熱分子的有心人。【某某經裡的一句話:信奉者得到救贖,不信者有罪。】

    歐洲中世紀的黑暗,其實是思想的黑暗,被迫害的上萬“女巫”、發現違背教義的知識的哥白尼等人……。【甚至基督教產生的新分支也不被承認。】

    之後的文藝復興,原由之一就是為了突破宗教思想禁錮。

    什麼滿清十大酷刑,面對宗教裁判所的酷刑,簡直是小兒科。

  • 9 # 浩浩和湯湯

    但是對待所謂的女巫的手段就極其黑暗,愚昧,殘忍。管中窺豹,略見一斑。這種封地而建城堡國家的統治方式是真正的封建社會。聽清華大學的社會科學老師”講,中國的封建社會是大一統的王朝,其實並非真正的封建社會意義。

  • 10 # 跪射俑

    聰明的女人要被當成女巫,當成魔鬼撒旦的信徒被燒死;巴黎、倫敦這樣的城市汙穢遍地,人們特別是男人隨地大、小便;當時的人生了病,醫生信奉給病人“放血"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助!家中老人總是不愛出門,總是在家躺著,體質很不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