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旅行家二號

    如果美國要的話,即使不會在世界上引起強烈反響,國際關係上處於被動的地位,而且美國經濟上會背上一個包袱,增加幾千萬的扶貧人口,要知道美國一共才不到四億人。相反,美國可以透過租借軍事基地的手段達到同樣控制菲律賓和周邊區域的目的,這樣成本會更低。

  • 2 # 事時短評快8854

    奧巴馬形容菲律賓總統,為五顏六色的人。可能美華人不喜歡這種性挌。順便說一下:好象沒聽說過想加入一事的說法。

  • 3 # 雙彩大表哥

    還有這事兒啊?即使有這事,美國同意了,也不會高看一眼菲律賓人的,全世界都知道美國種族歧視很嚴重。菲律賓沒那麼傻這麼幹,所以這個問題我覺得是不存在的。

  • 4 # 滴道北山

    那只是一個表面問題,實際上美國幾十年來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幾個方面對菲律賓控制的很深!

  • 5 # 王如奎

    沒有證據的提問?

    菲律賓獨立以前,是美國的殖民地,如果真有此一說。美國是樂見其成的,因為做為航海大國,貿易大國,菲律賓的位置非常好。世界上主要航道,控制了菲律賓,等於把控住世界貿易咽喉。這麼好聽地方,美國能放過?

    扯蛋的提問。

  • 6 # 我還是從前的那個少年

    美華人的殖民地菲律賓有幾千萬的貧困人口 想加入美國,拉低了美華人的生活水平,美國主動讓菲律賓獨立了。

  • 7 # 法律的天平

    自1565年菲律賓淪為西班牙殖民地以來,菲律賓進行了300多年的各種浴血反抗的獨立戰爭至1902年,1898年9月15日,菲律賓議會在馬拉洛斯舉行會議制定憲法,11月29日透過憲法,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戰爭結束,美西簽訂《巴黎和約》,西班牙把菲律賓轉讓給美國,1899年1月23日,菲律賓共和國宣告成立,標誌西班牙在菲律賓300多年殖民統治結束,菲的十萬武裝力量的鬥爭矛頭轉向反抗美國,2月5日,菲律賓共和國向美國宣戰,菲美戰爭正式爆發,三年內消滅美軍近萬人,1902年7月4日,在菲律賓人民的武裝鬥爭反抗中,美國駐菲律賓總督阿瑟·麥克阿瑟宣佈美菲戰爭結來,在延續的反抗鬥爭中,1906年美國正式宣佈菲律賓戰爭全部結束,1916年美國給予菲律賓自主權並承諾最終成立自治政府,1934年兌現,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自私自利的美國為了對鞭長莫及、貧窮的菲律賓拖垮自己,阻礙美國的繁榮發展,影響美國成為世界霸主,放棄了對菲律賓的殖民統治,在與菲律賓簽訂了喪失菲律賓主權的軍事協議有所控制菲律賓下,美國政府宣佈承認菲律賓獨立並通過了《馬尼拉條約》,以至後來菲律賓多次申請入美被拒。

  • 8 # 洪山泉

    菲律賓何時申請人美?美國一直在想霸佔菲律賓。菲律賓曾經是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美國打敗西班牙佔領菲律賓,菲律賓成為美國殖民地。二戰被日本佔領,二戰後再次成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菲律賓宣佈獨立,允許美國在菲律賓建立軍事基地。柯拉松總統上臺後,收回了美國軍基地,杜特爾特總統上臺後把與美國的聯合軍事演習也取消了。

  • 9 # 澹奕

    菲律賓群島與夏威夷不同,對於美國來說,菲律賓太窮而且體量太大了,一旦加入美國,無異於成為一個巨大的包袱,反而會拖累美國的發展。

    別說菲律賓,就算是波多黎各折騰了這麼多年,仍舊沒能成為美國正式的州。

    東南亞的菲律賓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在古代的中原史料當中,菲律賓北部被稱作呂宋,南方存在著一個叫做蘇祿的王國,都長期作為中原的朝貢國。

    直到地理大發現之後,菲律賓群島成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這段時間之內,菲律賓與美國都沒啥關係,甚至於菲律賓被殖民的時候還沒有美國,而大洋彼岸的美國誕生之後,迅速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

    美國剛建立的時候,面積侷限於東部沿海十三個州,之後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抵達密西西比河。

    透過購買、戰爭等方式,美國從英國、法國、墨西哥等國手中得到了大片土地,最終成為了一個橫跨北美大陸的國家。

    但如今的美國版圖基本形成後,美國對外進行土地擴張的腳步似乎就已經停止了,美國更青睞於控制那些戰略要地,以及用其他方式掌握海外土地,而不是直接進行管理。

    十九世紀末,美國與西班牙進行了著名的美西戰爭,結果西班牙這個率先全球殖民帝國,被打得滿地找牙,失去了幾乎全部的海外領地。

    西班牙交出了古巴、關島、以及菲律賓群島,這些地方都成了美國的地盤。

    得到菲律賓之後,美國對這個地方也的確進行了深入的殖民統治,不過那時候已經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早期那種直接掠奪資源的殖民方式早就不合時宜了。

    本身就是殖民地起家的美國,對於菲律賓的管理比較特殊。

    美國在菲律賓大規模推廣西方文化,推廣英語,在當地開採礦產建立工廠發展工業,大量的菲律賓礦產與農產品湧入美國,而美國商品也大規模在菲律賓銷售。

    不過美國的殖民統治也沒持續很久,因為美國在二三十年代陷入大蕭條,自顧不暇。

    當時手頭就很緊的美華人,對於菲律賓的各種投資急劇收縮,不久後二戰爆發,菲律賓也很快落入了日本的手裡,可以說,美國對於菲律賓的殖民也沒持續多少年。

    這樣的殖民統治,因此並沒有那麼可靠,雖然菲律賓很多人都學會了說英語,但是他們對於美國的感情,完全就是想著薅羊毛而已,也就比其他殖民地日子好點,別無其他。

    菲律賓到底是什麼情況,美國再清楚不過,美國與其他的西方列強不同,進入到二十世紀之後的美國,對於維持龐大的海外殖民體系,並沒有什麼興趣。

    美華人覺得,那麼多的殖民地,未必會給美國帶來啥好處,反而會有所拖累。

    相反,如果真的成為了自家地盤,那就需要付出很大的援助,對美國來說可不是好事。

    這一點與當年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觀點不謀而合,俾斯麥認為發展經濟與自身實力才是硬道理,龐大的殖民地與殖民地人口,對於本身的發展,在工業時代是毫無益處的。

    羅斯福時代,美國的人口大概是一億,而當時的菲律賓就有超過兩千萬的人口,一旦菲律賓加入美國的話,就會成為人口最多的聯邦成員。

    那時候美國自身的經濟發展受到的衝擊,更看不起窮困的菲律賓。

    不僅如此,菲律賓的人口實在太多,一旦加入美國,肯定會劇烈衝擊美國的各個方面。

    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直接就在1932年通過了“海爾哈維斯·加亭獨立法案”,要求菲律賓獨立單獨建立國家,沒想到當時的菲律賓賴上了美國,拒絕接受這個法案。

    因為那時候的菲律賓,在經濟上高度依賴美國,已經賴上了,根本不想獨立,而美國也看穿了菲律賓的小心思,但又不好用強硬手段。

    最終美國通過了新的法案,給菲律賓十年的緩衝期。

    美國這次沒有給菲律賓迴旋餘地,直接宣佈撒手不管,於是菲律賓“被動”獨立了。

    可薅羊毛的日子突然結束,讓菲律賓很不習慣,所以後來的菲律賓進步黨,仍舊主張要努力推動菲律賓加入美國,最終實現菲律賓成為美國的一個州的目標,如同夏威夷一般。

    上世紀六十年代,菲律賓的入美浪潮達到高峰,當時贏得大選的菲律賓進步黨內,有兩名議員直接發起了入美公投,希望菲律賓加入美國。

    他們聲稱,菲律賓入美之後,就有了投票權,美國甚至會有來自菲律賓的總統,菲律賓人可以在美國輕易找到工作,菲律賓的經濟會因為加入美國而蓬勃發展。

    對於美華人來說,他們非常清楚菲律賓人在想些什麼,果斷拒絕。

    請神容易送神難,菲律賓那麼多人口那麼落後,加入美國完全就是拖後腿的節奏,美國完全可以扶持聽話的人管理菲律賓,至於讓菲律賓加入自己,那想都不要想。

  • 10 # LU視界

    沒聽說過這事。

    菲律賓之前是西班牙殖民地,美西戰爭西班牙戰敗後,成為美國殖民地,二戰後獨立至今。

    就算菲律賓想加入美國,美國也未必要。波多黎各就是例子,數次提出加入美國,都被美國拒絕。原因很簡單,菲律賓比較落後,加入美國會拖累美國經濟,再就是加入後在國際上難免授人以柄,嚴重影響美國影響,也違揹他標榜的價值觀。外人如何知道菲律賓是主動加入還是美國強迫加入的呢,這等於美國自毀自己建立的國際秩序。一個無序的國際社會,並不符合美國利益。

    說到菲律賓,這裡提一下一個歷史冷知識,在乾隆時期,菲律賓曾提出要加入中國,被乾隆皇帝拒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注意了嗎?為什麼周圍離婚的這麼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