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卷多情覓知音
-
2 # 瀟灑蒂蘭聖雪
一家三個兒子談養老問題:老大說,他們沒能力養。老三要養,媳婦卻說不要人也不要錢。
老頭要去老二家,老太太沒吱聲。當時老三給老太太打電話,老頭堅決不去老三家,一心要去老二家。
老二媳婦說,來家可以,前面老大老三家都那樣說了,那就老二一家養。(因為婆婆和老大老三媳婦十幾年不來往了,不可能伺候她們)
所以:1,不讓老大老三家出一分錢
2,也不讓老大老三出一分力
3,老二獨自承擔所有,老人財產全部歸老二所有。
這個提議,大家沒有異議。老大老三自願放棄繼承權。
籤協議當天,老人拿出存款說,就這些錢,老二讓老人放在他們身邊,老人讓老二收著。
老大老三字都簽完了。然後說,以後看病錢不夠,我們會給錢的,不會不管。
老二媳婦說,協議定了一家養,就是一家養,後面沒錢也不應該要老大老三的錢。逢年過節來探望,陪伴這是應該的。錢堅決不要。
老三媳婦說,協議不合理,不受法律保護,堅決要公正。結果最後也沒簽字,就算協議生成了。
自從把老人接進門的那天開始,老二媳婦總感覺到老太太態度不對勁,就是沒有老頭那麼開心,滿意。
按理說,在那種情況下,有人接納,況且主臥大房間讓住著,房間電視櫃,放藥的的多用櫃全是新買的。,電視,一米八的大床,床上裡外全新,能想到的都安排到了。可就是感覺老太太不滿意,因為言語,行為舉止,表現的都不開心。老頭開心極了。有說有笑,還說擔心老二媳婦不要他,不要他他就活不成了。每天起來掃掃地,吃完飯搶著洗碗呀。
後來老太太終於把心裡話說出來了,把所有都給了老二,虧待了那兩個(其實,在協議後,進門前。已定把存款分成四份,悄悄給了老大老三。只是老二的那份是當著大家的面,讓給他們養老的錢。)
老二家是經營了三十年超市的人,平時吃喝,用都隨便一些,老太太是實在看不慣啊!
平時頂個嘴啊,老太太發牢騷啊,也都沒人和她計較。
轉眼從十一月到了來年九月。那天老二女兒訂婚,因為沒有提前告知男方要給女方家小孩紅包,所以去的小孩都沒有紅包。訂婚儀式結束回來以後。老三媳婦打來電話,質問給其他小孩紅包,沒有給他兒子紅包。當時一驚,趕緊問身邊孩子,孩子們都說沒有。趕緊解釋說,都沒給。咱不講究,也沒給別人說,別人肯定也不講究,所以就沒給。好話說盡,那邊不依不饒啊,還說女兒結婚別告訴她。說了也不去。。
其實,大早晨已定因為碎事打來電話吵過了,老公沒法回覆,把電話給我,苦口婆心,好言相勸。最後,還是一句,她不去。。
不過後來還是去了。去了以後,回來就又開始了上面說的沒給紅包的事。
早上吵,下午吵。實在受不了,再好的脾氣,也經不住一而再再而三的,給人低三下四說好話呀。還是聽到她說:你女兒結婚你別跟我說,說了我也不去。就說不去就不去吧,你這麼胡攪蠻纏,不來往還好。說這話時。她電話都掛掉了!一時火大,就自顧自的罵了起來,說:窮瘋了嗎。。。
誰能知道,婆婆接話了。不是安慰我別和她一般見識,
而是人家根本就不窮,人家退休工資七八千。人家就不缺錢。。一口一個人家,彷彿我是外人,窮鬼。一種我不該說老三媳婦的樣子
我接著說:她不窮,我窮。她不窮你跟她去呀,來我家幹啥。她和我吵了起來!我更氣了,就罵了起來:養老的時候說的不要人不要錢,後來為什麼拿了錢。是他們給你養老,還是你給他們養老。。
忍受了不公待遇的我終於爆發了,因為妯娌之間的矛盾,讓她不分青紅皂白的偏袒,她完全忘記,談養老指著她鼻子罵她時的樣子了,我形容她就是得了狂犬病,聽到吠聲不能自控一樣發作!
這個時候,才徹底看清了她的態度。她的心原來一直在老三家。
這次大吵以後。老太太電話把老二媳婦氣頭上罵的傳給了老大老三。
中秋節那天,老二一家想著老大老三回來大家聚一聚,中午飯後沒見來人,就問兩個咋沒來,老太太氣勢洶洶的說:你不是不讓他們來嗎!
老二媳婦又一次火冒三丈。說:我給你說,不讓他們來了嗎,我給他們說不讓他們來了嗎,我能給你們養老,我不讓他們來,我能說的過去嗎。
老頭承擔下全部,說是他讓不要來的,他馬上就打電話過去,說讓來,讓你們來。(老頭平日裡,從不做主,都是老太太說一不二的)
中秋節又在吵鬧聲中度過去了。。覺得話說開了,也沒啥。
老太太回老房子去暫住,十月一(老二去接,他們說再住幾天)想著老大老三中秋節沒來,後來老頭也電話通知了。那麼老大十月一肯定要來聚一聚的,結果當天沒來,繞道去了父母家。
老二媳婦知道來了。就打電話就說,哥你真的不來我家了,從門口過繞道都走了。老大說來呢麼,肯定來呢。今天有事,辦完事就來了。還想著說來呢肯定會來的。。
十月十號,把老人接回來了。後來老人在和她兄弟媳婦影片聊天的時候(他兄弟媳婦和老二媳婦孃家是一個村裡的,都是鄰居特別熟悉)
老太太說到了中秋節老大老三沒來,老二媳婦就嫌沒來送禮生氣胡鬧!說到老大十月一來了。老二媳婦讓老大去她家,老大問去還是不去,她說不要去,你去幹啥,別理她!又一次阻當了老大的腳步。
當一個家庭,出現婆媳矛盾的時候,需要有人從中調和,怕你受委屈的人有釋放情緒的地方,而不是一句:不要理她,他愛咋咋去。
你以為你所做的一切,鐵板定釘了嗎,你以為不管你對我咋樣,我都忙沒辦法了,你以為我就是不想要你,也會為了你前後給的養老費二十萬忍氣吞聲吧。哈哈!你忘記我以前是幹什麼的了。。
就在這種情況下,老二媳婦和老二商量,這個老沒法養了。原本是在沒人養的情況下,原本以為一家養老,沒有那麼多碎事。沒想到裡外不是人了,弟兄們還不來忘了,養老的還佔了便宜了。。
老二媳婦不伺候了。老二想繼續養,可以僱保姆照顧,也可以辭職回家照顧都可以,新房子讓老人去住,老二媳婦搬出來住外面。
老二不願意一人承擔責任,同意把人送走。
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趁他們回老房子的時候,老二媳婦把所有給搬回到原地,包括讓養老給的二十萬,全部物歸原主。
後來:老二女兒出嫁,老二去提前說過好多次,都是不想去。都以為是說說,結果孫女結婚當天真的沒去。也沒讓老大老三帶禮。這個“禮”是後面出現了一個插曲,所以這裡要提沒帶禮。
婚禮過後,回門宴。女兒結婚請了多次不去,回門宴就沒請了。
這回也能走了,可惜沒有去現場,而是走到了老二上班的工廠,找的是老二媳婦的孃家侄帶禮,還說孫女結婚沒請他們,還說他沒和老二媳婦有過節,不要她了。
不管說什麼,怎麼說,老二媳婦是再也不可能聽了,無情無義了,到此為止了!
老二媳婦會告訴老二,不要管我,盡心盡力盡孝,不要給自己將來留下遺憾。。。
人人都有父母,人人都會老,啥時候,都別欺軟怕硬,都別毀了自己的幸福。更別讓自己老無所依。誰都覺得你可憐,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怨天怨地,多怨自己,不怨老三媳婦,只怨自己沒腦子,欺人太甚!老三媳婦一鬧,讓老二媳婦看清了老太太的心思。
當你把給你養老的人,給你當牛做馬的人,當成欺負物件的時候,當你們一家人都是一條心的時候,試問,伺候你的人誰來疼,誰來護。她為什麼要伺候你,因為二十萬嗎!你可知道二十萬不如一句暖心的安慰來的更實際。一個外人,怎麼可能委曲求全,替你們一個個五尺男兒,你父母眼裡的頂樑柱,承擔本應你們承擔的責任,讓一個弱女子扛著呢!
這就是,一次不是錯誤的錯誤,讓老二媳婦經歷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做人不要太心
軟太善良。
婆家的事,不要管,不要管,切記不要管!
大家說說,這種情況,這種局面下。老二媳婦還能伺候贍養嗎!
囉裡囉嗦了,請大家見諒,湊合讀吧
回覆列表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要看財產多少和弟妹的年齡吧。
如果父母財產不多,他們願意給誰給誰,就當是給點零花錢好了,一家人也不必為了點小利就失和。自己心裡是能馬上就想通的。
但如果父母財產多,卻全部給了弟妹,我們大多都不是聖人,難免會心存怨氣。贍養父母是義務,心存怨氣的情況下,可能履行的義務會少一點,但完全不贍養,應該也不至於。我就見過有些人即使拿到了父母的財產,也沒盡什麼贍養義務。所以,贍養不贍養的,和能不能拿到財產並不能掛鉤。最終看和父母感情的深度和子女的孝心程度吧。
另外,如果弟妹年紀不大,也許老人家有照拂晚輩的意思,這種情況也挺常見的,也能想通。
總之,清官難斷家務事,慶幸我家只有我一個孩子,而且父母很好,不用擔心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做父母也是一門學問,如何對待孩子,如何教育孩子需要謹慎啊!
當然,孩子也要反思自己,是否對父母不孝才導致這個局面,如果是,那就是你活該;如果不是,那就你憑自己情感處理好了。外人沒有親身體會過,也不能隨便就判斷別人行為選擇的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