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97978043589164

    《觀滄海》這首詩寫了三層意思,前四行詩句是寫實的。

    1、寫了觀滄海的地點:“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交代觀海的地點,“觀”字領全篇。

    2、運用動靜結合,寫了山島,海水兩個景物描寫:“水何澹澹”至“洪波湧起”描寫海水和山島。

    3、藉助奇特想象,表現出大海的氣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裡”藉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的氣概。

    出自:《觀滄海》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詩。原文:

    觀滄海

    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觀賞蒼茫的大海。

    海水多麼寬闊浩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

    周圍樹木蔥蘢,花草豐茂。

    蕭瑟的風聲傳來,草木動搖,海中翻湧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裡的燦爛群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裡湧現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啊,慶幸得很!就用詩歌來表達內心的志向吧。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曹操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所以就寫下此詩,將自己宏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融匯到詩歌裡,藉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

    賞析:

    開篇“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兩句,把抒情主體的形象推到突出顯眼的位置,將碣石山踩在腳下,滄海風雲盡收眼底。高瞻遠矚,氣概豪邁,充分顯示了詩人的闊大胸襟。

    接著,詩人用“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描繪俯視全景。海波動盪,暗合詩人處在動盪不安、風雲變幻的時局中難以平靜的心情。而山島“竦峙”——巍然屹立,渲染了一種威嚴的氣氛。

    使人感到:正是在詩人的靜觀默想中,一種一統中國的力量正在逐步增長,勢不可當。“樹林叢生,百草豐茂”承“山島竦峙”句來,“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承“水何澹澹”句來。

    這四句詩借景物描寫進一步申足了詩意。“叢生”、“豐茂”形容島上草木生機勃鬱,暗示詩人心懷鬥志,意氣風發。“秋風蕭瑟”處,“洪波湧起”,白浪滔天,表現了大海的萬千氣象。

    使人感受到,詩人的勃勃雄心正航行在時代的狂風巨浪之上,像出水的蛟龍。“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雖然是沿例套用了樂曲中的終止句,但在本詩中,卻恰與詩境融為一體,天衣無縫。

    詩人這次北上平定烏桓,目的是要解除即將揮師南下成就統一大業的後顧之憂,當然“幸甚至哉”了,為什麼不“歌以詠志”呢?

    綜觀全詩,詩人用秋風蕭瑟之際的滄海風雲來表現自己處在動盪不安,風起雲湧的時代那種無法平靜的心情,並抒發自己燦若日月星辰的凌雲壯志,可謂氣魄雄偉,匠心獨運,剛健沉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保險”是一個人,你會對他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