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茶人陳馨

    武夷巖茶從製作到茶友們喝進肚子裡,這是一個品茗的過程。

    聞香、吃茶是品飲武夷巖茶的一個雙重需要。

    而從製作工藝上來說,武夷巖茶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我們武夷山茶人將其稱之為三個半師傅。

    這三個半師傅即:做青師傅、焙火師傅、評茶師,以及茶藝師。

    茶藝師,即泡茶的師傅便是其中的半個師傅。

    優秀的茶藝師可以通過沖泡的技巧和形式,將茶的色、香、味盡力表現完美。

    挖掘茶葉的美好和優點,弱化他的不足,讓茶友們在品飲茶品時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

    武夷巖茶——十五道茶藝

    形美的茶藝表演,給人帶來感官上的愉悅。

    而這每一道茶藝都是一個典故,和更好的表達這款茶品所濃縮出來的十五道茶藝。

    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武夷巖茶的十五道茶藝。

    1:焚香靜氣

    2:孟臣沐淋

    3:葉嘉酬賓

    4:烏龍入宮

    5:烏龍入海

    6:高山流水

    7:春風拂面

    8:若琛出浴

    9:關公巡城

    10:韓信點兵

    11:捧杯敬茶

    12:三龍護鼎

    13:喜溫幽香

    14:初品奇茗

    15:敬杯謝茶

    十五道茶藝給人帶來感官上的美,而茶湯所帶來的豐富滋味和體驗更是令人流連忘返。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茶藝師,陳馨在此給各位茶友一個小建議。

    在沖泡武夷巖茶的時候建議使用常規的倒鍾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蓋碗沖泡,選用110ml左右的規格是相對最穩妥的,因為一般武夷巖茶的包裝廠家都會為大家稱好克數,一般在8g~10g之間。(也有例外,在此沒有硬性要求必須選用何種器具)

    而武夷巖茶在長時間的焙火後,脫水率達到了最高值,且武夷巖茶選用的原料為中開面的葉片,正值茶葉人生的巔峰期。

    所以需要使用100℃的高溫才能激發出它不一樣的風味。

    一般來說大家對控水的時間並不是那麼掌握,陳馨在此建議各位茶友,如果沒有特別的要求,建議即衝即出,三道後酌情增加一些等待時長。

    原因就像一鍋湯淡了可以再加鹽,但是鹽多了卻很難讓他再變淡一樣。

    茶湯濃度變高了,很可能造成不適感卻沒辦法稀釋,但是茶湯濃度如果過低了,我們卻可以勉強飲用,在下一次沖泡時彌補不足。

    茶湯內含物質有限,減少試錯的機會。

    祝大家都有一杯稱心如意的好茶喝。

  • 2 # 蘇州老楊說茶

    老楊說茶,實話實說。

    喝武夷巖茶有哪些講究?老楊個人認為喝巖茶要從瞭解巖韻、巖茶沖泡、啜飲三方面去感受巖茶之美。

    一、巖骨花香是“巖韻”

    巖茶之美在於其特點獨具的“巖韻”,理解了巖韻才能充分體會巖茶之美。那麼到底什麼是巖韻呢?各家眾說紛紜。

    2006年頒佈執行的國家標準《GB/T 18745-2006 地理標誌產品 武夷巖茶》中規定:“武夷巖茶是指在武夷山市範圍內,獨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態環境條件下選用適宜的茶樹品種進行繁育和栽培,並用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製作而成,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徵的烏龍茶。”可見,在國家標準中,巖韻是指巖骨花香。

    武夷山茶葉科學研究所老所長陳德華在《武夷巖茶(大紅袍)研究》一書中指出:“如何理解巖韻的含義,可以衝武夷巖茶原產地的特殊生態環境來解釋。其結果是:巖韻——巖骨花香——地域香——武夷地土香,即巖韻——武夷地土香。”

    茶界名宿葉啟桐先生認為:“巖韻是武夷茶在武夷山特有的碧水丹山環境中,經傳統的栽培、製作工藝加工而成的一種味甘醇厚、甘留舌本,回味持久深長的感覺。”

    百歲茶人張天福認為:“所謂武夷巖茶的巖韻,似費解釋,但其品質特徵具備以下三個內容才能體現出來:第一,品種香顯(如水仙、肉桂)。第二,茶湯也有這個品種的香氣,即香味相結合。第三,品飲後有回味(喉韻)餘韻猶存,齒頰留香。”

    巖茶泰斗姚月明指出::、“……巖韻……巖骨……岩石味……醇而厚、能長久留舌本、回味持久深長……工藝中自然形成的花香……銳則濃長、清則幽遠、馥郁具幽蘭之勝。”後清代樑章鉅總結提出武夷巖茶的特點為:“活、甘、清、香”(原著香、清、甘、活依次遞進)!

    在老楊眼中,巖韻是武夷巖茶獨有的韻味。巖韻的“韻”指武夷巖茶茶氣強烈,勁道十足有筋骨感,生津快,回甘好,回味無窮,喉韻深長。巖韻的“味”是指武夷茶獨特的地理氣侯水土環境,結合武夷巖茶傳統的製作工藝,形成的花果高揚而富有穿透力,茶湯濃厚深沉、醇和飽滿、苦澀均衡、口感層次豐富分明,茶湯在口腔中形成一種向外擴張的力量感和支撐感,能夠體現武夷巖茶種植水土環境特徵感受的香氣和味道。

    老楊在2017、2018連續兩年到武夷山實地研究學習巖茶的種植環境、採摘製作工藝,深刻的體會到了巖韻的真諦在於“香、水、氣、韻”四者的完美合一。香即武夷巖茶“巖骨花香”中的花香。武夷巖茶正巖核心產區的茶,茶香深沉而具有穿透力,不僅僅有蘭花香、果香、蜜香,更有著產地山場小環境獨有的地理、氣候、植被的自然氣息,這種山場氣息給巖茶帶來了多種香形、層次豐富、濃郁芬芳的複合香氣,難以言狀,只能用異香來誇讚。水是指茶湯入喉的順滑度、滋味、厚度。正巖茶品的湯水入喉順滑,如絲綢般柔順而滋潤。滋味苦澀均衡,層次豐富,口感飽滿,不寡淡,能抓得住舌頭,形成一種支撐感。茶湯清澈,濃稠如油似蜜,掛杯明顯。氣是指武夷巖茶正巖茶的茶氣足,體感顯著,好山場的茶飲之茶氣上衝,直至頭頂天靈,身心溫暖。韻是指武夷巖茶正巖茶的韻味悠長,冷杯香半日不絕,茶水入口生津,回甘迅速,甘爽入喉,有明顯的喉韻,茶香茶味縈繞於口中、心頭,振奮精神,使人忘憂,沉醉其中。香、水、氣、韻合一而成武夷巖茶之“巖韻”。

    二、巖茶沖泡很關鍵

    想要喝到一款好的武夷巖茶,武夷山有“三個半”師傅之說。巖茶製作工藝中最重要的是“三個半師傅”分別為:做青師傅,焙火師傅,看茶師傅,加上最後的泡茶師。泡茶師傅雖未直接參與茶葉加工,在茶葉品飲中扮演重要角色,可稱為半個師傅。泡茶師傅憑藉自身對茶的理解,根據茶性,選擇最適合的器具、最適合的泡茶水、最恰當的沖泡手法,才能把茶葉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出來,讓茶友品飲到一杯最佳口感的巖茶。由此,可見巖茶沖泡的重要性。

    老楊個人總結巖茶沖泡的經驗,提醒各位茶友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選水很重要。在老楊沖泡過的幾千款茶葉中,武夷巖茶的沖泡是最講究水的。武夷山的地區的礦泉水最適合巖茶的沖泡;江浙很多地區的礦泉水因為澀度大、甜度高,不適合巖茶的沖泡;東北長白山的礦泉水相對中性,適合沖泡巖茶,但是很多人覺得香氣略有不足。因此,要泡好一杯大紅袍,選用適合的水很重要。

    2、茶具選擇很講究。以個人經驗,淺色瓷質茶具非常適合沖泡巖茶。老楊平時泡巖茶最常用的就是掛了透明釉的白瓷蓋碗。紫砂壺因其透氣吸收茶味的特性,容易將上一款茶的少量香氣、滋味帶入下一款茶,個人很少使用。

    3.沖泡時一定要用沸水。沸水才能充分激發出武夷巖茶中香氣、滋味、氣韻。

    4、一定要注意每道水的出湯時間,總體要求先快後慢,逐漸增加出湯時間,控制好茶湯的濃淡和滋味。有的茶藝師沖泡巖茶時,不洗茶直接飲用第一道茶湯,第二道水出湯比第一道還要快。這種方式有一定道理,大家可以嘗試。針對三坑兩澗等核心正巖山場的茶和製作精良的茶品,老楊也是直接將第一道茶湯喝掉,不浪費好茶的精華。

    5、出湯要乾淨。武夷巖茶沖泡時,一定要將每一茶湯都出盡,避免泡茶器皿中殘存的水繼續浸泡茶葉,增加下一道水的苦澀味。

    6、刮沫要快。很多人習慣在泡茶巖茶時,在衝第一道水後用茶器蓋子刮沫後沖洗蓋子再出湯。刮沫要求一定要快,不要因為刮沫的動作影響出湯時機。

    7、泡茶前先溫器。泡茶前先用熱水沖洗茶器,既可以起到清洗的作用,更可以給茶器加溫,保證泡茶時器皿中水具有足夠的溫度。越是厚實、體型大的茶器,越是需要泡茶前溫器。

    8、根據飲茶人的習慣,選取適當的投茶量。不同地區的人飲茶的習慣不同,男性和女性對於茶湯的濃度喜好也不同。因此,要根據飲茶人的習慣適量投茶。比如:潮汕人飲茶的濃度高於武夷山人、武夷山地區泡茶的濃度高於江浙人、男性飲茶的濃度普遍高於女性等。

    9、泡茶時要靜心,專注於茶葉的沖泡。老楊有一個心得,就是全神貫注,在注水出湯時絕不說一句話,用心去泡好茶。泡茶時,切忌分神,一心多用;一定要凝神靜氣,拋開雜念,專心注水,用心去感受出湯的時機,時機到了以最快速度出湯,通過茶湯將巖茶本身的味道呈現在茶友口中。

    三、啜飲求香

    在武夷山岩茶的產地,很多茶友會發現,當地茶人在品鑑巖茶時會採用一種獨特的品茶方式——啜飲。巖茶啜飲的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老楊找到了三種描述方法,轉述如下:

    “巖茶的啜飲,就是喝一口茶湯後,讓茶湯留在口腔中,用舌頭輕輕抵住牙齒,用力吸氣,讓氣流和茶湯充分接觸。利用氣流,能感受到巖茶的香氣和滋味了,將巖茶的“巖骨花香”,體味全面。”

    “端起茶杯,嘴脣靠在杯沿,輕輕啜吸。茶湯入口後,要在舌尖兩側輕輕鼓漱數遍,再徐徐嚥下。然後才喝第二口,第三口。好的巖茶茶湯,共同特性是,入口甘醇滑;有時些許苦澀,須臾便滿口回甘生津。”

    “啜飲,實際上很簡單,只要結合腹式呼吸法即可。首先,吸入一口茶湯,茶湯不要吸入太多,否則容易嗆到自己。其次,吸入茶湯後不喲啊馬上嚥下,含在嘴裡一小會兒,然後微微張開嘴,腹式呼吸法連續吸氣兩次,此時會發出“咻咻咻”的聲音。最後,便可嚥下茶湯。此時便可感受到巖茶的香氣了,這種腹式呼吸法,相當於在口腔裡形成了小氣流,讓茶湯充分動起來,茶香物質相互碰撞,從而散發出了更深層次的香氣。自然我們喝到的巖茶就會覺得很香了。啜飲很重要,它可以幫助茶香放大,讓我們更深刻地記憶。”

    關於啜飲,老楊個人的理解比較簡單。巖茶啜飲就是在茶湯不太熱也不太冷的溫度下,飲一小口茶並不馬上嚥下,將茶湯含入口中,張開口吸氣入肺,讓茶湯在口腔中翻滾,併發出啫啫之聲,吸三口氣後嚥下。這種方式可以讓巖茶中的芳香物質和滋味充分與口腔、鼻腔接觸,讓人在將茶湯嚥下的一瞬間最大強度感受到巖茶的香氣與滋味,充分體味巖茶之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二戰義大利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