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獎 戛納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又名康城電影節或坎城電影節,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與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電影節始於1946年,於每年春季在法國南方小城戛納舉行。電影節在1948年、1949年曾停辦兩次,在1968年因為法國的五月風暴又中斷一次。電影節設立多個獎項,其中最高獎項在1957年之前為“金鴨獎”,1957年起開始改為“金棕櫚獎”,這也是每年國際電影界相當重要的獎項。另外評委會特別獎也是電影節比較重要的獎項。 金獅獎 威尼斯電影節簡介 誕生:1932年“開張”的威尼斯影節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它比戛納電影節早14年,比柏林電影節早19年。每年的八月底到九月初的兩週裡,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影壇的焦點。 獎項: 一開始,影節主要獎項分為“最佳外國片”、“最佳義大利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第一屆威尼斯影節沒有固定的評審委員會,由觀眾投票選出喜歡的電影和演員,結果千奇百怪,連米老鼠都上了最佳男主角的選票。 停辦: 威尼斯影節一度被法西斯政府控制,獎盃叫“墨索里尼杯”。1938年,為對抗被法西斯把持的威尼斯影節,戛納影節應運而生。威尼斯影節從1938年到1942的評獎不為後人承認。1943年到1945年,因為戰爭影節停辦。 復甦: 威尼斯影節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是在1946年重新開辦之後。法國電影大師讓.雷諾阿的《南方人》獲得“最佳國際影片獎”。而此後《曼儂》、《王子復仇記》紛紛獲獎,顯示了電影節不凡的藝術氣息。1949年,電影節正式將最高獎項“最佳國際影片”更名為“聖馬克金獅獎”;1953年撤了“最佳義大利電影”,增設了“聖馬克銀獅獎”,顯示了威尼斯影節國際化和藝術化的雄心。 定位: 威尼斯最大特點是獨立自主的原則和冒險精神,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評判標準為“藝術性”。戛納影節兼顧影片的商業性藝術性,而柏林影節注重意識形態。 搖籃: 威尼斯以“新、奇、快”發掘導演而著稱,被稱做“電影大師的搖籃”。它挖掘過黑澤明、溝口健二、薩蒂亞吉特.雷伊這些亞洲電影泰斗。1951年對黑澤明的《羅生門》授獎,是西方人第一次把焦點對準東方電影。 趨勢: 進入90年代,由於電影製作主導思想的變化和世界電影商業化趨勢愈見明顯,威尼斯影節的質量有所下降,被商業化運作的戛納影節超越。 相對於戛納和柏林,威尼斯電影節更注重參賽者對電影藝術的創新,對具有實驗性的獨立製作尤其偏好,而非過多強調意識形態和商業與藝術的相容,這一特色充分體現在威尼斯的口號“電影為嚴肅藝術服務”之中。 以發掘新導演著稱的威尼斯電影節被譽為“電影大師的搖籃”,黑澤明、溝口健二、塔爾科夫斯基等名導都崛起於威尼斯。1951年,威尼斯選出《羅生門》為金獅獎得主,這是西方電影界首次將目光投入亞洲電影,對黑澤明本人也具有重大意義,當時黑澤明因《羅生門》在日本國內受到冷落幾乎落入自殺的境地。 對美國電影的不屑一顧使威尼斯成為亞洲電影的天堂,張藝謀、侯孝賢、蔡明亮都曾獲得過威尼斯的青睞。如今的威尼斯電影節雖然在商業經營上落後於戛納,但其獨特的風格仍然受到國際電影界的高度評價。 金熊獎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援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 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週。
棕櫚獎 戛納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又名康城電影節或坎城電影節,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與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電影節始於1946年,於每年春季在法國南方小城戛納舉行。電影節在1948年、1949年曾停辦兩次,在1968年因為法國的五月風暴又中斷一次。電影節設立多個獎項,其中最高獎項在1957年之前為“金鴨獎”,1957年起開始改為“金棕櫚獎”,這也是每年國際電影界相當重要的獎項。另外評委會特別獎也是電影節比較重要的獎項。 金獅獎 威尼斯電影節簡介 誕生:1932年“開張”的威尼斯影節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它比戛納電影節早14年,比柏林電影節早19年。每年的八月底到九月初的兩週裡,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影壇的焦點。 獎項: 一開始,影節主要獎項分為“最佳外國片”、“最佳義大利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第一屆威尼斯影節沒有固定的評審委員會,由觀眾投票選出喜歡的電影和演員,結果千奇百怪,連米老鼠都上了最佳男主角的選票。 停辦: 威尼斯影節一度被法西斯政府控制,獎盃叫“墨索里尼杯”。1938年,為對抗被法西斯把持的威尼斯影節,戛納影節應運而生。威尼斯影節從1938年到1942的評獎不為後人承認。1943年到1945年,因為戰爭影節停辦。 復甦: 威尼斯影節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是在1946年重新開辦之後。法國電影大師讓.雷諾阿的《南方人》獲得“最佳國際影片獎”。而此後《曼儂》、《王子復仇記》紛紛獲獎,顯示了電影節不凡的藝術氣息。1949年,電影節正式將最高獎項“最佳國際影片”更名為“聖馬克金獅獎”;1953年撤了“最佳義大利電影”,增設了“聖馬克銀獅獎”,顯示了威尼斯影節國際化和藝術化的雄心。 定位: 威尼斯最大特點是獨立自主的原則和冒險精神,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評判標準為“藝術性”。戛納影節兼顧影片的商業性藝術性,而柏林影節注重意識形態。 搖籃: 威尼斯以“新、奇、快”發掘導演而著稱,被稱做“電影大師的搖籃”。它挖掘過黑澤明、溝口健二、薩蒂亞吉特.雷伊這些亞洲電影泰斗。1951年對黑澤明的《羅生門》授獎,是西方人第一次把焦點對準東方電影。 趨勢: 進入90年代,由於電影製作主導思想的變化和世界電影商業化趨勢愈見明顯,威尼斯影節的質量有所下降,被商業化運作的戛納影節超越。 相對於戛納和柏林,威尼斯電影節更注重參賽者對電影藝術的創新,對具有實驗性的獨立製作尤其偏好,而非過多強調意識形態和商業與藝術的相容,這一特色充分體現在威尼斯的口號“電影為嚴肅藝術服務”之中。 以發掘新導演著稱的威尼斯電影節被譽為“電影大師的搖籃”,黑澤明、溝口健二、塔爾科夫斯基等名導都崛起於威尼斯。1951年,威尼斯選出《羅生門》為金獅獎得主,這是西方電影界首次將目光投入亞洲電影,對黑澤明本人也具有重大意義,當時黑澤明因《羅生門》在日本國內受到冷落幾乎落入自殺的境地。 對美國電影的不屑一顧使威尼斯成為亞洲電影的天堂,張藝謀、侯孝賢、蔡明亮都曾獲得過威尼斯的青睞。如今的威尼斯電影節雖然在商業經營上落後於戛納,但其獨特的風格仍然受到國際電影界的高度評價。 金熊獎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援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 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