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當代曹植

    城內軍民眾多,而糧食有限,必然要出城野戰,或擊退敵人,或突圍。突圍不出去的,最後肯定都會發生糧荒。還有,就是匈奴故意圍城打援,消滅我方有生力量。

  • 2 # syzkzxj

    據城而守是被動防禦,即便擊退敵軍也無法消滅敵軍有生力量,匈奴等北方遊牧民族基本都是輕騎兵,來去自如,敵我雙方始終是敵軍主動而我軍被動,在國力不強時只能據城而守,待國力強盛時必須傾力出戰,列堂堂之陣與敵軍野戰,儘可能多的擊殺敵軍青壯,迫使敵軍遠遁,才能換來幾十年的邊境和平

  • 3 # 醉美木瀆

    漢代匈奴人善騎,但是和漢軍比起來算不上善戰。漢宣帝時大臣給皇帝上奏疏就說過:“一漢抵五胡。”漢軍的文化水平,裝備水平,後勤保障水平比匈奴高好幾個檔次。

    匈奴唯一的優勢就是馬,不僅騎馬水平高,而且戰馬數量豐富,所以漢朝時,匈奴對漢作戰以劫掠,襲擾為主。漢軍只要集結部隊謀求決戰,匈奴扭頭就跑,在漢朝時這叫:“不羞遠遁。”李陵帶著五千步兵就敢深入匈奴境內數千裡,後來匈奴單于帶領匈奴主力幾萬人,在李陵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才能取勝,可見當時漢軍相對於匈奴軍隊戰鬥力的強悍。

    所以在兩漢時期,不管是守城戰,還是出城陣戰,在兵力對比不是十分懸殊的情況下,漢朝都不怕。

    具體採取那種戰法,則是跟當時敵我雙方的形勢有關。

  • 4 # 塗山大蝦

    匈奴南下就是為了劫掠。你躲在城裡任由他們劫掠嗎?顯然是不行的。

    大部分人是生活在城外,大部分的生產是發生在城外。如果軍隊不外出對敵,匈奴把周邊村莊掠奪一空,成熟的農作物也收割了,再把老百姓擄掠走,那麼還留下一座城在那裡有何意義。

    早期的遊牧民如果能在城外獲取物資,一般不會選擇攻城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行動。當然外部掠奪不滿意,也會攻城。

  • 5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寇可往,我亦可往。”

    農耕民族憑城固守是天然的優勢,所以,更多時候,確實是遊牧民族進攻,農耕民族守城。

    遊牧民族如果日子過得很好,他們也不至於過這種刀尖兒添血的日子。由於生存環境惡劣,土地物產不夠豐富,所以遊牧民族必須要與農耕民族交換物資。當這種交易被阻斷時,或者因為天災造成遊牧民族沒有可用於交換的物資,或者出於中原帝王的疲敵之術禁止交易,遊牧民族他們就必須在統領的帶領下,入塞搶劫。

    (呼嘯如風的騎兵)

    當長城被修建起來後,遊牧民族的交易通道幾乎完全被掌控在中原王朝手中,此時,對於遊牧民族而言,能夠帶領他們搶劫的就是好的汗王。中原王朝的道德觀,對他們根本不是作用。

    那這麼一看,就明白了匈奴人打過來的終極目的了,那就是一個字:搶。搶走所有能夠帶走的東西,還得搶完後馬上就得跑。為什麼呢?因為遊牧騎兵進入中原地區後等於是無根據地作戰,一旦被漢朝的部隊咬住,四面圍攻,匈奴人就會偷雞蝕把米。

    所以,只要遇到匈奴人來搶劫,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進城避難。那些躲不及的,要麼被殺,要麼被擄走成了奴隸。匈奴人很少攻城,因為那本來也不是他們的強項,而且,攻下來後是不是還要守城呢?匈奴人為了搶錢,不是佔地——他們也佔不住。

    匈奴人偶爾會選擇攻城,必得有幾個條件方可。比如,城裡有內應,城裡錢多,防備城裡的敵軍切斷退路,打下來後跟漢朝皇帝談判增加籌碼等。

    (長城的存在增加了戰爭密度)

    那麼,漢軍為什麼又要主動出擊,要跟匈奴人對戰呢?

    因為古代的城池就是一個物資集散地,大量的生產生活都是在城外進行的,匈奴騎兵每次來都不會事先打招呼,所以每次邊地軍民都損失慘重。

    此外,堅壁清野的做法是弱者思維,是被動地選擇抗拒。長此下來,必然會讓匈奴人目空一切,讓漢人士氣沮喪。國民性格就是國家性格,國民如果沮喪,那麼國家也難有抬頭之日。

    所以,漢人選擇了與匈奴人對戰,透過野戰這個匈奴人擅長的作戰方式,將匈奴人擊敗,打擊匈奴人的自信心。佔據了土地後,再即刻築城,以之作為前進的基地,把戰火燒到草原腹地,擠壓匈奴人的生存空間。

    (痛失良將的漢武帝)

    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到角落裡。漢軍打出了威風,也打出了“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都是我大漢國土”的霸氣,這些不是守城能做到的。漢朝也因此成了史上最為霸道的朝代,所謂“漢家自有制度,本霸王道雜之”。

    宋朝守內虛外,由於缺少戰馬,組建不起來機動騎兵部隊,結果土地是越守越小,最終亡國。而漢朝卻是,列國皆以弱滅,獨漢以強亡。

  • 6 # 玄鋒夜話

    匈奴南下本來就是要搶劫的,守軍要是當烏龜據城而守不正好讓匈奴很寫意的魚肉鄉里嗎?軍事知識缺乏的人老覺得是個城就得攻。事實上,如果在平原地帶,大多數城是不用攻的。必須要攻下的城池無非兩個特徵。一是城池卡住了咽喉要道,不攻下就得繞很長很不方便甚至很危險的路。別小看這個不方便,幾萬大軍行軍在外,日費千金,多走一天路就多一天危險,就多一分消耗。二是有的城內屯聚重兵,如果不理睬走過去的話容易被抄後路,這類城也是必須攻下的。城市是財富聚集的地方,越大的城市,往往周邊部署的軍隊越多,危脅性也越大。所以戰爭中一旦要經過大城,一般肯定要攻下,不然就是把命交給敵人。也正是如此搞得人以為是城就得攻。但事實上,安排好行軍路線,減少必攻之城也是軍官的重要工作。比如明末山海關穩固,滿清經過評估就透過長途行軍,繞過山海關,襲擊了北京。二戰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直取巴黎也是一樣。

    所以說,不要以為據城而守對方就一定得攻城,對方不是傻瓜,很少人會在不必要的情況下拿人命去填城牆。

  • 7 # 漩渦鳴人yy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起來之前我回答的兩篇問答,一篇是鮑德溫四世如何擊敗薩拉丁,另一篇是明代于謙如何守住北京城。

    我為什麼要提這兩篇問答,因為我一直闡述的一個思想就是如果說戰場上的形勢,僅僅只是根據教科書一般的死守或者是死攻的話,那你的軍隊遲早會被你給累死,或者直接被你弄消亡,作戰講究的是靈活機動,講究的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正確判斷。

    遊牧民族攻打到了城池底下,你會想到什麼?你會想對方太可怕了,所以我們不要出去了,只要守住城池,這些匈奴人,這些遊牧民族自然而然就自己退下去了!

    那你是否想過匈奴人或者是遊牧民族,為什麼會選擇工單的城市,除非你跟他有深仇大恨,否則一般的情況下,遊牧民族跑到你這邊來,肯定是要劫掠物資和人口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得考慮兩件事情,第一,匈奴人能否攻破你的城池,這是最重要的。第二點,你周圍的那些村莊,部落,農田是否安全,那裡面的物資是否安全,如果你不派軍隊出擊,那這些物資人口全部都被匈奴人給搶走了,你等於打了一場敗仗,為什麼?你怎麼丟了那麼多的東西,你這不是吃了個啞巴虧嗎?而且匈奴人嚐到了血腥味兒以後,下一回還過來搶你,你怎麼辦?

    對於漢代來講,那個時候的匈奴人威脅很大,好多次都快要打到長安了,為了防止那些匈奴人打到長安,漢文帝在長安周邊設立了三個淫,其中周亞夫就是在細柳營,由此可見,匈奴人每年進入大漢邊境,然後劫掠大量人口,這是一個既定事實,匈奴人沒搶過一分物質,漢朝就要損失一分物資,此消彼長之間,雙方的實力會越拉越大,這對於漢朝的軍隊來講,這是不能容忍的事,情況且匈奴人劫掠成風,一旦助長了這種氣焰,那匈奴人簡直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存在,那麼更多的人將會加入到這一場盛宴之中,本身草原上面還有其他的部落,可能是持一種觀望的態度,一看匈奴人吃了這麼大的便宜,那肯定會加入匈奴人。

    所以在長城的防禦體系還未完全建立之前,漢朝的軍隊通常就是選擇結成軍營,一旦發現敵人,立刻進行防漏補缺。

  • 8 # 滄海拾遺錄

    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如匈奴由於其生產生活習俗緣故,逐草遷徙,居無定所,一般沒有固定的大本營城池所在。遊牧民族主要依靠所飼養的牛羊馬匹為生產生活工具,軍事兵種以騎兵為主,機動性極強,擅長野戰和大範圍靈活作戰。而古代漢族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農耕民族,金屬冶煉技術比較領先,但在漢族聚居區內缺乏大規模的牧場,再加上人工飼養馬匹代價非常高,在沒有得到諸如河套地區這樣的優質牧場的情況下,漢族軍隊主要是以步兵為主,為了增強防禦性,一般身著重甲,雖然普遍使用弓弩增強遠端攻擊性,但軍隊機動性遠不如遊牧民族。

    古代秦漢時期漢族政權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匈奴的軍事進攻,往往築城屯兵屯田,以備長期準備。雖然匈奴騎兵由於攻城技術限制和機動性要求,不擅長攻城拔寨,邊防守軍一般可以據城死守。但是,為了有效抗擊匈奴騎兵,一勞永逸消滅對方有生力量,趙國秦國和漢朝軍隊一般都會出城野戰對匈奴騎兵對戰,甚至會組成精銳騎兵突擊團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匈奴腹地進行反擊。下面就結合幾個例子說明一下漢族軍隊拋棄守城的優勢,選擇與匈奴騎兵展開野戰的原因。

    一是漢族邊軍據城自守只能保全自身,卻不能達到保境安民的首要任務。秦漢時期各國政權設定邊防軍隊的首要任務就是阻止匈奴長驅直入南下侵擾本國腹地,保境安民。目那麼,邊防軍就必須承擔起抵禦匈奴進攻的責任,如果擔心自身遭受損失,龜縮據城防守,坐視匈奴大軍燒殺搶掠,各國政權就失去了設定邊防軍的意義,一味畏戰也有損軍人的尊嚴,有損邊關統帥的權威,也不利於他們渴望建功立業的志向。以戰國後期趙國名將李牧主動示弱一戰大敗匈奴為例,趙國自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軍事改革之後,趙國軍隊勢力迅速增強,但對抗來去如風的草原騎兵還是力有所逮。在李牧出任代地雁門郡軍事統帥後,他一方面廣開貿易渠道,在沒有政府支援的情況下充實了軍費,改善了裝備,另一方面加緊操練士卒,提高戰鬥力。面對機動性很強的匈奴騎兵,李牧認為一兩次小規模勝利難以有效穩固邊疆。他決意示弱麻痺對手,在多次堅壁清野避敵鋒芒後,匈奴認為李牧軍團實力不足為懼。趙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李牧認為時機成熟,對部隊進行戰鬥編組,選拔人員,組建一支由各兵種編成的出擊兵團。精選戰車1300輛,騎兵1.3萬人,驍勇步兵5萬人,弓弩兵10萬人,總兵力約20萬人,並主動戰敗將敵方引入伏擊區域。李牧開始採取守勢作戰,以車陣從正面迎戰,利用戰車限制、阻礙和遲滯敵騎行動;以弓弩兵輪番發射;而將騎兵及精銳步兵控制于軍陣側後。當匈奴軍衝擊受挫時,李牧乘勢將控制的機動精銳部隊由兩翼加入戰鬥,發動鉗形攻勢,經過激戰,除單于率少量親衛突圍逃走外,進犯的10萬騎兵全部被殲。此戰過後,匈奴精銳盡失,10多年沒有敢南下侵襲趙國。

    二是邊防軍出城與匈奴對戰甚至主動出擊才能消滅匈奴有生力量。鑑於匈奴騎兵來去如風,機動性極強,要依靠步兵在毫無遮攔的大草原上圍殲匈奴騎兵顯然很困難,即使是在野戰中擊敗匈奴騎兵,也只能擊潰對方,難以對匈奴人造成嚴重損失,經過休養生息,匈奴騎兵又可以捲土重來,這就使得邊防軍非常被動。為了扭轉這一不利格局,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先後多次率軍對匈奴主動開展進攻,取得了輝煌戰績,消滅了大量對方有生力量。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十九歲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地區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霍去病率騎兵5萬出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直逼瀚海。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綜上所述,正是因為據城自守無異於放任匈奴騎兵燒殺搶掠,助長了對方的囂張氣焰,也無助於完成保家衛國的目標。秦漢時期的邊防軍在匈奴騎兵來襲之時,大多選擇出城迎戰,狹路相逢勇者勝,以汗水鮮血實現保家衛國的諾言。

  • 9 # 詩尚凝寒

    李牧堅壁清野,閉城不戰。待匈奴撤走後,在城外埋伏兵,一舉殲匈奴十萬之眾。

    所以這個問題出的有毛病。漢匈作戰,漢人多以伏兵取勝,漢武帝當初也用此計,可惜被匈奴識破。正面交鋒,漢人殺敵八千,自損一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帶頭髮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