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康健2080

    民俗的文化功能以下四種。

    1.教化功能

    民俗的教化功能從廣義來講是指民俗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對個人、集體、國家或社會進步所起的推動促進作用。狹義來講,是民俗對人類個體在成長過程中起到教育和約束的作用。民俗是社會的、集體的創造,它紮根在人民生活的土壤中,因而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人從一出生開始,就存在於特定的社會環境中,並不能夠隨意地選擇自己所生存的社會環境,因此,人一降生,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就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了。民俗文化是一座蘊藏極為豐富的寶庫,它往往透過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對人們實行傳統的思想教育。民俗的教育功能是寓於民俗事項之中,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發揮著作用。

    2.規範功能

    民俗的規範功能是指民俗對社會群中每個成員的行為方式所具有的約束作用。民俗一旦形成,受到社會認可後,便成為人人要遵守的行為準則,因此,民俗在整個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的規範作用。

    民俗在社會生活中儘管不是成文法律,不具備強制性,但是以其約定俗成的力量在約束、規範著一個族群中每個成員的行為方式,統治著他們的思想。從生老病死到婚喪嫁娶,從社交禮儀到民族信仰,每一個人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行為規範在民俗的約束之下,如結婚要遵守婚俗,交際要遵守禮俗。這種強烈的規範約束作用,是族群意識的共同體現。民俗的這種規範功能可以維護族群與個體、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利益,使群體生活和整個社會生活都井然有序。

    3.維繫功能

    民俗作為一種民族統一體所共有的世代相傳的文化事項,它總是在自覺與不自覺中統一著共同體的行為和思想,使社會和群體保持著向心力和凝聚力。任何社會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文化也會隨著外部環境和內部情況的轉變而不斷地加以調整。民俗作為一種傳承文化也在不斷地被複制、演變,由此保持著民俗的社會連續性。在文化變遷中,大量先進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等作為新鮮的血液被原有民俗所吸納和利用,而那些與時代發展不相適應的東西則被摒棄。但是,即使在大規模的文化變動中,所發生的變化與整個民俗文化體系相比也是區域性的、小規模的,這樣就有效地防止了文化的斷裂,維繫著社會生活的相對穩定。

    民俗不僅在行為方式上維繫著整個群體的同一性,更重要的是它也維繫著群體或者民族的文化心理。民俗成為人們認同自己所屬群體的標誌,是同一文化心理或者特定的集體心理的反映。

    4.調節功能

    民俗的調節功能是指透過民俗活動中的娛樂、宣洩、補償等方式,使人類社會生活和心理得到調劑的功能。人從出生開始,就不得不面臨各種困境和壓力,特別是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身體和精神更加疲憊了。傳承於民間的許多民俗事項如遊戲、民間舞蹈、民間競技、對歌等娛樂性活動,能使人們在勞作之餘徹底地放鬆身心,調節心情,創造出一種令人愜意的生活氛圍。當然,這也說明民俗具有娛樂性的特點。越是民俗事項保持完整的地區,人們就越能感受到生活的悠閒與愉悅,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追求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

    民俗除有娛樂性之外,也具有很強的宣洩性。最為典型的是世界各地的狂歡節,人們在狂歡節裡可以打破平時的禁忌與約束,盡情地放縱歡樂,以展示人性的另外一面,將胸中的抑鬱釋放出來。如在啤酒節期間人們可以開懷暢飲,在潑水節時人們則可以潑水相慶以緩解壓力;民間遊戲如鬥牛、鬥雞、鬥蟋蟀等也同樣可以達到宣洩的目的。有些民俗事項還具有補償與慰藉的作用。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但由於受到現實條件的制約,人類的許多欲望往往無法得到滿足,於是便從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尋求慰藉。比如在愛情路上遇到挫折的人,可以從民族情歌中得到安慰;生活道路坎坷的人,常用各種信仰來支撐自己,以緩解生活的壓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釋出的蘋果手機需要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