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丁偉16

    北京,現在中國的首都,對於將這座城市作為政治中心,華人似乎已經習慣了,這座城市在過去的8個世紀給華人帶來了深刻的民族記憶和歷史記憶,不過中國的首都也並不是一直在北京,中國第一個定都北京的大一統王朝還是在元朝,當時這座城市的名稱是“大都”,那當時這個城市是什麼樣的呢?


    共和國首都北京


    蒙古人打下的北京其實是當年金朝的中都故城,1215年5月31日,蒙古軍隊攻陷了這座北方重鎮,不過經過多年戰亂,其城內宮殿多被拆毀或焚燬,而且其城市供水來源——蓮花河水系已經出現水量不足的情況,無法滿足都城日常生活所需用水。


    1267年2月25日,元世祖忽必烈(此時元朝還未定國號)由上都(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遷都到位於中原的中都,定中都為首都,北京正式成為了蒙古政權的首都。


    不過此時北京城還很殘破,就連忽必烈都是居住在城外的金朝離宮大寧宮內,作為都城當然要進行建設,而且要建新城,新城設計時參照《周禮·考工記》中“九經九軌”、“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記載建設,1267年,蒙古政府在中都的東北部,以大寧宮所在的瓊華島(金朝瓊林苑)為中心開始了新宮殿和都城的規劃興建工作,總負責人是中書省官員劉秉忠,負責設計新宮殿的是色目人也黑迭兒(他是阿拉伯人),郭守敬擔任都水監。


    1272年3月28日,忽必烈將中都改名為大都,而當時中亞西亞一帶也稱此城為“汗八里”(八里為突厥語皇城),所以“汗八里”意思就是“可汗之城”。元大都和南城(金中都舊城),兩者的城牆“僅隔一水”,大家知道了吧,就城池本身來說,元朝的大都和金朝的中都不是同一個,只不過地方很近。


    大元(元朝正式國號是“大元”,雙字國號)至元十一年正月初一(1274年2月9日),宮闕告成,忽必烈首次在大都皇宮正殿大明殿舉行朝會,接受皇太子、諸王、百官以及高麗國王王禃所派使節的朝賀。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大都城的大內宮殿、宮城城牆、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宮)、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等官署,以及都城城牆、金水河、鐘鼓樓、大護國仁王寺、大聖壽萬安寺等重要建築陸續竣工。同年,元釋出了令舊城(金中都故城)居民遷入新都的詔書:“詔舊城居民之遷京城者,以資高及居職者為先,仍定製以地八畝為一份,其地過八畝或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據,聽民作室”。


    從至元二十二年到三十一年(1294年),有四十至五十萬居民自舊城(金中都故城)遷入大都,而且大都城一些孔廟、國子監、郊祭壇廟和佛寺等也陸續建好了,河道也疏通了。


    元大都有多大呢?這麼大國家的首都自然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中國方面史料如此記錄大都:“京畿居民繁盛”,“京師乃天下之都會,人物繁輳”,“戶口之夥”,“當倍秦漢而參隋唐也”,而馬可·波羅也稱讚元大都“戶口繁盛”,“城內外人戶繁多”,“居民之眾”,“百物之輸入”,“世界諸城無能與比”。


    元大都有多少人?根據《元史》記載: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中都路(1272年改稱大都路,轄區包括中都城以及附近的二十五個州縣)一共有十四萬七千五百九十戶,四十萬一千三百五十人,但這麼算一戶平均2.72人,根本不可能是古代的真實情況,推測整個大都路人口75萬。


    此時北地還沒有完全從戰亂恢復,所以人口較少,《大元倉庫記》記載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大都城中有民十萬;元朝前期的詩人王惲(1227年-1304年),在他詩中提到,“都城十萬家”,推測,到了這個時候,大都城大概有50萬人。


    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大都城中有大約一百萬人(1340年,右丞相益都忽、左丞相脫脫上朝時對元惠宗提到“京師人煙百萬”(《庚申外史》)),至於數字是不是可信,那也不好說。


    現代學者周繼中在論文《元大都人口考》中認為,元朝中後期元大都城中的人口超過一百一十萬。現代學者韓光輝在他的著作《北京歷史人口地理》也推斷,大都城鼎盛人口超過一百萬。


    在工業時代時期,一個城池裡面超過一百萬人,這是相當大的數字了,怪不得能嚇到馬可波羅,那個時候歐洲可沒啥大城市,然而元朝末年,天下大亂,饑荒與黑死病等瘟疫橫行,元大都故城居民稀少,明軍入城時居民僅剩萬餘人,但元大都城未受炮火而完整儲存,因人口稀少不利於防禦,於是明朝開始對城市進行收縮,元大都的北城牆被廢棄,洪武四年(1371年)後,元大都的北城牆被廢棄,但後來朱棣遷都後北京城又擴建,具體元明清三朝北京城是這個樣子的。


    元大都與明清北京城對比,西南虛線內為金中都,藍色為元大都,而現在的明清北京城,則是我們俗稱的北京老城。

  • 2 # 淇河彩虹

    元朝皇宮的入口---崇天門,相當於清宮的午門,兩側為三出闕,山花向前的屋頂,為宋金時代的遺風。

    元朝大明殿相當於清朝的太和殿,但不同的是,大明殿呈工字形佈局,殿基高於地面十尺,分三層,每層四周皆繞以雕刻龍鳳的白玉石欄,欄下有石鰲頭伸出,是排洩雨水的出口,其形制與今北京故宮太和殿相仿。

    大明殿後又有柱廊,長二百四十尺,廣四十四尺,高五十尺。柱廊北端即後寢宮(又稱香閣),東西一百四十尺,深五十尺,高七十尺,俗呼弩頭殿。

    這種工字形佈局,盛行於宋金二代,今天故宮裡的文華、武英二殿,仍然是這種佈局。

    大明殿後面,是延春閣,也是工字形,為皇后所居,規模與大明殿相近。

    “延春門在寶雲殿後,延春閣之正門也,五間,三門,東西七十七尺,重簷。懿範門在延春左,嘉則門在延春右,皆三間,一門。

    延春閣九間,東西一百五十尺,深九十尺,高一百尺,三簷重屋。柱廊七間,廣四十五尺,深一百四十尺,高五十尺。寢殿七間,東西夾四間。”

    元大都大內在中軸線上於正門崇天門內一前一後建大明殿、延春閣二組宮院,和金中都大內的情況全同,尤其是首創自金宮的在主殿前東西廡上建樓的佈局也在大明殿、延春閣前出現,這就證明元大都大內主要部分的佈局確實是繼承了金的傳統。但元宮也和金宮有不同處,金宮前後二組宮院的主建築的前部都是殿,即大安殿和仁政殿,而元宮的相應部分卻是前為大明殿,後為延春合。《禁扁》中說延春合是“大內後宮正殿”,正殿用閣,是前所未有的.很可能是元宮的獨創。

  • 3 # 駕著馬車環遊世界

    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和朝陽區西部、北部一帶。

    中國元代的都城遺址。又名汗八里城 。位於北京市舊城的內域及其以北地區。是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以金代大寧宮(今北海瓊華島)為中心建立的,主要工程完成於元世祖時期。元亡後改造為明北京城。

    元大都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50平方千米。城牆為夯土築造,有城門11座。南城牆在今東西長安街稍南,東西城牆即明清北京內城東西牆,北城牆在今北四環路一帶。皇城位於外城南部中央,為扁長方形。城中部有南北縱貫的太液池(今北海、中海)御苑區,西部是興盛宮、隆福宮、太子宮組成的宮殿群。東部為宮城,大部與今故宮重合而略偏北。宮中前朝大明殿(今故宮後三殿)、後朝延春閣(今景山下),採用宋元時通行的“工”字形臺基。元大都的中軸線起自外城的麗正,經縱貫宮城的南北大路,盡於大都城中心的大天壽萬寧寺中心閣,與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相同。

    在元大都的東北部發現街道遺蹟,在南北向主幹大街東西兩側,等距離地排列著許多東西向衚衕。今北京內城從朝陽門(元齊化門)至東直門(元崇仁門)間排列的22條東西向衚衕,就是當時的舊跡。大都城有3個大的市場,即海子北岸至鼓樓一帶市場,今西四丁字街一帶市場和樞密院角頭(今王府井大街至美術館) 市場。

    元大都有兩個供水系統:一是由高梁河、海子(範圍稍大於今太平湖和什剎前、後海),通惠河構成的漕運水系;一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構成的宮苑用水系統。在元大都城址上發現了3處水涵洞遺蹟,是向城外洩水的設施。文獻記載這樣的水涵洞有7個。城內大街兩旁有排水渠,是石條砌築的明渠,透過大街時頂部加蓋石條。

    元大都是在荒野上平地起建的,建立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都城的規範。它三重城垣、前朝後市、左祖右社,有九經九緯的街道和標準的縱街橫巷制的街網布局,成為宋以來城市發展的一個總結,在中國都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元大都在規劃中還注意促進商業的發展,並有發達的給排水系統和完善的軍事防禦、對內監督設施。在當時是世界上有名的大都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村是否適合城市老年人養老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