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簡單介紹一下兩部漫畫:
《王者天下》,日漫,作者原泰久,2006年在集英社《週刊少年jump》上連載。
《火鳳燎原》,港漫,作者林海峰,2001年在臺灣《新少年快報》連載。
兩部漫畫都是歷史題材的漫畫大作,而且一直連載至今,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漫畫標準,硬要將兩部做對比,是不太公平。
日漫更強調故事性,把一個故事,透過漫畫這種表現形式表達出來,而港漫對漫畫的定義,則更偏向動畫,可以理解為更小成本投資的“靜態動畫”,故事並不是不打動人,也形成了所謂的港漫風格,但兩者在講故事方面,若進行對比的話,港漫是一個短板。
《火鳳燎原》也一樣,港漫一般沒有什麼傳承,大家都是各自為戰的狀態,積累下來的經驗也很難得到借鑑和進化,商業化的作品上往往會留下很多商業痕跡。
港漫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往往會借遊戲的勢,90年代格鬥遊戲火爆的時候,港漫作者許景琛借勢創作的《街頭霸王》、《拳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火鳳燎原》的全名其實是《三國群英傳·火鳳燎原》。
1998年,《三國群英傳》遊戲大火,各地網咖幾乎都有這款遊戲的身影,而2001年《火鳳燎原》的推出,與這款遊戲奠定的群眾基礎也不無關係。
今時今日,對一部分漫畫愛好者來說,《火鳳燎原》真的很難看進去,它身上的獵奇性已經過時了(可能就是所謂的開腦洞和怪力亂神吧),而且太多胡來的情節,讓不少三國迷都很反感。
而且《火鳳燎原》說到底也只是一部古典名著IP的改編作,借免費的三國IP的勢,這一點也是一把雙刃劍,三國群眾基礎深厚,不用可以的構思故事情節,一切都是既有的,只需要改編即可。
《王者天下》雖然也是架構在戰國紛爭的背景下,但大部分故事和情節都是根據歷史創作的,相比《火鳳燎原》來說要更加尊重歷史作品更加嚴謹和飽滿,人類基因中有一種自然進化的屬性,會對真實、真實的歷史、真實的故事有一些偏向性的選擇。
前邊說道,日漫有著很強的傳承,師傅帶徒弟往往會透過助手這一職業來實現,原泰久的老師是《灌籃高手》作者井上雄彥。
原泰久給井上當助手的時間是經歷了創作巔峰的2005年,所以原泰久從井上那裡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對《王者天下》的成功創作也是不可估量的。
原泰久對生命的敬重,並不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好的將軍,不夠冷血,而是因為,一部歷史、戰爭題材的作品,要讓讀者看了之後,產生的這個對身心的潛意識裡的影響,他要負這個責任的。尤其是少年漫畫,應該是積極的。
《王者天下》的內涵和核心是非常深的,這一點也是超出《火鳳燎原》的一點。
在《王者天下》漫畫中,讀者如果把自己帶入隨便一個角色的視角,他都是主角,換句話說,每個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價值。
原泰久講故事的能力很棒,讀過歷史的人可能不會讀的那麼深入,只是對歷史的結果和節點略知一二,比如秦滅六國啊,坑殺長平幾十萬士兵啊,如果更深入一點的話,還會知道呂不韋投資嬴政的爸爸,當然也有嬴政就是呂不韋之子的傳說。
在《王者天下》中對很多細節,貫徹作者自己的理解後,都做了深入的解讀,特別有意思。
秦國和趙國的糾葛最耐人尋味
長平之戰發生時,趙國內部有兩個聲音,一個是主和,一個是主戰,上層對戰與和的態度,直接表現在前線的將領身上,廉頗的態度是曖昧的,雖然很好的守住了防線,但完全沒有采取攻勢,但這時主戰的一方是佔優勢的,趙王的態度也傾向於主戰,於是換下了主戰的大將,以表達與秦國一戰到底的決心。
最後結果大家都知道,就是,趙國戰敗了,而且被坑殺了40萬人,很多人不解,為什麼白起會坑殺這40萬人。
從秦國大將的角度,他只能這麼做,因為秦軍自己也已經糧食快要斷絕了,秦國打這一仗已經傾盡了國力,如果放40萬戰俘回去,這些經歷了3年苦戰的老兵,對未來的秦國將是巨大的威脅。
在長平之戰中,有一位少年兵,在被推入深坑後,被親人奮力託在上面,最後倖存,後來成為趙國的將軍萬極,這個虛構的人物,對秦軍充滿了憎恨和憤怒。
很多人的印象中,長平之戰後,趙國就一蹶不振了,但其實不是這樣的,中原經常受到北方遊牧民族匈奴騎兵的蹂躪,而趙國步兵大敗匈奴、並斬殺10萬鐵騎的山谷之戰就發生在長平之後。
斬殺匈奴10萬、讓趙國戰力恢復的奇男子正是漫畫中趙國三大天李牧,而在原泰久筆下,李牧更是率領五國聯軍一舉進軍到函谷關之下。
如果喜歡歷史的話,《王者天下》實在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好作品。
先簡單介紹一下兩部漫畫:
《王者天下》,日漫,作者原泰久,2006年在集英社《週刊少年jump》上連載。
《火鳳燎原》,港漫,作者林海峰,2001年在臺灣《新少年快報》連載。
兩部漫畫都是歷史題材的漫畫大作,而且一直連載至今,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漫畫標準,硬要將兩部做對比,是不太公平。
日漫更強調故事性,把一個故事,透過漫畫這種表現形式表達出來,而港漫對漫畫的定義,則更偏向動畫,可以理解為更小成本投資的“靜態動畫”,故事並不是不打動人,也形成了所謂的港漫風格,但兩者在講故事方面,若進行對比的話,港漫是一個短板。
《火鳳燎原》也一樣,港漫一般沒有什麼傳承,大家都是各自為戰的狀態,積累下來的經驗也很難得到借鑑和進化,商業化的作品上往往會留下很多商業痕跡。
港漫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往往會借遊戲的勢,90年代格鬥遊戲火爆的時候,港漫作者許景琛借勢創作的《街頭霸王》、《拳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火鳳燎原》的全名其實是《三國群英傳·火鳳燎原》。
1998年,《三國群英傳》遊戲大火,各地網咖幾乎都有這款遊戲的身影,而2001年《火鳳燎原》的推出,與這款遊戲奠定的群眾基礎也不無關係。
今時今日,對一部分漫畫愛好者來說,《火鳳燎原》真的很難看進去,它身上的獵奇性已經過時了(可能就是所謂的開腦洞和怪力亂神吧),而且太多胡來的情節,讓不少三國迷都很反感。
而且《火鳳燎原》說到底也只是一部古典名著IP的改編作,借免費的三國IP的勢,這一點也是一把雙刃劍,三國群眾基礎深厚,不用可以的構思故事情節,一切都是既有的,只需要改編即可。
《王者天下》雖然也是架構在戰國紛爭的背景下,但大部分故事和情節都是根據歷史創作的,相比《火鳳燎原》來說要更加尊重歷史作品更加嚴謹和飽滿,人類基因中有一種自然進化的屬性,會對真實、真實的歷史、真實的故事有一些偏向性的選擇。
前邊說道,日漫有著很強的傳承,師傅帶徒弟往往會透過助手這一職業來實現,原泰久的老師是《灌籃高手》作者井上雄彥。
原泰久給井上當助手的時間是經歷了創作巔峰的2005年,所以原泰久從井上那裡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對《王者天下》的成功創作也是不可估量的。
原泰久對生命的敬重,並不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好的將軍,不夠冷血,而是因為,一部歷史、戰爭題材的作品,要讓讀者看了之後,產生的這個對身心的潛意識裡的影響,他要負這個責任的。尤其是少年漫畫,應該是積極的。
《王者天下》的內涵和核心是非常深的,這一點也是超出《火鳳燎原》的一點。
在《王者天下》漫畫中,讀者如果把自己帶入隨便一個角色的視角,他都是主角,換句話說,每個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價值。
原泰久講故事的能力很棒,讀過歷史的人可能不會讀的那麼深入,只是對歷史的結果和節點略知一二,比如秦滅六國啊,坑殺長平幾十萬士兵啊,如果更深入一點的話,還會知道呂不韋投資嬴政的爸爸,當然也有嬴政就是呂不韋之子的傳說。
在《王者天下》中對很多細節,貫徹作者自己的理解後,都做了深入的解讀,特別有意思。
秦國和趙國的糾葛最耐人尋味
長平之戰發生時,趙國內部有兩個聲音,一個是主和,一個是主戰,上層對戰與和的態度,直接表現在前線的將領身上,廉頗的態度是曖昧的,雖然很好的守住了防線,但完全沒有采取攻勢,但這時主戰的一方是佔優勢的,趙王的態度也傾向於主戰,於是換下了主戰的大將,以表達與秦國一戰到底的決心。
最後結果大家都知道,就是,趙國戰敗了,而且被坑殺了40萬人,很多人不解,為什麼白起會坑殺這40萬人。
從秦國大將的角度,他只能這麼做,因為秦軍自己也已經糧食快要斷絕了,秦國打這一仗已經傾盡了國力,如果放40萬戰俘回去,這些經歷了3年苦戰的老兵,對未來的秦國將是巨大的威脅。
在長平之戰中,有一位少年兵,在被推入深坑後,被親人奮力託在上面,最後倖存,後來成為趙國的將軍萬極,這個虛構的人物,對秦軍充滿了憎恨和憤怒。
很多人的印象中,長平之戰後,趙國就一蹶不振了,但其實不是這樣的,中原經常受到北方遊牧民族匈奴騎兵的蹂躪,而趙國步兵大敗匈奴、並斬殺10萬鐵騎的山谷之戰就發生在長平之後。
斬殺匈奴10萬、讓趙國戰力恢復的奇男子正是漫畫中趙國三大天李牧,而在原泰久筆下,李牧更是率領五國聯軍一舉進軍到函谷關之下。
如果喜歡歷史的話,《王者天下》實在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