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才白痴兼土著
-
2 # 薤露
現任王閏之是前任王弗的堂妹。吃醋是肯定要吃的,可惜她不會寫詞,寫不出媲美這首《臨江仙》的吃醋詞唄!如果是王弗,估計咋滴也能整點《長門賦》差不多的玩意兒出來。
-
3 # 愚痴大叔
1.這首詞的詞牌是江城子而不是臨江仙。
2.一般全名寫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4》,是蘇軾蘇東坡悼念原配妻子王弗創作的一首悼亡詞。
3.乙卯是指1075年(宋神宗熙寧八年)。王弗(1039年—1065年),16歲與19歲的蘇軾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事親至孝,夫妻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27歲去世,餘下一子蘇邁。
4.蘇軾的第二任妻子是王閏之(1048年~1093),共同生活的時間為1068年(熙寧元年)到(元祐八年),共計25年的時間。《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正是寫於兩人共同生活的第八年。
5.王閏之是蘇軾原配的堂妹。蘇軾《祭亡妻同安郡君文》中寫“昔通義君,沒不待年;嗣為兄弟,莫如君賢。婦職既修,母儀甚敦。三子如一,愛出於天。”說明在蘇軾原配,王閏之堂姐王弗去世不滿一年的時間,蘇軾和王閏之的婚事便已定下。王閏之性格溫順,知足惜福,對姐姐生的兒子蘇邁和自己後來所生的蘇迨、蘇過,“三子如一”,皆同己出。
6.王閏之對丈夫寫詩詞紀念原來的妻子不嫉妒的原因:
一個是王弗本來就是自己的姐姐(堂姐),有專家推測王閏之和蘇軾的婚姻很可能是王弗在臨終前定下的。姐妹情深,沒有理由嫉妒自己已經故去的姐姐。
另一個是王閏之確實賢良淑德。蘇軾有一首詩《示兒》,記載了家中發生的一件小事:
小兒不識愁,起坐牽我衣。我欲嗔小兒,老妻勸兒痴。兒痴君更甚,不樂愁何為?
還坐愧此言,洗盞當我前。大勝劉伶婦,區區為酒錢。
這個小兒應該是王閏之在杭州生的蘇過,當時僅四歲,見到父親從外面回來了,大概是想要點好東西吃。蘇軾又累又餓,也許是剛剛挖完杞菊、揀罷棄嬰,身心交瘁,於是就發了脾氣。所謂“兒痴君更甚,不樂愁何為”,是記述閏之的話,你怎麼比他還任性?回到家就生氣,幹嘛不找點樂子呢?”既有責怪,又有憐愛,還有對丈夫、兒子的雙重關懷。接著她就給丈夫洗淨茶盞,砌上新茶,或許是端上蘇軾喜歡的密州“薄薄酒”,用融融暖意讓丈夫回到家庭的溫馨之中。
《示兒》寫作的時間應該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的寫作時間大體一致,可見當時王閏之確實比較溫柔賢惠。
7.蘇軾的弟弟蘇轍曾為王閏之特意寫了兩篇祭文——《祭亡嫂王氏文》《 再祭亡嫂王氏文》對於這個嫂子很高的評價。蘇軾後來給好友寫的一首詩中寫到“子還可責同元亮,妻卻差賢勝敬通”。——《次韻和王鞏六首之五》對妻子的賢惠高度標榜。
蘇軾生性狂放豪縱,只有像閏之這樣賢淑的女人,才能給予他更多的自由,
-
4 # 建平249504053劉建平
現任妻子是吃醋了的,但是吃醋能有什麼用?王潤芝雖然是王佛的表妹,但才情比不過表姐,這些還是次要的,關鍵是王佛在蘇東坡心裡的位置太高了,王佛的死對蘇東坡打擊太大了,看過電視劇蘇東坡,王潤芝慨嘆,活人怎麼爭,也爭不過死人去!我聽說蘇東坡懷念前妻的那首詩,不是臨江仙,是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昨夜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王佛是蘇東坡第一任妻子,是蘇東坡老師王方的的女兒,不同於其他女子,女子無才便是德,只會針織女紅,王佛卻是一個大文豪,女秀才,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蘇東坡偶爾看到小姐,就生愛慕知心,打聽到小姐喜歡一種叫飛來鳳的花,就到處採集飛來鳳,透過丫鬟轉贈王佛,王佛也偷偷喜歡蘇東坡的才華,王方經常去一個天然池塘的地方,那個地方非常美,就是缺少個名字,王方把他的學子招集來,給這個池子起名字,王方都不滿意,唯有蘇東坡,把兩手拍了幾下,一群群游魚,從遠處游來,於是起名叫喚魚池,王方非常滿意,沒想到的是,丫鬟送來小姐的題詞,也叫喚魚池,王方暗暗吃驚,覺得自己的女兒和蘇東坡有緣,就成全了他們,婚後非常幸福,每到家中來客,王佛躲到屏風後,觀察他們,他們走後,就對蘇東坡說,哪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沒有不準的,甜蜜的生活持續了十年多,二十七歲的王佛去世了,蘇東坡痛不欲生,以淚洗面,王佛臨終前把照顧蘇東坡的責任,託付給了妹妹王潤芝,王潤芝也是很愛這個姐夫的,經過大家的勸說,蘇東坡續娶了王潤芝,蘇東坡由姐夫變成丈夫,雖然嫉妒死去的姐姐,但她更愛蘇東坡,把一生獻給了蘇東坡,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不離不棄,哪怕蘇東坡因烏臺詩案坐牢,也等他,多少年以後,王潤芝也故去了,蘇東坡同樣痛不欲生,再沒有續娶,和侍女王朝雲相守,王朝雲也沒能陪蘇東坡走完一生,最後剩下蘇東坡一個人孤獨的過下去。
回覆列表
曾在前些年度讀過安如意寫的一篇文章,文字間沒有那麼多歷史故事,也沒有人物刻畫剖析,只寫了那情那景,或可供參考。
【不思量,自難忘】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江城子.已亥記夢》
這首詞很多人爛熟,是蘇軾悼念亡妻王弗的詞。十年之後,他與繼配王閏之結婚的第六個年頭,某日,是王弗的週年。他夢魂相擾,猶記得她小軒窗下梳妝的樣子,深情一片,宛然可見。
史載,王弗性“敏而靜”,她博聞強記,東坡偶有遺落,她也能從旁提點,與東坡琴瑟和諧。東坡自稱“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又言“餘性不慎言語,與人無親疏,輒書寫肺腑。有所不盡,如茹物不下,必吐之乃已,而人或記疏以為怨咎..."容易把與之交往的每個人都當成好人。王氏安靜謹慎,與生性跳脫豁達的東坡正是互補。
東坡逸事裡有王氏“幕後聽言”的故事,是說東坡每有客來,王弗總是躲在屏風的後面屏息靜聽。不過我想那應該是些家裡的親眷叔伯,或是無關緊要的官員朋友,來求東坡辦事聊天,言談間偶然論及新物,婦人家聽聽也不要緊,只當長了見識。這自然是東坡的豁達開明處。那是宋朝,整個人文思想已由唐朝的外放式向內縮緊,女子的天地有越來越小的趨勢,東坡能如此待王弗,足見其不是一般男子。
但若是一干政要來訪,退居密室尚且不及,如何輪得到一個女子,幕後聽言干涉時政?蘇軾再豁達也不會做此逾禮之事,他是士大夫,不可能逃脫禮教,即是現在也不太可能。其實中國的男子,從古至今,骨子裡未嘗有翻江倒海的變動。在某些事上,他們堅毅得叫人惶恐,歷經風雨卻依然故我。
往往待客人走後,她每毎軟語相勸,說得在理又每得印證,連蘇軾也是服的。他得她,是真正的賢妻內助,因此蘇軾早年青雲直上,除了有歐陽修等先賢的掖助外,“妻賢夫少禍”的力量也不可小覷。對這個髮妻,連蘇軾的老父蘇洵,也是極滿意的。
什麼時候讀到這首(江城子》已經不記得了,應該是在迷戀港劇的年代。有一部電視劇的一場戲,女的站在崖邊,長風悽悽,吟完這幾句,便跳下去,又穿著紅嫁衣,決然回眸間有林青霞的不敗風采。當時就哭起來,這幾句詞很有讓人心旌搖曳的哀苦。
這此女子於他,也只是生命裡的插曲。不是無情,亦非薄倖, 只是我們一生中會遇上很多人,真正能停留駐足的又有幾個?生命具終將荒蕪的渡口,連我們自己都是過客。他挽留不住王弗。
王弗二十六歲因病亡故。死後四年,蘇軾又續娶。我只覺得他是好的,續娶的夫人也是好的。她性格溫順。知足惜福,不是別人,就是王氏的堂妹,也姓王,名閏之,在家時人稱"二十七娘”。閏之自幼傾敬這位姐夫,姐姐死後嫁給他,也不覺得委屈。她相伴蘇軾的二十六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二十六年。蘇軾宦海沉浮,幾升幾降,她與他鶼蝶情深。在東坡又一次被黜之際,她卒於京師。閏之病故後,蘇軾不再娶,只留朝雲隨侍終老。
現在不再執拗地認定,一個人一輩子只愛一個人是值得稱許的。童話裡王子永遠只愛公主一個人,那是童話,要保留純淨。現實是,公主和王子都已經慢慢長大,人和人之間會漸行漸遠。城堡已經凋敝,粉紅的玫瑰早就開始敗色。
蘇軾寫(江城子),王閏之想必是知道的,也沒有嫉妒和埋怨的心。一個人,為另一個人守,是心裡留著他(她)的位置,憑誰也取代不了,後來人的影像與先人也不要重疊,各有位置才好。愛要愛得這般豁達,明亮,九曲柔腸。所以,他十年後還記得王執在小軒窗下梳妝的情形,在她墳前默然落淚,無處話淒涼。他不是,生前辜負,死後說相思,用錦繡文字把自己包裹得華麗非常。這樣的愛,深重,純粹。與娶妻幾次沒有關係的,他永遠可以堂堂正正地說,你是我的愛妻。
對每個愛人珍重,彼此之間沒有模糊的替代,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誰,需要的是什麼,若愛的時候只愛一個人,不要有旁枝進來纏夾牽扯,這愛就如舍利,金貴完滿。
我們有什麼資格去苛求完美無缺的愛情?為守而守,到最後愛枯心死,還不如順其自然,彼此倒能留三尺迴旋之地相思。
讀《江城子》,讀破蘇軾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