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6197840776029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說的[原文]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徵亡後,朕遣人至宅,就其書函得表一紙,始立表草,字皆難識,唯前有數行,稍可分辯,雲:“天下之事,有善有惡.任善人則國安,用惡人則國亂.公卿之內,情有愛憎,憎者唯見其惡,愛者唯見其善.愛憎之間,所宜詳慎.若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賢勿貳,可以興矣.”其遺表如此.然在朕思之,恐不免斯事,公卿侍臣可書之於笏,知而必諫也.選自《舊唐書·魏徵傳》

      [今譯] 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往昔的朝代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旺的道理;用人作鏡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常保持這三面鏡子,以防止自己犯錯誤.現在魏徵去世了,就失去一面鏡子了!魏徵去世後,我派人到他家中,從他的書箱裡找到一頁奏疏,剛剛寫成草稿,字跡都難以辨認,只是前面有幾行,還稍微可以看清楚,這幾行字寫道:“天下的事物有善也有惡.任用善人國家就得以安寧,任用惡人國家就會動亂.朝廷大臣之中,君主對他們的感情有愛有憎,對憎惡的人往往只看到他的缺點,而對喜愛的人往往只看到他的長處.愛憎之間,是應該仔細慎重的.如果喜愛一個人又能知道他的缺點,憎惡一個人又能知道他的長處,斥退邪惡的小人毫不遲疑,任用賢良之臣沒有二心,國家就可以興旺了.”他留下的奏疏就是這樣說的.而在我想來,恐怕難免犯這樣的錯誤,公卿侍臣們可以把他的話寫在手板上,知道我的過失就一定要規諫呀

      人類勝過動物的主要優點就在於我們是生活在人類社會之中.

  • 2 # 月上西樓love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選自《貞觀政要》卷二《論賢者第三》。可:可以。以:用來。正:端正。古:歷史。興替:興盛與改朝換代。明:知道。

    用銅做鏡子,可以用來端正自己的衣冠;拿歷史來做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盛與衰落的原因;用別人做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正確與錯誤所在。

    詞句中提到“三鏡”,是三個不同的參考座標。“以人為境”“以史為境”,即是從微觀個人到宏觀的歷史,都是“明鏡”:唐太宗將魏徵視為自己的“鏡子”,照著自己的正誤;司馬遷講史記最為國家的“鏡子”,照著國家的興衰。

    誠如斯言,立足個人,也是如此。

    一方面,我們要樹立好自己的人生座標,在參考中邁向前進,而這個座標可以是自我目標,可以是對比的他人,也可以是過去的自己。

    蘇格拉底曾說過要“認識你自己”。言簡意賅,人貴有自知之明。其實做很多事情,下很多決定,都是在真正認清自己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對自我沒有客觀的判斷,或自負,好高騖遠;或自卑,貶低自己,都不利於個人真正的成長。

    另一方面,也啟發我們要珍視身邊可以給你“挑刺”的人。有的時候,生活中能直言不諱地指出你的缺點而使你面赤、心跳、汗顏、不悅的人也是難得的朋友。而面對自己的問題,我們也需要接受這些“刺”,因為只有勇敢直視自己的不足,接納自己的缺點,認真反省,才能收穫更多的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幫我找找20條經典的廣告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