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60549234025576

    概括: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行至白虎嶺前。在白虎嶺內,住著一個屍魔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後變幻為村姑、婦人,全被孫悟空識破,白骨精害怕,變作一陣風逃走,孫悟空把村姑、婦人的假身統統都打死。 但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兇,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變成白髮老公公又被孫悟空識破。唐僧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 2 # 逆風翻盤379

    第十三回,唐僧離開長安前,眾弟子都擔心山高水遠,凶多吉少。唐僧閉口不語,只以手指心,眾僧不解,唐僧說:“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又說“不由我不盡此心。”這句話十分重要,在此先按下不表。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起於第二十七回,這回開頭寫師徒四眾西行遇到了一座高山,唐僧忽然感到擔心,悟空便勸道:“師父放心”。但是滿山的野獸還是嚇到了唐僧——“那長老馬上心驚”。作為法性的唐僧在此時心動、恐懼了起來,因此這一“心驚”便使得“種種魔生”,是整個事件的端頭。


    唐僧脫離法性、心動之後,便與“心”的象徵孫悟空發生矛盾,他因肚子飢餓而罵悟空“常懷懶惰之心”,不肯去化齋。悟空無法,只得奔南山找桃子來充飢。這裡《西遊記》寫道“孫大聖去時,驚動那怪”,說明白骨精是由心魔而生的。


    心猿走後,便留下代表“情”的八戒守著唐僧。八戒看到白骨精變的女子,“就動了凡心”,情慾又被挑動起來,引唐僧去見妖怪。這說明法性只要與“心”不諧,動了心,就立即受到“情”的引誘,墜入心魔中。


    白骨精第一次勸誘

    唐僧與白骨精攀談,還是堅守法性,不肯吃她的食物,又近乎是在講述儒家的心性倫理,教導妖怪遵守婦道。這時作為情慾的八戒只得在旁埋怨。在相持的時候,心猿悟空回來了,一棒打倒少女,白骨精只得脫逃。悟空指責唐僧“見他那等美貌,必然動了凡心。”“何必又跋涉取甚經去!”這是在告誡唐僧守著法性,不要被情慾所亂,但唐僧卻“羞得光頭徹耳通紅”,二者的矛盾自此釀成。這時“情”又出來迷亂法性——豬八戒便攛唆唐僧,讓他念緊箍咒。最後,唐僧叫孫悟空回去。孫悟空便以報恩為說來勸,成功觸動了唐僧的慈憫之性,使心性歸一,矛盾得以化解。


    於是,白骨精又變成一個老婦,想來誘騙唐僧,不料孫悟空並不理論,舉棒照頭便打,妖怪又得逃走。這一打又觸怒了唐僧,使其亂了真性,又念起緊箍咒。唐僧此時已經不知是非,指責悟空是“無心向善之輩,有意做惡之人”。八戒又以分行李的言語來添油加醋,都是“情”亂“心性”的象徵。


    最後孫悟空要求唐僧退了緊箍咒才能離去,唐僧說他也不懂什麼《松箍兒咒》,悟空便說:“若無《松箍兒咒》,你還帶我去走走罷。”唐僧沒奈何,只得再饒他一次。這說明“性”與“心”是一體的,心性不能分離,因此唐僧即使法性暫亂也無法把已收伏的“心”放走。


    造成心性最終決裂的是白骨精的第三次變化,她變成了一個唸佛的老者,這讓唐僧一見到便大喜。八戒

  • 3 # 英明果斷天空yx

    寫三打白骨精寫出了孫悟空的正義,唐僧的迂腐。

  • 4 # 冬日Sunny18315

    表示三種人的不同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去的知青有再回過原來下鄉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