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紅花天天向上啊
-
2 # 隔夜茶不能喝
經驗告訴我們,什麼事做成了生意,就會變味、離譜。
學生奶、營養餐、開學統一置辦的鋪蓋等等都有類似的狀況,為什麼不良商家總是在學生頭上做文章,因為他們是弱勢群體,儘管像“再窮不能窮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喊了幾十年。
誰來保障,學校及家長吧,但如今的家委會,有關它的說法大家也有耳聞吧。
軍訓服透明不是不良商家一個人能辦到的,找出辦成這件事的主要責任人就好辦了。
-
3 # 流浪豬豬俠
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想搞清楚的問題。
不僅僅是軍訓服裝,校服也是差不多的。我孩子上的是私立學校,校服自費購買:夏裝90元/套(短袖+短褲),冬款120元/套(短袖+短褲+薄外套)。價錢不說,拿回來翻面,裡面全是線頭!纏纏繞繞猶如我快要發飆的怒火,買回來要花10分鐘剪線頭。
買課外書也是一樣的,老師要求統一購買書的連結,就幾本,要一百多。我比對了網購平臺,還有5折優惠。但也不能私自購買,說版本不一樣。網購有風險,這點我們明白,但我經常在官網購買書籍,不僅優惠,還有很多額外的書籍和禮品贈送。
原本我想和學校反映一下,但思來想去,又怕老師覺得我這個家長囉嗦,難纏,進而會對我的孩子區別對待,還是算了。
慈善事業會考慮免費修建學校,但建好的學校卻不是慈善機構。
學校也需要開支和盈利,家長都能理解,但也希望花費的錢,物有所值。
家長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也希望孩子在學校能得到父母一樣的關愛。但隨著時間的變遷,個人覺得,學校少了人情味,多了很多事不關己的態度。
我很懷念:小時候作業沒寫,老師讓同學站在門口,孜孜不倦教導,並且經常進行家訪,和家長反映孩子的情況。
現在不同了,孩子作業不寫,在學校不聽話。打電話給家長“家長在家要多花時間輔導作業,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出發點是好的,但很多家庭,父母為了生活,早出晚歸,費盡全力交了學費,就是希望孩子在學校多接受知識。也有可能文化程度有限,無法在學習上輔導孩子的,他們當然會在生活中教育孩子。
希望,學校能給孩子多點關愛,多點人情味。
回覆列表
軍訓服裝是一個非常暴利的生意,通常一個學生要繳費幾百元,按照1000個學生計算,就是幾十萬,而成本一套衣服鞋子好一些的一百元左右,差一些,例如透明軍訓服,六七十元就可以搞定一套,大批次採購還會更低。
這樣賣一次軍訓服就有幾十萬的收入,而且毫無技術含量。
況且有些學校人數還遠不止1000人,幾千人軍訓的學校並不少見,這樣一算,光是服裝費就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而且更有些學校打著捐贈山區的名義回收軍訓服,再次牟利。
如此暴利之下,誰還會顧及學生的隱私呢?大小不合適,訓練中衣服破損,衣服太透明,只有學生自己想辦法。
為什麼會出現“透明軍訓服”
就“透明軍訓服”來說,由於穿著時間短、學生又是弱勢群體,校園屬於封閉環境方便控制,同時又是如此暴利的生意,所以才會讓膽大妄為、利益燻心之徒敢於伸出黑手。
其實“透明軍訓服”只是家長和學生支付的眾多隱性教育成本之一,而且比軍訓服更惡劣的還有不少,例如,平板電腦、食宿費、交通費、教輔資料費等等,名目繁多,隨便查一下就知道了,教育部已經督導了超過十輪了。
教育是面向社會提供的一種基礎性公共服務,同時具有公共性、普惠性、基礎性和發展性,是由政府提供並主導並監督。
隱性教育支出主要來自於家庭,壓力主要來自於父母,父母為什麼願意支付隱性教育成本呢?
老百姓有錢了:生活水平的提升,父母開始有能力加大教育投入。更重視教育了:社會化分工大背景下,疊加獨生子女政策,學歷成為就業的決定性因素,提升了父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被迫內捲了:資本的介入催化了教育軍備競賽,“劇場效應”導致雞娃內卷愈演愈烈。(劇場效應是指前排的觀眾站起來,導致後排的觀眾不得不站起來。)隱性教育支出的收入方主要有教師、學校管理者、社會資本等三方,為什麼以上三方在明知不合法理的情況下,仍然要以身試法想方設法制造隱性教育支出呢?
資本的逐利性:教育的部分領域市場化,促進了整體教育的發展,但配套機制的缺失,部分不可商業化的領域讓資本有了可乘之機。生活成本高:教育的參與者生活在當今社會,衣食住行等成本不斷攀升,對錢有了渴望。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社會上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盛行,放大了教育參與者的個人慾望,產生了錯誤的價值觀。隱性教育支出的一些例子
隱性教育支出是指家庭和社會為教育支付的、客觀存在但又不能在會計賬目中查到的教育成本。包括:交通費、住宿費、服裝費、活動費、教輔資料費、教學裝置費、禮金、補課費(已禁止)等等。以下有一些關於隱性教育支出的真例項子:
平板電腦主宰學生的分類:多地學校以學生是否購買平板電腦劃分智慧班與普通班。據報道,一臺平本電腦動輒幾千元,而有些產品實際為市面上老舊型號,價值僅為一兩千元。所謂的智慧班不僅實際效果不佳,而且負面反映頗多。教育部為此緊急發聲,嚴禁以資訊化或分班教學為名強制學生購買平板電腦。違規補課禁而不絕:多地報道針對違規校外補課進行突擊查處,對參與組織違規補課的負責人、教師進行處分。其中尤為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某地一小男孩“大義滅親”,舉報母親帶其違規補課,並帶領執法人員指認現場,雖然此事已被當地有關部門闢謠,成了一場鬧劇,但仍然讓人唏噓。名目繁多的“雁過拔毛”費:央視報道兩地中學違規跨學期、超標準收取學費、住宿費、公物押金費、軍訓服裝費、保險費、體檢費、教輔資料費共計5255.38萬元,已勒令整改。“人質在手,禮金就有”:除了這次曝光的收禮清單事件外,類似的現象並非個例。某地家長群在臨近中秋節時,準備集資給老師買蘭蔻禮盒,其中一名家長不願參加,被要求退出家長群,相關聊天截圖被披露在網上。隱性教育支出的危害
隱性教育支出汙染了教育的初衷,有著極大危害,這種危害不僅針對個人和家庭,也針對國家和社會,不僅危害在當下,也危害將來。
損害人才培養選拔:教育的初衷是公平公正的培養選拔人才,為社會化大分工做人才輸出,隱性教育支出增大了教育成本,把一些人擋在了教育改變命運的門外。損害人民幸福信任:老百姓把教育視為壓在頭頂的大山,支出高額的費用,影響了生活質量,失去了對教育的信任感。損害學生心理健康:學生在這種環境下,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思想品德教育失效,不利於心理健康。損害社會公序良俗:變相收費、吃卡索賄,將教育者的光輝形象降至低谷,損害整體社會秩序。損害政府公眾形象:在學生眼中,老師就是公權力的代表,在家長眼中學校就是政府的代表,隱藏教育支出,間接損害的是政府的公眾形象。明確界定教育領域可商業化(衣、食、住行)和不可商業化(教學、考試)的領域,嚴控資本對可商業化的領域進行野蠻衝撞,嚴禁資本直接介入不可商業化的領域。規範不可商業化領域的創新發展,完善提出創新方案、專家論證、申請、分級審批、分割槽實踐、逐步推廣的流程,禁止拍腦袋出點子、拍桌子拿好處、拍屁股不認賬的亂象。關心學校管理者,尤其是教師群體疾苦,工作上為他(她)們減負,重點糾治“無效會議、無效文電、無效指標、無效評比”,把寶貴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生活上提高待遇,增加福利,為他們解決後顧之憂。打通教育者上升渠道,建立管理型和教育型兩條上升通路,減少非教育行業到教育領域任職比例,讓普通教師能夠在兩條通路上良性發展,滿足教育者群裡的自我實現。引導民間資本,設立類似於諾貝爾獎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園丁獎”獎項,兼顧精神和物質獎勵,尤其不能忽視物質獎勵。加強全社會尊師重教及教育者道德提升,重塑教育者整體形象。持續高壓查處教育領域亂象,以危害民族發展興亡的視角,重拳出擊抬高違法亂紀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