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8611425115581ide
-
2 # 使用者6183126106049
安徽省與皖產生聯絡的歷史十分悠久。春秋時期,西周王朝把德高望重的皖伯分封到了天柱山一帶,並且讓他在這裡建立了皖國。皖伯在封地執政期間,體察民情,政績優秀,皖國迅速成為了一個理想的國度。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皖伯便尊稱皖伯為“皖公”,天柱山也被稱為皖山。
明清時期,全國各地徽商遍地,當時的徽文化非常盛行,但是徽文化並不僅限於安徽一帶,它主要來源於安徽歙縣以及江西婺源一帶,這就是安徽簡稱皖而不是徽的原因。
-
3 # 自定義41255867
因為安徽境內有座皖山,而且春秋時期還存在過古皖國,所以安徽簡稱皖。乾隆年間,《清會典》從法律層面確定了順治末、康熙初江南等三省分省的結果,乾隆《清一統志》將江蘇與安徽兩省分開,目錄中已經全部為“以上某某省”。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因境內有皖山、春秋時期有古皖國而簡稱皖。
-
4 # 隨性自由的海洋5Z
據史料記載,在兩千多年前的東周時期,今天的安徽省安慶潛山市是一方小國——皖國。因為當時只是一個小小的諸侯國,所以在戰國時期便成了楚國的疆土。雖然皖國在歷史上並沒有很大的名氣,也沒有很久遠,但是當時皖國的國君也就被稱為“皖公”,在執政期間勤政愛民,國富民強,後人為紀念他的豐功偉績,便將皖山成為“皖公山”,也是古南嶽,現稱為天柱山,安徽簡稱“皖”的由來也是因此而來。
-
5 # 使用者4535394016902
皖 :字從白從完,完亦聲。“白”指日出與日落之間的天色。“完”指“完好”、“完美”。“白”與“完”聯合起來表示“完美的白色”、“無暇的白色”。 “皖”就是明亮美好的意思。
安徽省簡稱“皖”,緣於皖西有綿亙的皖山(天柱山),皖水繞流其間。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西漢之時,衡山王、九江王造反被平息後,在今霍山縣域設皖縣(皖地),在今潛山縣域設潛縣,屬廬江郡。
皖在春秋之時為國名,轄地以今潛山縣為中心,治所不詳(《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皖國。)漢以後沿建皖縣、皖城、皖陽等縣,安慶府舊治潛山為其中心,後古皖又為安慶府境而名。
皖公,安徽省潛山縣的歷史人物,安徽之祖、春秋時期皖國的仁慈君主。皖伯執政時,體察民情,施以德政,政績頗佳,使皖國成為一個理想的國度,皖伯被後人尊稱為“皖公”。後人為紀念他,稱皖山為“皖公山”,並擇址皖山之東南、皖城以西的一座山(後尊稱為“大王山”)建有皖伯廟,亦即“大仙廟”。在潛山縣車軸寺出口處,矗立著一尊巨大的人物雕像。底座下面還寫著“皖國古都”四個大字。
“八皖”作為安徽省的代名詞,常見於詩詞、楹聯作品之中。
那麼安徽省為什麼又可稱為“八皖”呢?
這要從安徽建省說起。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式定省會於安慶府治懷寧(即現在的安慶市)。雍正十三年(1735)以後,安徽省由原管轄的七個府,三個直隸州,增至八個府(即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潁州)和五個直隸州(即滁州、和州、廣德、六安、泗州)。這樣,人們便把擁有八個府的安徽稱為“八皖”。在中國,類似這樣稱謂的還有好幾個省。如福建稱“八閩”,廣西稱“八桂”,湖南稱“三湘”,陝西稱“三秦”等等。
“八皖”一詞為何在詩詞、楹聯中最為多見呢? 主要與詩詞、楹聯需要嚴格對仗有關。宿松縣文昌殿有一副聯:“鑿山外,聳出文峰,星入文昌,八皖文光射牛鬥;大江中,憑臨天塹,勢參天半,一枝天柱拱龍湖”。作者賀欣是前清進士,那時候他就用了“八皖”一詞,可見“皖”或“八皖”作為安徽的簡稱,由來已經很久了。
回覆列表
以境內山名是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
唐大部屬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和淮南西路;元屬江東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安徽省,為安徽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後合併恢復安徽省,省名至今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