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758268474098

    我在這裡探討的是關於人本的哲學問題。凡是哲學,遵循的一定是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的路子。既然要探究人的哲學和教育的哲學,就必須首先搞清楚人的本質和知識的本質這兩個基本的問題,所以我的探討以人為物件,我考慮的是關於人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不瞭解人的本質屬性,對知識就產生不了正確認識,就沒有切實有效的教育方法。

    什麼本體論? 本體論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探討的是一切實在的起源和基質問題。

    小時候,有一個好玩的問題:雞生蛋,蛋生雞,到底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其實,之所以提出了這個問題,首先是本體論中的物質觀出現了錯誤。在問題中,提問者把雞和雞蛋對立成了兩個事物。當然,如果只看物質表象,對立成兩個事物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是探究物質實在的起源的本體範疇,這樣的問題就有些不合適了。在生物學範疇內,雞與雞蛋是同一個事物,彼中有此,此中有彼,雞與雞蛋都是某種物質的全息影象。

    有人可能有疑問,雞隻有一隻,雞蛋卻有無數枚啊?對不起,這個東西——我們暫且不稱呼其雞或者雞蛋了——這個東西就是這樣一個可以有數量變化,可以有不同面貌的的事物運動形式。在西遊記中,每一根毫毛都可以是孫悟空。現代生物學研究也證明了古人的想象不都是異想天開,雞與雞蛋都不是這種東西的本體,在生物學範疇內,這個東西的本體是一種由碳基蛋白質構成的DNA。目前,我們所理解的大多數生物形式都是碳基的,並且也不敢肯定是否有無其他基質的生物形式,比如矽基生命。好多科學家一直在猜想,可能有矽基的外星生物。

    有人可能還是問,離了公雞也不行啊?這個更容易解釋,不管公雞、母雞還是雞蛋,他們都是這種DNA運動機制中地不同階段、不同形式,我們把DNA運動稱之為生物活性。一種生物在生命延續期間有著形式和數量的變化,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如果我們暫時忽略公雞、母雞、雞蛋,以及這隻公雞、那隻母雞,這枚雞蛋和那枚雞蛋的個性存在,而把這所有的相關東西看做是一個共同的存在的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還存在嗎?如果我們再把這個共同的存在納入更大的系統來審視,一定還會得到更深刻的結論。

    譬如一棵樹,什麼是一個樹?我們暫時把種子階段定位成某棵樹的零維階段,那麼一棵完整的樹體就是某棵樹的二維,樹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群落環境就是某棵樹的三維,某棵樹的萌發、成長、衰老、死亡就是它的四維。也可以這麼講,離開了其中的任何一維,這棵樹都可以被定義為不存在的。但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我們在定義這棵樹的時候是把種子作為了零維,這不是一定正確的。種子是樹的一部分,這棵樹和那棵樹同樣是植物的一部分,植物又是生物的一部分……這是一個象俄羅斯套娃似的認知過程,每每對於事物的哲學認知遞進一層,我們對於這棵樹的定義就深入一層,隨之而來的未知世界就出現了新的空間。

    我們為什麼要仍舊探究事物實在的本體這麼務虛的問題?因為只有明確了事物本質,我們才能形成正確的認識論,有了正確的認識論,我們才能尋找到利於人類生存的更強大的工具。

    人的本質是什麼?目前為止恐怕沒人能正確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中國有著人類歷史上最為久遠的一脈相承的文化傳承,古人解讀《易》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八卦。古人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無極,現代人認為是奇點或者暗物質,把這些還某沒有觀測到的東西看作自然的本質,約等於沒說,這是迴避了自然本質是什麼的問題。但也可以看做這是為人的思想規定了一個起點,就像我們規定數量關係那樣。

    人最大的收穫是觀察到了自然的“變化”,也就是易,變化是自然的屬性特徵,並且這種變化的外在形式是時間、空間和物質形式的多樣性存在,或者說,時間、空間和物質多樣性是變化屬性存在的鐵證。古人在沒有能力驗證自然本質的條件下,僅僅掌握了自然變化的規律就已經能解決一些迫切的問題了。

    即使到了近現代,人仍然不能回答自然的本質的問題。牛頓開創的運動力學就是繼續承認自然的基本屬性是變化,並試圖用力來解釋自然變化的基本規律,《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用變化來歸納現象,用力學來歸因,用數學來定性、量,還是《易》固有的路子和手段。後來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也還是繼續這樣的路數和手段。我認為近現代西方自然哲學大家們的理論都偷師於《易》。《易》出現的具體時間和主體已經久遠的不可考證,即使其中蘊含的原理和手段也沒有人能完全把握,他的萬丈光芒卻照亮著一代代智者思想進步的旅程。

    我把人的本質特徵歸納為四個屬性。他們分別是:自然屬性、身心屬性、社會屬性、和智慧屬性。

    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有三個結論。1,勞動是人的本質。2、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質。

    1.勞動是人的本質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中,提出人的本質有兩個層次的觀點:一是“人的一般本性”,即一切人所共有的本性,我們把它稱為人的一般本質;另一個是“每個時代歷史地發生了變化的人的本性”,即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和同一歷史時期處於不同社

  • 2 # 13309580675

    我在這裡探討的是關於人本的哲學問題。凡是哲學,遵循的一定是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的路子。既然要探究人的哲學和教育的哲學,就必須首先搞清楚人的本質和知識的本質這兩個基本的問題,所以我的探討以人為物件,我考慮的是關於人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不瞭解人的本質屬性,對知識就產生不了正確認識,就沒有切實有效的教育方法。

  • 3 # 使用者2079539125203

    人力 Man:員工是企業所有品質作業、活動的執行者。

    裝置 Equipment:機器裝置、工模夾具是生產現場的利刃。

    材料 Material: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材料品質問題往往是現場品質異常的主要原因。

    方法 Method:企業文化、行事原則、技術手段、標準規範等等構成企業的Know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既便宜,高階感又足的女裝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