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拘無束的莉尼

    我認為說的有道理。我父母五個子女,人老了,三個兒子兒媳沒有一個人伺候過他們一天,也沒有一家接他們去照顧過。是老人僱人照顧的。還有我和我妹妹輪流去招呼。兒女雙全有什麼用呢?我們老了,我的孩子們有空回來看看就不錯了。我沒指望他們。

  • 2 # 孟家超市

    一代人是一代人的生活,代溝是兩代人相處的障礙,尤其是老人,不要把自己一生遺憾,變成對孩子的期待,更不要希望孩子活成理想中自己的樣子,過多的干預孩子的生活,自己累,孩子也煩,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在孩子成長時對期的教育培養,而不是時過境遷後,過份的期待,言傳不如身教,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子女,所以要求孩子時,首先為人父母者要省視自己,這樣兩代人才能更好的彌合代溝,交流也會更順!

  • 3 # 安於一偶

    儘管子女與自己具有血緣關係,但儘量保持血濃於水的態度、萍水相逢的期望。

    第一,血濃於水的態度

    正如當下華人所有的父母對待子女一樣,盡心盡力養育孩子,使孩子儘可能成龍成鳳。這是責任,也是義務,義不容辭,毫無質疑,不難理解。

    第二,萍水相逢的期望

    抱著萍水相逢的期望在於正確處理倆輩人之間的關係。這個期望區間是指孩子成家立業之後,而非成家立業之前。也是本題意所指。如果沒有理解錯的話,“人老了,不要對子女抱有過高的期望”,是指人老年後凡事靠孩子的想法。之所以提出如上觀點:

    一是不要有“養兒防兒”的想法。法律上,傳統文化角度,都有養兒防老的說法。但目前事實上根本做不到。現狀是子女有孩子,需要工作、需要養家餬口,還有四個老人,想象子女的負擔,就別指望子女養你。

    二是抱著一顆養育子女就是盡社會義務的姿態。有些人認為養兒防老,投入產出,這是錯誤的。應為盡社會義務。千萬不要有投入產出的思想。當下為何有些人處理不好家庭與子女的關係,在於總是認為:養你這麼大了,你得回饋。導致與子女關係尷尬。

    如果抱有萍水相逢的期望,反而會處理好一切矛盾。子女比較忙,他有空來看你,你像外人一樣感謝,子女也感到高興。子女高興,你也高興,其樂融融。如果把子女看你是必須的,那麼必然導致你心裡不舒服。子女即使來看你,你也沒好氣數落他,導致彼此都不高興。至於自己怎樣養老,儘量自力更生吧。走一步看一步,辦法總比困難多。

  • 4 # 就是不平衡

    不要對任何人有期望,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結局就是自己受傷害,只期望自己健健康康的活到最後躺那走了就是最大的幸福。

  • 5 # 苗姥姥愛生活

    別說期望高低,再孝順的子女也得有孝順的能力和條件。父母子女離得近,子女也有足夠的時間,相信大多數子女一定會在父母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的。如果雙方天南海北,時間又不允許,縱有孝心又能如何?所以,老來老去的,還是得主要靠老伴靠自己,而且,千萬要有個好身體。

  • 6 # 勇敢的松鼠na

    是這樣的。作為老人,活了一輩子,見識了世界的方方面面,對人性應該有透徹的理解。子女也是人,也具備人性的共性,那就是:人,都是自私的,都是把自己放在首位的。

    所以,不要幻想你的孩子是例外,把你看得比他自己還重要。老了,就要自強自立,不要產生依賴孩子過晚年的心理,而是要準備好自己度過晚年的基本條件:一,有自己的房子,不要跟孩子住在一起。二,有健康的身體,不能整天病病怏怏地拖累人家。三,有足夠的經濟保障,夠吃夠喝有存款,不向孩子伸手要資助。四,最最重要的,有健康樂觀的心態,不為年老而悲觀失望,此刻是你人生的黃金時期,沒有了童年的無知,青年的迷茫,成年的負擔,不用上班與人周旋,幹種種自已不愛幹卻不得不幹的事情,年輕人是多麼羨慕你此刻的輕鬆愜意的生活,可千萬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所以,老年後過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正確的思想認識觀念,錢反而不是第一位的,健康的老人花錢是很有限的,一般的退休工資足可以滿足需要了。但思想認識不到位,有金山銀山也過不好。

  • 7 # 海海147035523

    一:人老了,能自己做的事、就不要麻煩兒女,別沒事找事、惹麻煩;

    二:人老了,生活不能自理之時、少發火、多忍耐,能吃個現成的飯、有人幫你漿洗衣物,就應該滿足;

    三:人老了,生命住院、一切聽從兒女及醫護人員的,不要瞎嚷嚷、遭人討厭;

    四:人老了,別忘記、久病床前無孝子,別太自以為是、去苛求於他人;

    五:人老了,能睡上一覺、不知不覺的“西歸”而去,那就是你燒了高香、老天爺送你的福份;

  • 8 # 儒雅石榴樹

    現代社會,特別是獨生子女一代,他們大多從小備受寵愛,學業壓力大,生活自理能力差。長大成人後,就業與事業壓力,生活重擔都存在。做老人的,我們非常理解他們的處境。所以,對子女不能要求過高,否則是自尋煩惱。只要他們能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或者事做,能結婚,生不生子都無所謂,照顧好小家就不錯了!至於靠子女養老的想法,只能是美好的願望。子女過的好,可以常聯絡,常回家看看;過的差些,還得老人給點經濟補貼或生活上的幫助!到我們不能動的那天,就期待著社群養老或進養老院了!

  • 9 # 三十八年教齡的孫老師

    此話非常正確,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儘管充滿著無限的心酸,卻也無可奈何,因為現實就是這樣的,不能抹殺,也無法抹殺。

    “上往下親,下對上冷。”這是一切動物的共性。孩子是母親的心頭肉,兒子是父母親的寶貝,並有“大寶”、“二寶”之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這都是說得“上往下親”。“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淚,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這說的是母愛。“人間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嚐了三分;生活的苦澀有三分,你卻吃了十分”,這是說的父愛。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是想盡辦法滿足孩子的一切需要,甚至不惜性命保護著孩子;孩子長大成家立業了,父母不向孩子提出任何要求,生怕給孩子增加負擔、添麻煩,甘願忍受著一切委屈、困難。

    反過來,兒女對父母怎麼樣?從“親”字角度講,不及父母對他的萬分之一。父母有點錢,兒女還好一點,平時打個電話,逢年過節,還回來看望一趟;這已經很不錯了。如果父母晚年沒點積蓄,生活全靠兒女接濟,那麼兒女就會視作負擔、累贅,即便嘴上不說,心裡也滿是抱怨,甚至恨不能盼你早點死。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不管你久病不久病,只要你沒錢,就基本沒有孝子了。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說的是羊羔、烏鴉孝順。烏鴉是不是反哺?沒有見過,不便多言。但“羊羔跪乳”是見過的,而且經常目睹,“羊羔跪乳”絕對不是怕母親乳房疼,於是跪下吃奶。羊羔跪下吃奶,是能用上力,更帶勁吮吸母親的乳房,至於母親疼不疼,它才不管呢。豬崽吃奶時,母親總是在地上躺展,把所有的乳頭都袒露出來,七八個小傢伙爭著像螞蝗一樣地吮吸母親的乳房,絲毫不顧及母親疼與不疼。所以,“羊羔跪乳”和“豬崽趴乳”一樣,是隻為了自己更好地吃到奶,並不是對母親的感恩、疼惜。

    從“親”的結果來看,也註定了“上往下親,下對上冷”。父母親撫養孩子,孩子一天比一天長大,給父母親的是希望;兒女贍養父母,父母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無論盡了多大的孝心,但結局是死亡,也就是給孩子的是失望。給人失望的事情總是沒有多少人願意去幹;即使沒辦法去幹,也沒有多少熱情、多大積極性。這便是題主所說的“人老了,不要對子女抱過高的期望,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當然,現代社會生活快節奏,兒女各奔前程,壓力山大,再加上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已經每天忙得焦頭爛額,還能有多少閒暇來孝順父母呢?“常回家看看”更成了奢望。這也是“人老了,不要對子女抱過高的期望”的一大原因。還有,有些兒女活得特別滋潤,順風順水,因此,不懂得母親倚門望子的痛苦,也不會把父母放在心上。

    所以,人步入老年後,儘量自己積蓄點錢,不要麻煩兒女,多保重身體,少生病,活得好一點。最好是住到養老院或幸福院中去,左鄰右舍都是老年人,有共同語言可談,不至於因為過度寂寞而生出病來;而且遇到頭疼腦熱,也可以互相照應一下,給打個120急救電話。另外,如果不幸全身癱瘓,也不要緊得賴在床上不走,給人家兒女添麻煩,要自己想最徹底的辦法解決。那樣,還能贏得兒女的幾絲眼淚,也算是兩利兩好。

    《紅樓夢》跛足道人云:“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其實孝順兒孫還是有的,不過是百不足一,像《二十四孝圖》中“老萊”那樣的孝子更是絕無僅有。當然,特別忤逆的兒孫也少,處於中間的居多。

    2022.9.29

  • 10 # 冬去春來123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對誰都一樣,自己的子女也不例外,這是肯定的。我們這一代人尤其如此。有人說我們是最後一代孝順父母的子女,是第一代被子女拋棄的父母,這種說法雖然有點絕對,但是不無道理。時代變了,環境變了,家庭的單位越來越小。不像原來的大家庭,人越多越好,最好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人們追求的。現在家庭越來越小,三口之家,兩口之家,一個人的也不少。成年人都要有自己的生活,誰也不願意和父母在一起。孩子結婚之後,就和原生家庭脫離,就是兩家人了。這時候如果父母思想轉變不過來,就會很傷心。我兒子怎麼不來看我,我生病怎麼不來照顧我。我為他付出這麼多,怎麼會養出一個白眼狼。

    這時候父母需要儘可能地降低期待,自己心裡才能平衡。否則就會非常失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以前聽別人說外國的孩子不和父母在一起,過節也就是寄個賀年卡,很不理解,現在漸漸理解了,也許這就是社會的發展趨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蝦湯的做法大全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