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沒有絕對,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如果純粹從邏輯角度來推,那拿破崙勝的機率大些。
首先從戰場和時間來分析,
都知道蘇沃洛夫1800年就被上帝徵用了,所以兩人最有可能交手的地方只有1799年的義大利。
那麼從兩人在義大利的表現如何呢?
拿破崙1798年去遠征埃及了,錯過了與蘇沃洛夫交手的機會,當時法國的義大利軍團,舍雷爾有6.2萬,麥克唐納有5.4萬,加起來也不足12萬,而蘇沃洛夫統率的聯軍有9萬,加上義大利的14.5萬奧軍,聯軍在義大利的總兵力將近25萬,人數是法軍的兩倍還多,火炮是三倍,在多出10萬多人的優勢下只要不是特別差勁的將領一般都會贏,因此蘇沃洛夫拿下義大利算不上什麼豐功偉績。
而拿破崙1796年面對奧軍和皮埃蒙特軍始終是處於劣勢的,當然這個劣勢指的不一定是兵力,但義大利有很多場戰役拿破崙確實是是以少勝多,另外拿破崙在巴薩諾和卡爾蒂羅埃被阿爾文奇小敗了兩次,這確實是軍事失誤,之前他一路擊敗了博利厄、科利、維爾姆澤和剋日達諾維奇,所以面對阿爾文奇這個稍微強點的對手可能忽略了對對方的瞭解。但完全兩次小敗很快就被兩次大勝所挽回,橫掃義大利的速度不比1799年的蘇沃洛夫慢,而且論作戰條件的話,拿破崙在前期處於劣勢,後期也沒多大優勢,但蘇沃洛夫則始終佔據著絕對優勢。從這點看拿破崙就比老蘇強。
另外更正一個不知是哪個小白經常散佈的謠言:蘇沃洛夫在義大利擊敗了法軍兩個名將儒貝爾和馬塞納,甚至差點俘虜了馬塞納[元帥]?!
第一,那時馬塞納還不是元帥,從這點就能證明散佈謠言的是個不懂厲害只會嘴炮的小白。
第二,儒貝爾早在8月13日與貝勒加德率領的奧軍作戰時就陣亡了,根本沒與蘇沃洛夫交手。
第三,蘇沃洛夫沒有擊敗過馬塞納,兩人只有在蘇黎世會戰時有過一次交手,這場戰役要具體說下:
首先蘇黎世會戰是馬塞納贏了,而且是以少勝多,這點肯毋庸置疑,這是馬塞納的成名戰,輸了怎麼成名?而且如果輸了的話聯軍就打到巴黎去了,波旁王朝就復辟了,也不會有後來的第一帝國。
其次,蘇黎世會戰蘇沃洛夫並不是主帥,只是作為援軍,到戰場較晚,目的是襲擊馬塞納的側翼。科爾扎科夫是會戰中聯軍的主帥,他在瑞士的部隊只有3.5萬,但其四周都有援軍,卡爾大公在萊茵戰線擊敗儒爾當後,派霍茨率領1.8萬南下進入瑞士,蘇沃洛夫解決義大利後,率3萬俄軍北上進入瑞士,到此時,聯軍實際投入蘇黎世會戰的兵力已超過8萬,而馬塞納的瑞士戰線原有3萬,後來整理舍雷爾和儒爾當的殘兵後增加到6萬,但相比聯軍依舊是處於劣勢。蘇沃洛夫的3萬人主要是襲擊馬塞納的側翼,而法軍負責側翼掩護任務的是萊柯布的1.3萬人,但實際上莫里託分出了5千去掩護蘇爾特的側翼,所以實際擊敗蘇沃洛夫3萬大軍的是萊柯布的7千人。
因此這場戰役其實不算蘇沃洛夫與馬塞納的較量,而是馬塞納與科爾扎科夫大較量,萊柯布與蘇沃洛夫小較量。
另外還有一種謬論是萊柯布沒有打敗蘇沃洛夫,只是擋住了,蘇沃洛夫最終的失敗是在馬塞納與蘇爾特分別解決掉了科爾扎科夫和霍茨後來支援萊柯布才贏。這種解釋分明就是強詞奪理,萊柯布本來的任務就是阻擊蘇沃洛夫,為主力部隊爭取時間,而他從23號到30號僅僅憑藉兩個不滿編旅阻擋了4倍於己的3萬俄軍長達一星期之久,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這不是勝利是什麼?
綜上所述:這一時期蘇沃洛夫是遠遠不及拿破崙的,我承認蘇沃洛夫是個優秀的將領,但他的主要輝煌成就都在對土耳其的戰爭中,在與法國打仗時沒有過什麼佳績,要知道與法國作戰時他已經70歲了,已經是英雄暮年了,而此時拿破崙剛剛猛虎出籠,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PS:拿破崙時代無論法軍還是反法國家都有不少出色的將領,何必要拿一個跨時代老將來比?時代不一樣,戰術思想都不一樣。
PS又PS:庫圖佐夫並不比拿破崙強,首先庫圖佐夫打敗拿破崙是靠堅壁清野戰略,而這個戰略並不是他提出的,而是巴克萊一直在用,只不過巴克萊運氣不好,而庫圖佐夫正好在最後撿了個漏。其次,庫圖佐夫在克拉斯內擊敗拿破崙時靠得是巨大的兵力優勢,而且當時撤退中的法軍根本無心戀戰,而二人在兵力相當時僅有一次博羅季諾一次交手,而且是拿破崙完勝
歷史沒有絕對,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如果純粹從邏輯角度來推,那拿破崙勝的機率大些。
首先從戰場和時間來分析,
都知道蘇沃洛夫1800年就被上帝徵用了,所以兩人最有可能交手的地方只有1799年的義大利。
那麼從兩人在義大利的表現如何呢?
拿破崙1798年去遠征埃及了,錯過了與蘇沃洛夫交手的機會,當時法國的義大利軍團,舍雷爾有6.2萬,麥克唐納有5.4萬,加起來也不足12萬,而蘇沃洛夫統率的聯軍有9萬,加上義大利的14.5萬奧軍,聯軍在義大利的總兵力將近25萬,人數是法軍的兩倍還多,火炮是三倍,在多出10萬多人的優勢下只要不是特別差勁的將領一般都會贏,因此蘇沃洛夫拿下義大利算不上什麼豐功偉績。
而拿破崙1796年面對奧軍和皮埃蒙特軍始終是處於劣勢的,當然這個劣勢指的不一定是兵力,但義大利有很多場戰役拿破崙確實是是以少勝多,另外拿破崙在巴薩諾和卡爾蒂羅埃被阿爾文奇小敗了兩次,這確實是軍事失誤,之前他一路擊敗了博利厄、科利、維爾姆澤和剋日達諾維奇,所以面對阿爾文奇這個稍微強點的對手可能忽略了對對方的瞭解。但完全兩次小敗很快就被兩次大勝所挽回,橫掃義大利的速度不比1799年的蘇沃洛夫慢,而且論作戰條件的話,拿破崙在前期處於劣勢,後期也沒多大優勢,但蘇沃洛夫則始終佔據著絕對優勢。從這點看拿破崙就比老蘇強。
另外更正一個不知是哪個小白經常散佈的謠言:蘇沃洛夫在義大利擊敗了法軍兩個名將儒貝爾和馬塞納,甚至差點俘虜了馬塞納[元帥]?!
第一,那時馬塞納還不是元帥,從這點就能證明散佈謠言的是個不懂厲害只會嘴炮的小白。
第二,儒貝爾早在8月13日與貝勒加德率領的奧軍作戰時就陣亡了,根本沒與蘇沃洛夫交手。
第三,蘇沃洛夫沒有擊敗過馬塞納,兩人只有在蘇黎世會戰時有過一次交手,這場戰役要具體說下:
首先蘇黎世會戰是馬塞納贏了,而且是以少勝多,這點肯毋庸置疑,這是馬塞納的成名戰,輸了怎麼成名?而且如果輸了的話聯軍就打到巴黎去了,波旁王朝就復辟了,也不會有後來的第一帝國。
其次,蘇黎世會戰蘇沃洛夫並不是主帥,只是作為援軍,到戰場較晚,目的是襲擊馬塞納的側翼。科爾扎科夫是會戰中聯軍的主帥,他在瑞士的部隊只有3.5萬,但其四周都有援軍,卡爾大公在萊茵戰線擊敗儒爾當後,派霍茨率領1.8萬南下進入瑞士,蘇沃洛夫解決義大利後,率3萬俄軍北上進入瑞士,到此時,聯軍實際投入蘇黎世會戰的兵力已超過8萬,而馬塞納的瑞士戰線原有3萬,後來整理舍雷爾和儒爾當的殘兵後增加到6萬,但相比聯軍依舊是處於劣勢。蘇沃洛夫的3萬人主要是襲擊馬塞納的側翼,而法軍負責側翼掩護任務的是萊柯布的1.3萬人,但實際上莫里託分出了5千去掩護蘇爾特的側翼,所以實際擊敗蘇沃洛夫3萬大軍的是萊柯布的7千人。
因此這場戰役其實不算蘇沃洛夫與馬塞納的較量,而是馬塞納與科爾扎科夫大較量,萊柯布與蘇沃洛夫小較量。
另外還有一種謬論是萊柯布沒有打敗蘇沃洛夫,只是擋住了,蘇沃洛夫最終的失敗是在馬塞納與蘇爾特分別解決掉了科爾扎科夫和霍茨後來支援萊柯布才贏。這種解釋分明就是強詞奪理,萊柯布本來的任務就是阻擊蘇沃洛夫,為主力部隊爭取時間,而他從23號到30號僅僅憑藉兩個不滿編旅阻擋了4倍於己的3萬俄軍長達一星期之久,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這不是勝利是什麼?
綜上所述:這一時期蘇沃洛夫是遠遠不及拿破崙的,我承認蘇沃洛夫是個優秀的將領,但他的主要輝煌成就都在對土耳其的戰爭中,在與法國打仗時沒有過什麼佳績,要知道與法國作戰時他已經70歲了,已經是英雄暮年了,而此時拿破崙剛剛猛虎出籠,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PS:拿破崙時代無論法軍還是反法國家都有不少出色的將領,何必要拿一個跨時代老將來比?時代不一樣,戰術思想都不一樣。
PS又PS:庫圖佐夫並不比拿破崙強,首先庫圖佐夫打敗拿破崙是靠堅壁清野戰略,而這個戰略並不是他提出的,而是巴克萊一直在用,只不過巴克萊運氣不好,而庫圖佐夫正好在最後撿了個漏。其次,庫圖佐夫在克拉斯內擊敗拿破崙時靠得是巨大的兵力優勢,而且當時撤退中的法軍根本無心戀戰,而二人在兵力相當時僅有一次博羅季諾一次交手,而且是拿破崙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