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322623125258957

    “萬物無遁情”出自:《詩書吟》 宋 邵雍 詩詞正文: 畫筆善狀物,長於運丹青。 丹青人巧思,萬物無遁形。 詩畫善狀物,長於運丹誠。 丹誠入秀句,萬物無遁情。 詩者人之志,言者心之聲。 志因言以發,聲因律而成。 多識於鳥獸,豈止毛與翎。 多識於草木,豈止枝與莖。 不有風雅頌,何由知功名。 不肯賦比興,何由知廢興。 觀朝廷盛事,壯社稷威靈。有湯武締構,無幽厲欹傾。 知得之艱難,肯失之驕矜。 去巨蠹奸邪,進不世賢能。 擇陰陽粹美,索天地精英。 籍江山清潤,揭日月光榮。 收之為民極。著之為國經。 播之於金石,奏之於大庭。 感之以人心,告之以神明。 人神之胥悅,此所謂和羹。 既有虞舜歌,豈無臯陶賡。 既有仲尼刪,豈無季札聽。 必欲樂天下,舍詩安足憑。 得吾之緒餘,自可致昇平。

  • 2 # 使用者9397021862136

    《莊子》言“萬物無足以撓心故靜”,並提出“心齋”、“坐忘”之法。

    先秦儒家持積極有為的人生態度,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和氣概,主靜之說,未遑思及。

    主靜說之歷史

    “主靜”之說源自道家老、莊思想,《老子》有“致虛極,守靜篤”,“歸根曰靜”,“清淨為天下正”之語,《莊子》言“萬物無足以撓心故靜”,並提出“心齋”、“坐忘”之法。《齊物論》所記南郭子綦隱几而坐,嗒焉喪我,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為靜坐觀空之始。後佛、道二教祖之,立為課程,屏居靜修參禪入定,為修心養性之基本方法。

    儒家“主靜”之說始自宋初,周敦頤《太極圖說》有“定之以仁義中正而主靜,立人極焉”之語,隨之,二程以“靜坐”教法演為故事,傳至羅從彥、李侗,每教人於靜坐中“看喜怒哀樂未發以前氣象”,學者遂以此為單提口訣,靜坐觀心。朱熹見程門弟子多流入禪,遂遵程頤晚年之訓,“少說靜,只說敬”。至是,理學中人流入禪者漸少,但又有耽於讀書考索名物之弊。此段歷史正如明代陳獻章所概括:

    “伊川先生每見人靜坐,便嘆其善學。此一靜字,自濂溪先生‘主靜’發源,後來程門諸公遞相傳授,至於豫章、延平尤專提此教人,學者亦以此得力。晦翁恐人差入禪去,故少說靜,只說敬,如伊川晚年之訓。此是防微慮遠之道。然在學者,須自度量如何,若不至為禪所誘,仍多著靜,方有入處。若平生忙者,此尤為對症之藥。”(《明儒學案·白沙學案》)

    明初學界為朱學所壟斷,陳獻章打破“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的思想僵化局面,直溯周子,倡言“主靜”,主張“靜坐養出端倪”,以此竦動學者,遂啟明代“主靜”思潮之先河。繼而王學崛起,王守仁被貶貴州龍場驛,中夜靜坐,忽大呼悟道,而後居滁陽,多教學者靜坐,一時頗收近效,久之漸有喜靜厭動流入枯槁之病,因此他到江西以後單提“致良知”一句,直指本體,令學者言下有悟。他說:

    “吾昔居滁時,見諸生多務知解,無益於得,姑教之靜坐,一時窺見光景,頗收近效。久之,漸有喜靜厭動流入枯槁之病,故邇來只說致良知,良知明白,隨你去靜處體悟也好,隨你去事上磨鍊也好,良知本體原是無動無靜的,此便是學問頭腦。”(《明儒學案·姚江學案》)

    王守仁為思想界之鉅子,其人坐而論道,起而能行,他雖重視“靜處體悟”,但也不遺卻“事上磨鍊”,因此其思想體系雖傾向“主靜”,卻未偏言“主靜”。王守仁去世後,王門中陡興“主靜”之說,聶豹掀其波,羅洪先助其瀾,同門中王畿、黃弘綱、陳九川、鄒守益、劉文敏等交相責難,聶、羅二人一一申論,執之益堅,羅洪先明確提出:“周子所謂主靜者,乃無極以來真脈絡。”(《明儒學案·江右王門學案》)明末大儒劉宗周為主靜說之殿軍,他明確主張:“主靜立極之說,最為無弊。”“學問宗旨,只是主靜。”(《明儒學案·蕺山學案》)

  • 3 # 優雅山丘4q

    出自——莊周 莊子“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撓心者,故靜也”。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1]。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豐富奇特,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寫得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其作品收錄於《莊子》一書,代表作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

    據傳莊子嘗隱居南華山,卒葬於彼,故唐玄宗天寶初,被詔封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亦因之被奉為《南華真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備與曹操的衣帶詔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