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於精,不貴於多。
見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這兩句大意是:軍隊重要的是精銳,而不在於數量的多寡。士兵數量的多少,與戰鬥力強弱並無必然聯絡;相反,軍隊龐大,行動遲緩,軍需供應困難,反而會削弱戰鬥力。所以名將治兵,寧要少而精,不肯統領多而龐雜的軍隊。
欲人勿惡,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東周列國志名言語錄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三回。惡(wù誤):厭惡。自美:自身的行為端正美好,無可指責。自信:自己信守誓約。這幾句大意是:要想別人不厭惡自己,必須自己先完美;要想別人不懷疑自己,必須自己先守信。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常常深感別人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理解自己,因而失望、煩惱、抱怨.卻忘了檢查檢查自已是否一切都做得很得體。這幾句則要求自己首先從自身做起,再反過來要求別人。這種態度,無疑是正確的,值得我們借鑑。可供論述嚴於律己的道理時引用。
怒中之言,必有洩漏。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六回。這兩句大意是:發怒時說的話,一定有機密會洩漏出來。這是從心理習性的角度,分析人在發怒時的心理特徵及其後果。一個人平時十分謹慎,但發起火來,心情激動,大腦發熱。平時不肯說的機密都會說出來,平時不會作的事也會作出來。林則徐就曾以“制怒”二字作為座右鉻提醒自已,這是十分有道理的。以此勸誡人注意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不要隨意發怒,尤其是在別人故意惹你發怒時,更要冷靜地想一下應如何辦。
慢人者人亦慢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二回。慢:輕慢。本句大意是:輕慢別人的人,別人也會輕慢他。俗話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反之,對別人輕慢無禮,自然不會受到別人的敬重。論社交關係、文明禮貌時,可以引用。
忙者不會,會者不忙。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忙:忙亂無所措。會:會做事。這兩句大意是:遇事忙亂無措的人不會做事,會做事的人不會忙亂無措。人往往是這樣:遇事忙亂的人,往往是沒有經驗或才能,不得要領,不知如何應付;而會做事的人,對於所面臨的事情心中有數,應對自如,穩操勝券,自然也就不忙亂。這兩句正反見義,也可單作“會者不忙”。
天下之事,理勝力為常,力勝理為變。 東周列國志好句摘抄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三回。理:公理。力:強權。常:正常。變:變異,反常。這幾句大意是:天下的事情,公理戰勝強權是正常的,而強權戰勝公理則是反常的。天下事都要講究一個公理,因為公理代表著大多數人的觀點,符合大多數人的意志和利益,而強權則總是代表著少數人的意志和利益。所以,公理戰勝強權,是正常的;而強權雖然有時也會一時得逞,終究是不長久的,不正常的。從天下發展的大勢來看,公理終究是要戰勝強權的。這幾句多用來說為人處世要講公理,不可一味恃強欺人。
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之勝負在理。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四回。一時:短時間的,暫時的。千古:長久的。這兩句大意是:短時間勢力的強弱可能會取決於權力的大小,但長久的勝負卻取決於公理。公理總是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援的,公理也總會戰勝強權的。雖然在某些時候,公理的力量可能會弱一些,而強權的力量可能會強一些,但這隻能是暫時的現象,因為得到大多數人支援的公理終究會強大起來,並最終戰勝強權。這兩句多用於告誡人們不要憑一時之強力取勝,也可用於說明公理最終是要戰勝強力的。
貪則多失,忿則多難,急則多蹶。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六回。貪:貪婪。忿:憤怒。蹶(jué決):失敗,挫折。這幾句大意是:貪婪就會多犯過失,憤怒就會多有災難,急躁就會多受挫折。貪婪、易怒和急躁都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和錯誤。可用於勸誡修身。
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潤,非一流之歸也。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六日。這兩句大意是:大廈的建成,不只靠一棵樹的木材;大海的滋潤,不單憑一條水流的匯歸。大廈需眾材,海潤要百川,事成集眾謀,學成採百家。可用於說明謀事、為學的道理。
是是非非,號為信史。 東周列國志名言語錄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是是:肯定正確的。非非:指責錯誤的.倍史:真實可信的史書。這兩句大意是:一部史書,必須作到肯定正確的,批評錯誤的,才能號稱“信史”。這兩句從正面強誦修史者不能簡單地、機械地複述歷史,而要對各種歷史現象、歷史事件作出判斷,表明見解。可供論述修史的原則及評判史書的成就高下時引用。
要為天下奇男子,須歷人間萬里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四回。奇男子:才幹特別出眾的偉人。這兩句大意是:要想成為名揚天下的男子漢、大丈夫,就必須經歷人間曲折漫長的道路。要成就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就必須奮力拼搏,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天下偉人莫不如此。作昔將這種艱苦鬥爭喻為“萬里程”,是既形象而又恰當的。可供勉勵青少年樹雄心、立壯志時引用。
劍老無芒,人老無剛。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二回。這兩句大意是:劍陳舊了就沒有鋒芒,人老了就失去了剛強。兩句以“劍老無芒”作喻.說明人老了就會失去年青時鋒芒畢露的剛強,變得柔弱怯懦起來。可用於表現老年人自謙,自嗟或嘆老的感情。
見勢不趨,見威不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趨:趨奉。惕:懼怕。這兩句大意是:見到有權勢的不去依附趨奉,見到有威嚴的不膽怯懼怕。~二句以準確精警的語言,指出一個正直不阿.守正剛強的人應具有的品質。作者認為,為人應自尊自重,不卑不亢,決不能趨炎附勢,阿諛奉承,賣身求榮;為人應“不為嶮怯”(見蘇轍《是氏涪然堂記》),“不避死義”(見王通《文中子·禮樂》)。決不能見風使舵,變節賣身,用別人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此二句簡捷明快,一針見血,可用以勸勉青年人應敢於堅持真理,不隨聲附和,不做風派人物。
其一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其二
卜世雖然八百年,半由人事半由天.綿延過歷緣忠厚,陵替隨波為倒顛.
六國媚秦甘北面,二週失祀恨東遷.總觀千古興亡局,盡在朝中用佞賢.
另外《列國歌》有一定史料參考價值,用來簡單地記憶各主要國家的源流不錯
東遷強國齊鄭最,荊楚漸橫開桓文,
楚莊宋襄和秦穆,迭為王霸得專征.
晉襄景悼稱世霸,平哀齊景思代興.
晉楚兩衰吳越進,闔閭句踐何縱橫?
春秋諸國難盡數,幾派源流略可尋.
魯衛晉燕曹鄭蔡,與吳姬姓同宗盟.
齊由呂尚宋商裔,禹後?越顓頊荊.
秦亦頊裔陳祖舜,許始太嶽各有生.
及交戰國七雄起,韓趙魏氏晉三分.
魏與韓皆周同姓,趙先造父同嬴秦.
齊呂改田即陳後,黃歇代楚熊暗傾.
宋亡於齊魯入楚,吳越交勝總歸荊.
周鼎既遷合從散,六國相隨漸屬秦.
兵貴於精,不貴於多。
見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這兩句大意是:軍隊重要的是精銳,而不在於數量的多寡。士兵數量的多少,與戰鬥力強弱並無必然聯絡;相反,軍隊龐大,行動遲緩,軍需供應困難,反而會削弱戰鬥力。所以名將治兵,寧要少而精,不肯統領多而龐雜的軍隊。
欲人勿惡,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東周列國志名言語錄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三回。惡(wù誤):厭惡。自美:自身的行為端正美好,無可指責。自信:自己信守誓約。這幾句大意是:要想別人不厭惡自己,必須自己先完美;要想別人不懷疑自己,必須自己先守信。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常常深感別人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理解自己,因而失望、煩惱、抱怨.卻忘了檢查檢查自已是否一切都做得很得體。這幾句則要求自己首先從自身做起,再反過來要求別人。這種態度,無疑是正確的,值得我們借鑑。可供論述嚴於律己的道理時引用。
怒中之言,必有洩漏。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六回。這兩句大意是:發怒時說的話,一定有機密會洩漏出來。這是從心理習性的角度,分析人在發怒時的心理特徵及其後果。一個人平時十分謹慎,但發起火來,心情激動,大腦發熱。平時不肯說的機密都會說出來,平時不會作的事也會作出來。林則徐就曾以“制怒”二字作為座右鉻提醒自已,這是十分有道理的。以此勸誡人注意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不要隨意發怒,尤其是在別人故意惹你發怒時,更要冷靜地想一下應如何辦。
慢人者人亦慢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二回。慢:輕慢。本句大意是:輕慢別人的人,別人也會輕慢他。俗話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反之,對別人輕慢無禮,自然不會受到別人的敬重。論社交關係、文明禮貌時,可以引用。
忙者不會,會者不忙。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忙:忙亂無所措。會:會做事。這兩句大意是:遇事忙亂無措的人不會做事,會做事的人不會忙亂無措。人往往是這樣:遇事忙亂的人,往往是沒有經驗或才能,不得要領,不知如何應付;而會做事的人,對於所面臨的事情心中有數,應對自如,穩操勝券,自然也就不忙亂。這兩句正反見義,也可單作“會者不忙”。
天下之事,理勝力為常,力勝理為變。 東周列國志好句摘抄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三回。理:公理。力:強權。常:正常。變:變異,反常。這幾句大意是:天下的事情,公理戰勝強權是正常的,而強權戰勝公理則是反常的。天下事都要講究一個公理,因為公理代表著大多數人的觀點,符合大多數人的意志和利益,而強權則總是代表著少數人的意志和利益。所以,公理戰勝強權,是正常的;而強權雖然有時也會一時得逞,終究是不長久的,不正常的。從天下發展的大勢來看,公理終究是要戰勝強權的。這幾句多用來說為人處世要講公理,不可一味恃強欺人。
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之勝負在理。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四回。一時:短時間的,暫時的。千古:長久的。這兩句大意是:短時間勢力的強弱可能會取決於權力的大小,但長久的勝負卻取決於公理。公理總是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援的,公理也總會戰勝強權的。雖然在某些時候,公理的力量可能會弱一些,而強權的力量可能會強一些,但這隻能是暫時的現象,因為得到大多數人支援的公理終究會強大起來,並最終戰勝強權。這兩句多用於告誡人們不要憑一時之強力取勝,也可用於說明公理最終是要戰勝強力的。
貪則多失,忿則多難,急則多蹶。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六回。貪:貪婪。忿:憤怒。蹶(jué決):失敗,挫折。這幾句大意是:貪婪就會多犯過失,憤怒就會多有災難,急躁就會多受挫折。貪婪、易怒和急躁都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和錯誤。可用於勸誡修身。
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潤,非一流之歸也。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六日。這兩句大意是:大廈的建成,不只靠一棵樹的木材;大海的滋潤,不單憑一條水流的匯歸。大廈需眾材,海潤要百川,事成集眾謀,學成採百家。可用於說明謀事、為學的道理。
是是非非,號為信史。 東周列國志名言語錄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是是:肯定正確的。非非:指責錯誤的.倍史:真實可信的史書。這兩句大意是:一部史書,必須作到肯定正確的,批評錯誤的,才能號稱“信史”。這兩句從正面強誦修史者不能簡單地、機械地複述歷史,而要對各種歷史現象、歷史事件作出判斷,表明見解。可供論述修史的原則及評判史書的成就高下時引用。
要為天下奇男子,須歷人間萬里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四回。奇男子:才幹特別出眾的偉人。這兩句大意是:要想成為名揚天下的男子漢、大丈夫,就必須經歷人間曲折漫長的道路。要成就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就必須奮力拼搏,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天下偉人莫不如此。作昔將這種艱苦鬥爭喻為“萬里程”,是既形象而又恰當的。可供勉勵青少年樹雄心、立壯志時引用。
劍老無芒,人老無剛。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二回。這兩句大意是:劍陳舊了就沒有鋒芒,人老了就失去了剛強。兩句以“劍老無芒”作喻.說明人老了就會失去年青時鋒芒畢露的剛強,變得柔弱怯懦起來。可用於表現老年人自謙,自嗟或嘆老的感情。
見勢不趨,見威不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趨:趨奉。惕:懼怕。這兩句大意是:見到有權勢的不去依附趨奉,見到有威嚴的不膽怯懼怕。~二句以準確精警的語言,指出一個正直不阿.守正剛強的人應具有的品質。作者認為,為人應自尊自重,不卑不亢,決不能趨炎附勢,阿諛奉承,賣身求榮;為人應“不為嶮怯”(見蘇轍《是氏涪然堂記》),“不避死義”(見王通《文中子·禮樂》)。決不能見風使舵,變節賣身,用別人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此二句簡捷明快,一針見血,可用以勸勉青年人應敢於堅持真理,不隨聲附和,不做風派人物。
其一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其二
卜世雖然八百年,半由人事半由天.綿延過歷緣忠厚,陵替隨波為倒顛.
六國媚秦甘北面,二週失祀恨東遷.總觀千古興亡局,盡在朝中用佞賢.
另外《列國歌》有一定史料參考價值,用來簡單地記憶各主要國家的源流不錯
東遷強國齊鄭最,荊楚漸橫開桓文,
楚莊宋襄和秦穆,迭為王霸得專征.
晉襄景悼稱世霸,平哀齊景思代興.
晉楚兩衰吳越進,闔閭句踐何縱橫?
春秋諸國難盡數,幾派源流略可尋.
魯衛晉燕曹鄭蔡,與吳姬姓同宗盟.
齊由呂尚宋商裔,禹後?越顓頊荊.
秦亦頊裔陳祖舜,許始太嶽各有生.
及交戰國七雄起,韓趙魏氏晉三分.
魏與韓皆周同姓,趙先造父同嬴秦.
齊呂改田即陳後,黃歇代楚熊暗傾.
宋亡於齊魯入楚,吳越交勝總歸荊.
周鼎既遷合從散,六國相隨漸屬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