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吾心勿失
-
2 # 走走看看想想說說
最近聊天。
說起戰爭年代,二七多歲就當了軍長什麼的。繼續延伸,到了形勢需要時,才真正啟用有能力之人。和平時期呢,往往是有點隨意、按領導意願安排人事。
由此看,不同時期,領導需要的跟隨團隊不同。
題主談及的意思應該是和平時期。
這樣的大背景下,往往是個體的重要性降低、領導的意志重要性升高,帶來的是團體的效率不再是第一位的。
絕對的公平不存在。絕對的公平反而是僵死的,沒有活力的。當然,沒有公平的環境,必然是無序混沌的。
和平時期,一個單元,主要的支撐點就那麼幾個。只要關鍵點有關鍵人支撐,單元就是穩定的。所以,在效率不再是第一重要的情況下,確定關鍵支撐點是領導的首要任務。自然,領導的喜好、方向決定了團體的功效和方向。延伸可至社會。
效率不再是第一的前提下,自然不是能者上,而是領導喜好決定。自然,自我感覺能幹的,或者真的能幹並不是首選,自然帶來不公。
由於關鍵點的支撐,單元自然穩定,至少是階段性的穩定。
當然,撫慰能幹的,很多方面還是需要他們艱辛努力的。
應該是這個理吧!
-
3 # 奮力向前GO
公平總是相對的。
你看到的聽到的未必就是全部。
你覺得自己每天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工作,卻得不到領導器重。某些人每天啥事也不幹,無所事事,但領導卻對他青睞有加。殊不知,你乾的只是你分內的工作,換一個人也能幹得了,甚至還能更好。但人家卻能在背後能幫助領導解決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實際問題,別人卻不好替代。
工作中,因為領導的區別對待,才能讓不同人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效用,才能選拔出自己的團隊,激發員工的昂揚鬥志。
當然,不論誰做事都得掌握度,突破了某個度團隊就會分崩離析。
換個角度看領導,你就能發現他做得沒有什麼不對,你在他的位置上可能也和他一樣。
努力提升自己,早日走上領導崗位!
-
4 # 大姐願你平安
我說個相反的例子,七年前,我在公司那會上班時,我們部門來了一個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女同事,每天她都是晚來早走的,而且具體工作做得很少,但我們部門經理對她特好,恨不得她遲到了,或者沒有來上班了,大家都沒有看到她的身影,但部門經理居然發展到給她簽到和簽退!我們同事都是怨聲載道的,但誰也不敢說什麼?因為此女同事,很有背景,愛人是哪個公司的“老總”,她是官太太,這種情況持續了快一年了,一年後,我們公司負責我們部門的大領導換人了,也許新官上任,三把火,突然找經理談話,指出了他所犯的錯誤,最後,部門經理給了處分,並且免職了,那個和我一樣工作的女同事,也被辭退回家了,因為正趕上黨風廉政建設之際,誰也不敢求情,也只能預設。而我們本分工作的人,還是正常上班,最後,我也從這個公司幹到了退休!這件事說明一點:“人間正道是滄桑!”,任何投機取巧的人,最終沒有好結果!大家怎麼看呢!
-
5 # 老高侃百態
上一任主管調到其他部門後,經理空降了一個主管,新主管只用了2個月就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一碗水不能端太平。
新主管姓鄭,我們都叫他鄭管(真管),他來到我們部門的原因就是,上一任主管申請調部門了,後來聽鄭管說,上一任主管是壓力太大了,所以才選擇去後勤當個光桿司令。
話說鄭管調到我們部門是五月份,而公司每年7月份有一次升職加薪的機會,按以往的經驗來看,我們幾個組長都能加300塊錢左右。
可是,當公告出來以後,我們幾個組長都沒有升職,因此大家都有點不滿,到只有組長小劉表達出來了。
有一天我們開早會,鄭管安排完工作以後,詢問大家也沒有其他的事情,就在我們等他宣佈散會的時候,小劉突然說:“領導,我有事想請教一下。”
鄭管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小劉說:“這個月加薪我為什麼加這麼少,之前王主管(上一任領導)在的時候,我每年都可以加300塊錢左右,這次為什麼少這麼多?”
小劉說完以後,鄭管看了他眼說:“公司給的錢並沒有少,只是你拿到的少了而已。”
小劉一聽,有點生氣地說:“你的意思是錢還是那麼多,只是分給我的錢少了?那我的錢去哪裡了?”
鄭管當時看不出什麼心情,他聽完小劉的話也並沒有太多的表情,鄭管沉默了一下說:“首先宣告,公司拿出來的錢是所有人的,沒有說就是你的錢。”
小劉聽完以後臉色有點難看,鄭管繼續說:“今年沒有給你們升職,是因為我剛調過來,對你們的能力還不是很瞭解,因此我主動放棄了你們的升職機會。”
聽到這句話,我心裡也很生氣,我們賺的是公司的錢,又不是他的錢,公司都沒說什麼,他至於這樣嗎?
再者,他剛調到我們部門,更應該幫我們爭取福利,這樣我們才願意跟著他做,也願意配合他,這麼看來,鄭管對管理還真的是外行。
不過對於他的話,大家都沒有說什麼,而是想聽聽他接下來怎麼說。
鄭管看我們都不說話,繼續說道:“大家都要改變一種思維,那就是給多少錢幹多少活,這種想法本身就有問題,我去過很多大型的公司,成功的企業都是按照做多少事情給多少錢,也只有這樣的公司才能長遠發展,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嗎?”
我們依舊沒有說話,他繼續說:“今年沒有升職,是為了下一次我能找到一個工作能力強,配合度高的人來輔助我的工作,我不會像王主管那樣要升就給你們一起升,升到現在你們的職務都一樣,這樣的配置怎麼能管理好現場。”
鄭管停頓了一下繼續說:“小劉,關於你的問題,我現在給你答覆,因為在我調過來兩個月時間裡,沒有看到你任何的成績,也看不到你對工作上的想法,因此,你分到的錢自然就少,以後我們奉行的是能者多得。”
隨後他沒等大家說話,也沒問大家的意見,直接散會了。
直到有一次喝酒,鄭管喝多說了很多話,我才知道當領導要考慮的事情很多,一是要做到承上啟下,還不能唯人適用,更不能一碗水端平,而他說的這些,僅僅用了2個月就讓我明白了。
自從鄭管說了那些話以後,我們幾個組長的關係開始變得疏遠了一些,這是我們都沒有想到的,因為王主管在的時候,我們幾個都是隔三差五就聚餐,真的很懷念那段時光。
更奇怪的是,我們還幾次叫鄭管出去吃飯,他都以各種理由拒絕了,這讓我們感到很沒面子,久而久之,加上我們組長的關係也漸行漸遠,聚餐彷彿成為一種很奢侈的東西了。
上個月副總生日,人事組織大家給副總慶祝一下,當時我們都去了,那天我才知道,總經理是多麼看重鄭管。
當天走到酒店的時候,總經理和副總還沒到,鄭管雖然是主管,但是公司裡其他高管還有很多,因此他還坐不上主桌,於是他就坐在了我們那一桌。
好不容易有機會和鄭管坐在一起吃飯,我們幾個也都紛紛表達了欣喜之意,鄭管也很客氣地回覆了我們,而就在這時,總經理和副總到了,而總經理路過我們旁邊的時候,看著鄭管說:“小鄭啊,你坐我旁邊陪我喝點。”
就這樣,鄭管被總經理叫走了,那天他喝了很多酒,後來高興,副總請大夥去唱歌,在KTV裡鄭管給我說了很多話,我才知道他做的任何事都是站在領導位置上思考的。
鄭管說的話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承上啟下
承上啟下就是接收上級的指示和反饋下面的意見。
作為部門主管,他需要每天將上級的指示轉化為部門內的指標,然後將指標傳達給下級,也就是我們組長。
這件事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這不僅僅是傳達一句話的問題,還包括任務的計劃、實施者、期限、效果、結論等等。
而想要這些工作能夠按時準確地完成,主管必須要說明白、組長必須要聽明白、工人必須能做明白,否則一件任務雖然做了,但是卻達不到經理想要的結果。
所以,領導根據接收到的資訊,要思考如何轉化成部門內成員都能理解的工作,這其中還涉及到人員能力的問題,這些都是領導要思考的問題。
而領導另外一項工作就是將下級的意見轉達給上級,這個要求更高,因為領導不是傳話筒,不能按部就班地將下級的話傳給上級,這樣的話就會被認為沒有能力。
要怎麼做呢?
首先將下級的意見收集上來,然後區分重要度,例如重要、次要、輕微等,重要度區分以後,還要確認可實施性或者能否報告給上級,要知道,上級沒有太多時間聽一些沒有營養的彙報。
因此,部門領導在區分識別以後,還要確認哪些意見是自己部門可以解決的,哪些是需要上級批准的,區分好以後,需要上級批准的才是要上報給經理的。
但是,彙報之前可不能將下級的意見直接上報,而是要將意見分析,做出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案,最少要有兩套方案,因為經理要做的是同意與否,並不是去思考問題怎麼解決,所以,部門主管還要設計出兩套方案,才能去找經理彙報。
也就是說,部門主管承上啟下看似很簡單,但實際上工作並不容易,這一點和我們前主管一點都不同,王主管在的時候,我們的意見他都是直接去上報給經理,根本沒有做過方案。
或許,這就是總經理看重鄭管的原因吧!
2、不能唯人適用
關於這一點,也就是上面所說的,今年我們都沒有升職,就是因為鄭管不唯人適用的原因。
按照王主管的做法,只要能申請下來的福利,他都會幫大家申請,因此下面的人都很喜歡他,但這樣做不好的地方在於,如果有一次沒升,下面的人立馬會對他產生怨恨,這也是小劉為什麼質疑鄭管加錢的原因。
但鄭管說,王主管那樣的做法是兩邊不討好,他認為作為主管來說,首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經理讓你擔任部門主管是希望你能為公司創造價值,而不是為下級爭取福利。
這句話其實和我們上一屆總經理說的話很相似,意思是說,作為主管只有帶領下面的員工創造出價值,公司才有更多的錢回饋給員工作為福利。
而偏偏很多人不這麼認為,總是認為公司給我多少錢,我就做多少事,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因此,鄭管寧願今年空著,也不給我升職的原因就是他看不到我們的成績,他認為如果把一個什麼成績都沒有,想法也沒有的人升為副主管,那麼以後麻煩的是他和下面的員工。
所以他要根據自己的觀察,來選定可以輔佐他的人,不能隨意。
3、一碗水不能端平
對於這一點,鄭管說:“作為一個管理者,一定要與下屬保持一定的距離,只有這樣才能便於管理。”
這也是我們叫他聚餐,他不去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以我們王主管來舉例,因為我們隔三差五的聚餐,久而久之我們的關係變得上級不像上級,下級不像下級的,因此很多時候王主管安排給我們任務的時候,我們有時候就會拖延。
我們拖延了,王主管也不好意思說得太難聽,因此每次都是以商量的口氣和我們說話。
非但如此,升職加薪更是一樣,為了顯示自己不偏心,王主管每次升職都是我們幾個一起升,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幾個組長才能很好的玩在一起。
但是按照鄭管的說法,王主管的做法有三錯:一是拖累了下級,二是欺騙了上級,三是累垮了自己。
(拖累了下級)如果下屬做得好不好都一樣升職,那麼有想法、有上進心的人就會變得失去鬥志,一碗水端平只會奪走這些人的福利,從而分給那些“混吃等死”的人,這不僅會影響工作,還會把有上進心的人拖累,
(欺騙了上級)不管下屬做的好不好,升職的時候就拍著胸脯說:“全都做的很好”,然後公司要多支付大筆錢給這些升職的人,但升上來以後,並沒有給公司創造價值,而為了一碗水端平,不惜欺騙上級,更多的是給公司造成損失。
(累垮了自己)一碗水端平,如果升上來的人沒有能力,還無法承擔自己分配的工作,於是為了給上級彙報,只能自己親力親為,外人看來主管不像主管,下屬才是主管似的。
另外,下級犯的錯,因為怕領導質問“當初為什麼要升他?”,所以很多問題都往自己身上攬,用不了多久自己就會累垮,結局很可能像王主管那樣。
鄭管還說:“如果王主管當初和你們的關係沒有那麼近的話,他很多工作就能很清楚地交代下去,並且毫不猶豫的要求你們按時完成,如果完不成也可以毫不顧忌的指責你們,就是因為你們的距離太近了,導致很多工作無法推進,所以一碗水不能端平,管理不能太公平。”
隨著鄭管在崗時間的推移,一碗水不端平的“優勢”也慢慢顯現出來
因為一碗水不端平,領導對於上級的要求,不用過多的去考慮下屬的感受,因此很多工作能夠及時有效地完成,甚至是超額完成。
而對於下屬的需求和意見,也能毫不顧忌的打回或修改,並且能將自己的想法更好的上報給經理。
但是我根據自己觀察總結了一點,就是作為主管來說,更多的是要承上,而不是啟下,因為給你職務、薪資的都是老闆。
或許有人會說:“,麼看鄭管都不是不公平,反而很公平,因為多勞多得、能者多勞是管理不二法則?”
那麼,領導不公平位置真的就越穩嗎?
這不是絕對的,只能說這個領導在正確的時間裡遇到了錯的人。
領導不公平並不是穩
首先來說,管理不公平和一碗水不端平是兩個概念,一碗水不端平是為了更好地管理,而管理不公平則是為了自己。
一碗水不要端平,是可以留給自己更多管理空間的同時,可以更多地在經理面前展現自己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不受任何下屬因素的影響。
而管理不公平則剛好相反,以我為例的話,如果小劉是經理的親戚,我也是一個管理不公平的人,那麼這個事情就會反過來。
首先,我會排除一切困難讓小劉升職,無論他做得好與壞,只是因為小劉有經理這層關係,而一旦這樣做的話,不僅不能給公司創造價值,還可能會影響到其他員工的情緒。
而一旦性質過於惡劣的話,基層或平行層面的員工就會心生不滿,工作的積極性也會大打折扣。
作為我來說,提拔小劉不僅不會有任何不好的後果,還會因為提拔“照顧”了經理的親戚,從而被經理看重,這就是“領導越不公平,有時候位置越穩的真正原因。”
但是,我為什麼會說這種領導在正確的時間裡遇到了錯的人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一旦經理調崗或者隱退的時候,剛好又調來一位像鄭管這樣正直管理的人,那麼我的結局就會很慘淡,因為我投機取巧,沒有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很快就會被鄭管給識破,從而被打入“冷宮”。
也就是說,我之前提拔小劉是因為經理的原因,那個時間對我來說本應該是努力工作的點,也就是一個本應該做正確事情的時間,可是我卻做了一件不該做的事,也就是遇到了經理,對我來說是遇到了錯的人。
雖然經理因為我提拔他親戚的原因,在崗時給我爭取了一些福利,但是那些福利在鄭管面前,瞬間都會化為烏有。
因此,並不是領導越不公平,位置越穩,而是領導的穩是暫時的,一旦遇到正直的上司,這個領導也就做到頭了。
所以,無論是工廠還是機構,那些投機取巧當領導的人,外表看起來很光鮮照人,但是他們自身也知道會有一天光環會褪下,那個時候也就證明,想要長久的工作,不能不公平,也不要一碗水端太平。
有時候,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切為了組織!
也只有這樣,才能被最大的領導賞識,那時候才是體現自身價值最好的舞臺。
大家說對嗎?
-
6 # 無痕ty
不知道!
我只知道,物不平則鳴!
之前有個領導,能力不行,處事不公,結果一年內,部門骨幹走了一半,包括全部的四個大區經理,業務量下滑60%,而且多次被下頭的人投訴。
即便留下來的,除了幾個得了好處的馬屁精,基本沒人把他當回事,他安排的一個小事兒都被五六個人推開推去,被人當面頂撞。
幹了三年後,高層覺得他實在爛泥扶不上牆,就把他撤了。
回覆列表
公平是相對的。公平對待有時候會讓下屬覺得這是他們應得的。而對部分人偏心則會激發這部分人的感激之情,越發支援你,特別是當你偏心的那部分人背景深厚時候,他們的支援也更有份量,那行毫無背景不受偏愛的人固然有怨言也翻不起什麼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