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糊塗就糊塗
-
2 # 幸福一家人HS
《一個粗瓷大碗》這篇文章以 倒敘 的方法,以“一個粗瓷大碗”為線索,講述了趙一曼把小通訊員盛給她的 高粱米飯 偷偷換成了半碗野菜粥,並把小通訊員專門為她找的給她吃飯用的粗瓷大碗送給了七班當菜盆的故事,讚揚了趙一曼以身作則、捨己為人、關心戰士勝過關心自己的高尚品質。
-
3 # 萍
“民以食為天”,碗作為人們日常必需的飲食器皿,相信大家對它並不陌生。課文中的這個“粗瓷大碗”是誰的?有什麼特殊意義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了解“一個粗瓷大碗”背後的故事吧。
人物簡介
趙一曼(1905—1936)四川宜賓人,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27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回國。九一八事變後到東北,任滿洲省總工會組織部部長,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兼鐵北區委書記、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一師第二團政委。1935年11月在與日偽軍作戰時受傷被俘,在獄中堅貞不屈,1936年8月2日在珠河(今黑龍江尚志市)被殺害。
主題歸納
本文透過一個粗瓷大碗的來歷,講述了趙一曼在艱苦的革命生活中時時關心戰士,和他們同甘共苦,堅持革命的故事,歌頌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
結構梳理

課文筆記



粗瓷大碗原文
①華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陳列著一個粗瓷大碗,是趙一曼在東北抗日聯軍中擔任政治委員時用過的。這個碗,趙一曼僅僅用過一次,但是抗聯的老戰士都能認出來。因為這個碗有著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
②有一回,一場襲擊日寇的戰鬥剛剛結束,小通訊員給趙一曼送來一個鼓鼓的掛包。開啟一看,是個粗瓷大碗。趙一曼吃飯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給一個新戰士了。通訊員一直想給她另找一個碗,好不容易在這次戰鬥中找到了,就連忙給她送來。

③趙一曼看著這個碗,對通訊員說:“哪裡拿來的,請你還到哪裡去!”
④“這……這……敵人都消滅了,往哪兒還呀!”通訊員為難地說。
⑤開飯了。通訊員用這個大碗給趙一曼盛了滿滿一碗高粱米飯。他想:“這回我們政委該吃頓飽飯了。”
⑥趙一曼一看,就知道是從病號灶盛來的。那些日子非常艱苦,抗聯部隊幾個月來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麵充飢。有時候鄉親們冒著危險給部隊送來一點兒糧食,但得留給傷病員吃。團長、政委和戰士一樣,嘴邊有幾個月沒沾過糧食了。趙一曼看著這碗高粱米飯,不禁想起戰士們的艱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間的友愛,想起通訊員對她的關心……
⑦趙一曼端著碗輕輕地走進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把碗裡的飯倒進鍋裡,又從另一口鍋裡盛了半碗野菜粥。
⑧炊事員老李在旁邊看到了,他沒有吭聲,眼裡卻含著淚花。
⑨第二天開飯的時候,趙一曼又沒有碗了。小通訊員急得直叫:“我說政委同志啊,給你一百個碗也架不住這麼‘丟’呀!”
⑩趙一曼笑著說:“是啊,什麼時候才能不丟碗呢?
⑪據後來“偵察”,這個粗瓷大碗已經成了七班的菜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