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銘(motto) 銘文樣式之一。銘原指鏤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記功頌德傳揚於後世。《文選·崔瑗〈座右銘〉》呂延濟題注:“瑗兄璋為人所殺,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銘以自戒,嘗置座右,故曰座右銘也。”座右銘由來於此。座右銘的銘文比其他銘文更為簡短,有的只是一兩句話或格言,置於座位的旁邊,用以自警。每個人都有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座右銘是恪守這一原則的較常見的形式。座右銘的內容是勉勵自己,鞭策自己,或約束自己行為的準則。 註釋:東漢書法家崔瑗年輕時好意氣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殺害,大怒之下殺了仇人,隻身逃亡。幾年後,朝廷大赦,才回到故鄉。崔瑗自知因一時魯莽起大禍,吃足苦頭,就作銘(文體的一種)放在座位的右側,用以自戒。 形式 座右銘一般包括三種形式:①自題;②是筆錄經典言論或名人格言;③一是請人題。座右銘多置於人們能常見的地方,以時刻提醒自己。較常見的或貼在屋裡顯眼的牆上或寫在筆記本扉頁上,有的則貼在桌上。 中外名人的座右銘 “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右邊的格言,後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歷史上,中外許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 (1)世界著名傳染病學家巴斯德的座右銘——意志、工作、等待,是成功的金字塔的基石。 (2)近代電磁學的奠基者法拉第的座右銘——拼命去爭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會成功。 (3)加拿大著名科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班廷的座右銘——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於佔有什麼,而在於追求什麼的過程中。 (4)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的座右銘——思考一切。 (5)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的座右銘——誰要乾白紙上寫黑字這一行,別人說他笨拙,就不應該驚訝或者動氣。 (6)法國著名作家左拉的座右銘——沒有一天不寫一行。 (7)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座右銘——切勿飄飄然。 (8)中國現代無產階級文學家、軍事家葉挺的座右銘——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9)中國現代傑出畫家徐悲鴻的座右銘——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10)中國當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的座右銘——恆、恬、誠、勇。 (11)中國當代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座右銘——見面少敘寒暄話,多把藝術談幾聲。 (12)中國當代著名化學家侯德榜的座右銘——勤能補拙,勤儉立業。 (13)學者章乃器曾被錯劃為“右派分子”,他寫了兩句話作為座右銘,貼於牆上:“實踐檢查真理,時間解決問題。”這是實話實說,後來他得到了平反。 (14)著名畫家關山月的座右銘是:“著筆不宜一味熟,稱心還常三分生。”他還將這兩句話篆刻在自己的印章上。 (15)革命烈士吉鴻昌的父親曾教導他說:“作官即不許發財。”吉鴻昌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他還向瓷廠訂做了幾百個飯碗,將這句話刻印在碗上,發給全體士兵。 (16)詩人、作家喬羽的座右銘是:“不為時尚所惑,不為積習所蔽,不為浮名所累。”這個“三不主義”,做起來不容易啊。 (17)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駱玉笙的座右銘是:“自得其樂,善於娛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 (18)著名的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創造者達爾文的座右銘是:老老實實,簡單明白。 (19)中國著名數學家蘇步青的座右銘是: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去做。 相關傳說 這種寫出來放在座位旁邊或其他地方的格言為什麼叫座右銘呢?有兩種不同的傳說。 一種傳說是這樣的:宋朝時有個叫吳介的人很喜歡史書。史書中記載的可以吸取經驗教訓的事,他都抄下來,放在座位的右邊,稱之為“座右銘”。銘就是刻在器物上記述生平、事業或警惕自己的文字。時間長了,他家連牆上、窗上都貼滿了警句、格言。以後就慢慢地傳開了。“座右銘”的內容也不僅僅是可以借鑑的往事,形式也不僅僅是限於放在座位的右邊了。 另一種說法是有關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 據古書記載,欹器是一種奇特的盛酒器,空著的時候往一邊斜,裝了大半罐則穩穩當當地直立起來,裝滿了則一個跟頭翻過去。這種歌器給人以不能自滿,自滿就要翻跟頭的啟迪。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生前非常喜歡這種歌器,座位右邊總是放著一個欹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驕傲自滿。齊桓公死後,華人為他建造廟堂時也沒忘記將此器皿放人廟堂之中供人祭祖。 有一次,孔子帶著學生到廟裡來朝拜,見到這種器皿,覺得很奇怪,於是就向廟裡管香火的人打聽。管香火的人告訴他,這是欹(qī)器。孔子於是想起了有關齊桓公的故事。他指著欹器對學生們說:“欹器空著的時候就傾斜,把酒或水倒進去,到一半的時候就直立起來,欹器裝滿了就又會傾斜。所以過去齊桓公總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側,用來警戒自己決不可以驕傲自滿。自滿就會像欹器裡裝滿了水,必然要傾斜倒覆。”說完,他就讓學生取來水倒進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說的一樣。孔子又對學生說:“讀書也是一樣,謙受益,滿招損。你們一定要牢牢記住。”回到家裡,孔子也請人做了個欹器放在座位的右側,用來警戒自己活到老,學到老,永不滿足。南北朝時,著名科學家祖沖之也曾為齊武帝的兒子蕭子良做過一個欹器,非常成功。 可能是後來這種歌器失傳了,也可能是後人感到用文字更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於是,欹器被刻在金屬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書房裡的銘文也並不都是金屬戒訓文字,還包括許多格言,警句。
座右銘(motto) 銘文樣式之一。銘原指鏤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記功頌德傳揚於後世。《文選·崔瑗〈座右銘〉》呂延濟題注:“瑗兄璋為人所殺,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銘以自戒,嘗置座右,故曰座右銘也。”座右銘由來於此。座右銘的銘文比其他銘文更為簡短,有的只是一兩句話或格言,置於座位的旁邊,用以自警。每個人都有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座右銘是恪守這一原則的較常見的形式。座右銘的內容是勉勵自己,鞭策自己,或約束自己行為的準則。 註釋:東漢書法家崔瑗年輕時好意氣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殺害,大怒之下殺了仇人,隻身逃亡。幾年後,朝廷大赦,才回到故鄉。崔瑗自知因一時魯莽起大禍,吃足苦頭,就作銘(文體的一種)放在座位的右側,用以自戒。 形式 座右銘一般包括三種形式:①自題;②是筆錄經典言論或名人格言;③一是請人題。座右銘多置於人們能常見的地方,以時刻提醒自己。較常見的或貼在屋裡顯眼的牆上或寫在筆記本扉頁上,有的則貼在桌上。 中外名人的座右銘 “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右邊的格言,後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歷史上,中外許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 (1)世界著名傳染病學家巴斯德的座右銘——意志、工作、等待,是成功的金字塔的基石。 (2)近代電磁學的奠基者法拉第的座右銘——拼命去爭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會成功。 (3)加拿大著名科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班廷的座右銘——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於佔有什麼,而在於追求什麼的過程中。 (4)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的座右銘——思考一切。 (5)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的座右銘——誰要乾白紙上寫黑字這一行,別人說他笨拙,就不應該驚訝或者動氣。 (6)法國著名作家左拉的座右銘——沒有一天不寫一行。 (7)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座右銘——切勿飄飄然。 (8)中國現代無產階級文學家、軍事家葉挺的座右銘——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9)中國現代傑出畫家徐悲鴻的座右銘——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10)中國當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的座右銘——恆、恬、誠、勇。 (11)中國當代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座右銘——見面少敘寒暄話,多把藝術談幾聲。 (12)中國當代著名化學家侯德榜的座右銘——勤能補拙,勤儉立業。 (13)學者章乃器曾被錯劃為“右派分子”,他寫了兩句話作為座右銘,貼於牆上:“實踐檢查真理,時間解決問題。”這是實話實說,後來他得到了平反。 (14)著名畫家關山月的座右銘是:“著筆不宜一味熟,稱心還常三分生。”他還將這兩句話篆刻在自己的印章上。 (15)革命烈士吉鴻昌的父親曾教導他說:“作官即不許發財。”吉鴻昌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他還向瓷廠訂做了幾百個飯碗,將這句話刻印在碗上,發給全體士兵。 (16)詩人、作家喬羽的座右銘是:“不為時尚所惑,不為積習所蔽,不為浮名所累。”這個“三不主義”,做起來不容易啊。 (17)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駱玉笙的座右銘是:“自得其樂,善於娛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 (18)著名的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創造者達爾文的座右銘是:老老實實,簡單明白。 (19)中國著名數學家蘇步青的座右銘是: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去做。 相關傳說 這種寫出來放在座位旁邊或其他地方的格言為什麼叫座右銘呢?有兩種不同的傳說。 一種傳說是這樣的:宋朝時有個叫吳介的人很喜歡史書。史書中記載的可以吸取經驗教訓的事,他都抄下來,放在座位的右邊,稱之為“座右銘”。銘就是刻在器物上記述生平、事業或警惕自己的文字。時間長了,他家連牆上、窗上都貼滿了警句、格言。以後就慢慢地傳開了。“座右銘”的內容也不僅僅是可以借鑑的往事,形式也不僅僅是限於放在座位的右邊了。 另一種說法是有關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 據古書記載,欹器是一種奇特的盛酒器,空著的時候往一邊斜,裝了大半罐則穩穩當當地直立起來,裝滿了則一個跟頭翻過去。這種歌器給人以不能自滿,自滿就要翻跟頭的啟迪。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生前非常喜歡這種歌器,座位右邊總是放著一個欹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驕傲自滿。齊桓公死後,華人為他建造廟堂時也沒忘記將此器皿放人廟堂之中供人祭祖。 有一次,孔子帶著學生到廟裡來朝拜,見到這種器皿,覺得很奇怪,於是就向廟裡管香火的人打聽。管香火的人告訴他,這是欹(qī)器。孔子於是想起了有關齊桓公的故事。他指著欹器對學生們說:“欹器空著的時候就傾斜,把酒或水倒進去,到一半的時候就直立起來,欹器裝滿了就又會傾斜。所以過去齊桓公總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側,用來警戒自己決不可以驕傲自滿。自滿就會像欹器裡裝滿了水,必然要傾斜倒覆。”說完,他就讓學生取來水倒進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說的一樣。孔子又對學生說:“讀書也是一樣,謙受益,滿招損。你們一定要牢牢記住。”回到家裡,孔子也請人做了個欹器放在座位的右側,用來警戒自己活到老,學到老,永不滿足。南北朝時,著名科學家祖沖之也曾為齊武帝的兒子蕭子良做過一個欹器,非常成功。 可能是後來這種歌器失傳了,也可能是後人感到用文字更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於是,欹器被刻在金屬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書房裡的銘文也並不都是金屬戒訓文字,還包括許多格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