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130789164795王

    3至6歲想象發展特點,我個人認為,3至6歲的孩子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他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特別的好奇?

    比方說他父母給他買的玩具,那麼有的是遙控玩具,有的是上吊的玩具,那麼他們就好奇費用螺絲刀費用改到把它們卸開,看裡面到底究竟有什麼,所以,36歲的孩子的好奇心是很重的,你說對嗎?

  • 2 # 使用者922099959637

    學前兒童想象發展的特點分為三個方面:

    (一)無意想象佔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發展

    無意想象是最簡單、初級的想象。幼兒的想象活動主要屬於無意想象。

    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確

    幼兒想象的產生是由外部刺激直接引起,想象不指向於一定的目的,僅以想象的過程為滿足。小班幼兒事先無一定想象目的,他們以想象過程為滿足。

    簡單的解釋就是兒童的想象過程是沒有目的的,也就是此時的兒童不知道我要做什麼,想象由外界的刺激直接引起,幼兒往往是在行動中看到了由自己的動作無意造成的物體形態,才想象自己所做產品的意義。

    舉例分析:在繪畫活動中,幼兒想象的主題往往是從看到別人所畫的或聽到別人所說的而產生。正因為如此,在同一桌上繪畫的幼兒,其想象的主題常常雷同。

    2.想象的主題不穩定

    幼兒想象進行的過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響。因此,想象的方向常常隨外界刺激的變化而變化,想象的主題容易改變。

    舉例分析:在遊戲中,幼兒正在當“醫生”,忽然看見別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當“工人”,和小朋友們一起“包糖果”。

    幼兒想象的主題不穩定與目的性不明確進行區分: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確是指幼兒的想象本身是沒有目的的,即幼兒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別人做什麼我做什麼;想象的主題不穩定是指幼兒想象是存在主題的,只是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改變主題。

    3.想象過程常常受情緒和興趣的影響

    幼兒的想象不僅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所左右,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緒和興趣影響。幼兒的情緒常常能夠引起某種想象過程,或者改變方向。

    舉例分析:一個幼兒畫了一隻小兔子,要求老師來看,老師讓他等一會,幼兒不高興的說:“那隻小兔子會跑掉的”。等到老師走過來時,小兔子果真被塗掉了。幼兒說:“它跑到森林裡去了”。

    (二)再造想象佔主要地位,創造想象開始發展

    在幼兒期,再造想象佔主要地位,表現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複製性和模仿性。想象的內容基本上重現一些生活中的經驗或作品所描述的情節,從內容上可以將想象分為4種類型:

    1.經驗性想象

    幼兒憑藉個人生活經驗和個人經歷開展想象活動。

    舉例分析:一箇中班男孩想象的“夏景”:一個小姐姐坐在河邊,天熱,她想洗澡,她還想洗臉,因為臉上淌汗。

    2.情境性想象

    幼兒的想象活動是由畫面的整個情境引起的。

    舉例分析:一箇中班男孩想象的“夏景”:有個小女孩在小河邊玩水,手裡拿著手帕當小船,又不敢放手,怕被水沖走。

    經驗性想象和情境性想象的區分:經驗想象是由幼兒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而產生的想象;而情境性想象是兒童看到的一個情境而想象出另外一個情境。情境性想象的畫面感較強,所想象的情境可以構成一個畫面。

    3.願望性想象

    在想象活動中表露出個人的願望。

    舉例分析:一個大班男孩觀察“雪景”後說:她走在大路上正在想,她想上學,想當個學生,她還想上班,當一個老師。

    4.擬人化想象

    把客觀物體想象成人,用人的生活、思想、情感、語言等等去描述。

    舉例分析:一個大班女孩觀察“雪景”後說:小女孩看見了雪人,雪人在看小女孩,眼睛望著她,兩隻手一動一動的,腳在跳舞,嘴巴在唱歌。

    (三)幼兒想象的誇張性

    在3~6歲的幼兒階段,其想象的突出特點是誇張性。

    1.幼兒想象誇張性的表現

    幼兒想象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誇張,這種誇張性表現在兩個方面。

    (1)誇大事物某個部分或某種特徵

    幼兒在想象中常把事物的某個部分或某種特徵加以誇大。幼兒喜歡童話故事其原因之一就是童話故事的內容誇張,“大人國”“小人國”裡,大人“特別特別的大”,小人只有手指頭那麼“一點兒”。

    舉例分析:一個幼兒畫小孩放風箏,把小孩的手畫得很長,比身體長了3倍。

    (2)混淆假想與真實

    幼兒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當作真實的事情。幼兒混淆假想與真實的表現,常常被別人誤認為他在說謊。

    舉例分析:一個孩子的媽媽生病住進了醫院,幼兒很想去看媽媽,但是,大人不允許。過了兩天,幼兒告訴老師:“我到醫院去看媽媽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一回事。

    2.幼兒想象誇張性產生的原因

    (1)認知水平的限制

    幼兒常常把想象與真實混淆。這和幼兒感知分化發展不足,以及想象與記憶的混淆有關。感知的分化不足,學前兒童往往意識不到事物的異同,察覺不到事物的差別。想象與記憶混淆,使學前兒童分不清哪些是由於渴望得到而反覆想象的形象,哪些是真實經歷過的記憶形象。常把想過的和做過的事情混淆,常常把假想的信以為真。

    (2)情緒的影響

    幼兒的想象具有一定的邏輯和現實成分,但是又常常表現為誇張形式,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情緒對幼兒的想象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3)想象表現能力的侷限

    想象總要透過一定手段來表現,幼兒想象的誇張與事實不符,往往受表現能力的侷限。

    舉例分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幼兒的兒童存在把臉憋得通紅、說話不太流暢的現象,這可能是因為幼兒的想象非常豐富,但受自身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而出現“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逍遙是愛靈兒還是月如?